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小时候似乎是个很仔细的孩子,没有丢三落四的毛病,只是上得小学以来才感染上,我以为是他的小脑袋瓜子里装的东西开始越来越多,于是不免时常忘了几样,只是近日此风渐盛。
举个例子说明。
上上周日,小子去上他热爱的“科模”课,临到学校门口了,才想起说:“我忘了,我得带两节五号电池!”我和老郭同时嚷:“你怎么不早说!”于是急冲冲奔赴超市。
把电池交到他手里的同时,我和老郭对他说:“下不为例啊,以后做事务必早做准备!”
时隔两天,洋洋从学校给我打来电话,火急火燎地喊:“妈妈,上周我拍的那组参加摄影比赛的照片你赶快帮我去洗一下吧,今天就应该交了……”
隔着电话线我就想揪这小子的耳朵,晚上老郭回来时,我还余气未消地投诉:“这小子,无可救药了!”
昨天摆弄花草时,一抬头发现架子上的长春藤已吐出了新芽,这株长春藤是去年开春时买的,当时一共种下两棵。
我还记得,去年那两棵植株在种下很久后都不冒新叶,急得我一会儿刮开一点树皮想看看它到底活没活,一会儿又跑去小区里看邻居家的出没出叶子。
一个月后,我终于坚持不住,将其中的一棵挖了出来,又重新买了一棵已经长了叶子的长春藤替换上。
谁知,没过多久,那棵幸存下来、没被我挖掉的植株也长出了新绿!
我和老郭总冲着那棵被挖出来的至今还斜靠在露台一角的枯杆说:“可惜!可惜!要是耐心点,那到今天也应该是一棵好苗子!”
昨天,看着长春藤上的那一抹新绿,又回头望了一眼墙角的那枝枯杆,我突然想到:对一棵植物尚得保有耐心,不能早下评断,更何况对一个小孩子呢!
于是想着想着,洋洋的形象又在我脑袋瓜子中明亮可爱起来。
初春的风景,也许并不那么美丽,但却蕴藏着生机,蓬勃着新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上的这道菜估法超级简单,两三分钟就可完成。
而我想叨叨的是,只是这种凉拌的方法,在北京和江南也是不一样的,在江南,只需要将莴笋切丝,直接拌上盐、鸡精,淋上些麻油,再放点蒜泥便成了,而北京的做法却有些不一样,需要在拌之前用热油来炝蒜泥。
相比之下,江南的做法清淡些,一如阳春三月的桃红柳绿,而北京的做法却更科学一些,蒜经过了油炝,少了一些对肠胃的刺激却多了一份浓香酣纯。
炝拌翠笋丝

材料:莴笋、蒜泥、花椒
调料:盐、鸡精、辣椒油
做法:
一、将蒜泥入在小碗中,另取锅内热油,六成热时,下入六七颗花椒,小火煸出香味后,捞出花椒,将热油浇在蒜泥上
二、将莴笋去皮切细丝放入碗中,加适量的盐,抓腌一下并挤去多余水份,加入鸡精、辣椒油,再将做法(一)的蒜泥连油一起倒入,拌匀即可
接着唠叨:
回“寂寞的爱情”在《湘辣鸡翅》里的问题:
1、
不需要放盐了,因为有酱油和剁椒,口已经比较重了。
2、
用冷水洗,开水焯
3、
我放的是酱油,如果仔细些,可在第一步炒鸡翅时放生抽,等蒸完后,再回炒锅时放老抽上色,蚝油凭各人口味吧!
回“旦旦”
在《湘辣鸡翅》里的问题:
青蒜苗,也可以叫青蒜,大蒜,就是平常我们吃的大蒜头上长出来的叶子,在市场上的很长见的东西。
回“村妞儿”在《湘辣鸡翅》里的问题:
用剁椒和豆豉是有区别的,做出来的口味也不一样。
回“monica” 在《湘辣鸡翅》里的问题:
实在不好意思,俺超懒,而且在烧的过程中一停下拍图,俺的菜菜就完了!不过,以后若有复杂的菜菜我尽量上过程图哈
回“鲜鲜厨房”在《黑椒三文鱼》中的问题:
培根的用法是超级多的,做意面、拌沙拉、裹上些菜来烤,或直接用孜然、盐、胡椒腌过后烤了来吃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