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事业梦想糖尿病痛风肾盂尿潴留健康博客生活休闲杂谈医生程晓霞 |
分类: 日记篇(我的喜怒哀乐) |
1、我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又对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标准进行了修订,将IFG的切点6.1mmol/L降至5.6mmol/L,2005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公布)。
当患者空腹血糖>5.6mmol/L时,我常常会说:你是糖尿病的“后备干部”,也就是“糖尿病前期”,或者说是“举黄牌了”、“亮黄灯了”。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那糖尿病就“转正了”,或者说“戴帽子了”、“判刑了”。你要低糖饮食,戒酒,运动减肥,血糖还可以降到正常。患者会说:这个后备干部我还是不要当了(或者说不当的好),也不要转正了,也不想被判刑。
2、当患者血尿酸>370μmol/L时(正常值尿酸酶法:男性为210~416μmol/L;女性为150~357μmol/L,绝经期后接近男性。血尿酸≥416μmol/L为高尿酸血症,少部分痛风患者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期血尿酸在正常范围),我会说:你是痛风的“危险分子”!如果血尿酸长期在这个水平以上,你随时会有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风险,尤其是酒后。长期严重的高尿酸血症则会发展成尿酸盐肾病(即痛风性肾病,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最终发展成尿毒症。现在你不需要吃药,但要严格饮食管理,低嘌呤饮食,少饮酒。
3、许多患者的泌尿系彩超结果报告:双肾盂回声轻度改变,而尿常规完全正常。患者常常是相当紧张,常常问:这个能不能消失?并经常要求点滴抗生素。我会说:这只能说明你既往曾经患过肾盂肾炎(上尿路感染),是属于泌尿系感染,现在好了,炎症没有复发,也不需要点抗生素,点了抗生素也不会消失。
我比喻这是“历史的污点,不良记录/案底”,就像一个被“收容/判刑”过的人,刑满释放出来了,也还是进过“局子”。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都可以有这样的改变,如果把肾盂比作水壶,小孩儿的肾盂则是“新水壶”,你的肾盂就是一个“旧水壶”,使用了那么多年了,里面不光亮了,或者说是粗糙了,挂污垢了,你再怎么清洗,它也永远不会再变成新水壶。
4、许多老年女性50岁以后反复发生泌尿系感染,超声检查:膀胱残余尿潴留。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逐渐加重,还经常湿内裤,很苦恼,她们会很不理解,说:我也没有老伴儿,或者说:我也没有性生活了,这究竟是为什么?我说:你的膀胱功能减退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膀胱逼尿肌无力、收缩功能减退,还有膀胱颈部肥厚硬化症,结果排尿费力,尿排不干净,膀胱残余尿潴留;或者应力性尿失禁(是因为尿道括约肌缺损或分娩时尿道受损、年龄增大、女性激素减少等多种因素引起尿道括约肌松弛,骨盆底的肌肉损害松弛。见于多产妇,更年期尿道粘膜萎缩老化或神经反射受到干扰尿道括约肌不能及时关闭。表现为无法用主观意识控制的漏尿现象,患者在抬重物、咳嗽、打喷嚏或大笑时腹腔内压上升,压迫膀胱而膀胱內压力也突然上升、高于尿道括约肌关闭压力,导致尿失禁),用患者的语言说“啦啦尿”。
我说:你的膀胱就像一个老化了的“旧气球”,没有弹性了,气球体部收缩不回去了,气球嘴没有弹性了。长此以往,膀胱残余尿增多,严重者尿潴留,可能有昨天的、前天的、大前天的尿液混合在膀胱里,使条件性致病菌生长,因此容易反复患泌尿系感染,而另一种表现就是尿失禁,跟男性的前列腺增生症是相同的结果。然后我告诉她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5、有的老年人,从来没有肾脏疾病史,不浮肿,也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尿常规正常,但夜尿增多,有的血尿素氮偏高,而肌酐正常,也很紧张,我是否肾衰了?我说:你不是肾衰,属于老年性肾动脉硬化症,这是身体的血管硬化了、器官功能减退在肾脏的表现。
动脉硬化就像一幢大楼里的“暖气管路、上下水道老化了”,既容易狭窄,也容易破裂。然而大楼里的管路可以更换,人体内的管路(血管)却不可以更换啊!我会告诉他:白天多饮水,控制蛋白质饮食,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