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羊家族的近亲——斑羚和鬣羚

(2008-01-29 10:57:47)
标签:

知识/探索

分类: 高傲的生灵
 

            羊科中的羊羚族有两属四种动物,即斑羚属的斑羚和赤斑羚,鬣羚属的鬣羚和台湾鬣羚。所谓羊羚是说它们的形态既象羊,又象羚羊。跟其它的羊相比它们的角显然逊色的多——好象两把黑色的短而细的匕首插在脑门上,长度、重量、形态都没有特殊之处,平淡之极。


  斑羚是我们最常见的野生动物,几乎遍及中国南北有山有林有崖石的生态环境。它的外貌象羊,各地的人都把它当作一种野羊:华北和东北地区称它为青羊或山羊,中南地区的人称它为灰羊或野羊。它的体毛松软而厚实,冬季时浅一点灰黑色或棕黑色,夏天颜色更深暗,几乎接近黑色。


  斑羚不仅分布广泛,栖息地的高度也悬殊很大——有海拔4000米的喜玛拉雅山区,有海拔只有2000米—3000米的滇北和川西山区,更有海拔仅数百米的北京附近山区。尽管海拔高度不同,斑羚的栖息地还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的活动区域总是在陡峭险峻的山地,人和食肉的兽都难以到达。跟大多数的羊不同斑羚喜欢单独活动,冬天寒冷之季常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晒太阳,夏天炎热之时则隐身于林阴之处,其它的时间它们总是孤独地踟躇于孤峰悬崖之巅,是在享受孤独,还是在躲避敌害,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在动物园里斑羚


    赤斑羚又叫红斑羚,它跟斑羚在外貌上非常相象,但是顾名思义它的体毛是红色的,而不是黑色的,而且它有一条宽阔的黑色的背脊线,而斑羚没有。赤斑羚是世界上极为珍稀的野生动物,1961年才在缅甸的伊洛瓦底河上游的河谷中首次发现,在我国1973年上海动物园在西藏考察野生动物时才发现了赤斑羚在我国的分布。它曾经分布于喜玛拉雅山东面的林芝、波密、墨脱、察隅、米林五个县区之中。赤斑羚终年生活在高山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可以说这在中国的羊中是唯一的生活在亚热带气候中的。它们结成小群,生活在山势险峻、水急林密、坡陡崖高的深山峡谷之中。无论觅食饮水它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左顾右盼,稍有动静就急忙隐蔽起来——因为在茂密的森林中奔跑会有诸多的障碍,赤斑羚没有其它种类的羊奔跑如飞的习性。


   赤斑羚的毛皮红艳柔软、肉质鲜美,猎人常常捕杀它们。由于过度猎杀,赤斑羚的分布区域已经大大缩小——仅有东西不足110公里,南北也仅150公里,总面积只有8000平方公里。

 “四不象”鬣羚

   鬣(lie)羚虽然也在羊羚属中,它的样子跟斑羚和赤斑羚不太象,跟羊亚科中的所有羊更是相差甚远。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人叫它“崖驴”或“山驴”;云南人叫它"山骡"、“野牛”或“岩牛”。华中地区的湖北、湖南以及川东,人们叫它“明鬃羊”,安徽黄山的人叫它“天马”,也叫它“四不象”。生长在台湾的鬣羚被称做“野山羊”和“台湾羚羊”。从这么多的称呼可以想见鬣羚象羊、象牛、象驴、象马……以至于什么都不象,成为“四不象”。鬣羚属de 特点鬣羚有颜面腺及眶前窝,个体较大肩高超过750厘米


  鬣羚虽然相貌平平,没有盘羊和北山羊的威武雄壮的角,也没有漂亮美丽的修颈和流线型的身体。但是鬣羚也不是等闲人物,身怀绝技——能够在悬崖峭壁上行走自如,跳跃如飞。它每小时能够飞奔80公里——这样的速度在羊的家族中还能找到对手,而它跳高跳远的本事——腾空六十多公分,跃出六米多远,并且在45度的斜坡上也能稳稳的立住脚,那在羊中是十分罕见的。它的这种本事除了是因为它具有很好的视力和很好的平衡感,更是因为它有一副擅长在绝壁行走的小蹄子。它的蹄子小而坚硬,让它在极为狭小的地方立足并支撑住身体的重量:它的蹄子的边缘附着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角质层,对岩石有很强的附着力,另外它的副蹄也帮助它紧紧地抓住地面,因此行走峭壁它决不会失足落入万丈深渊之中。


野羊家族 中国的野羊之一——总说  盘羊(Ovis ammon)  塔尔羊(Himalayan Tahrs  倭岩羊

 

北山羊(Capra Ibex)  岩羊(pseudois nayaur)   贺兰山岩羊 ——引狼还是狩猎    去卧龙会岩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