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六ZT:印度人赴美国先拜“签证神”

(2008-01-12 07:44:07)
标签:

文化

印度

美国签证

迷信

分类: 奇文共赏

周六ZT:印度人赴美国先拜“签证神”2007年12月3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VAUHINI VARA写的报道,题目是Divine Intervention? Indians Seek Help from the "Visa God" (似有神力?印度人向签证神求助):

 

在印度第五大城市海德拉巴,供奉着巴拉吉神。他是印度教保护神毗湿奴的化身。近来,当地一个供奉巴拉吉神的寺庙突然变得香火鼎盛起来。这要归功于他的一个新绰号:签证神。这座寺庙每周吸引的香客达10万人之多,许多人来这里是为了祈求巴拉吉神保佑他们获得前往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的签证。

 

多拉葛宾达是签证神的信奉者之一。3年前,一家美国咨询公司为多拉葛宾达申请签证,但被拒签。当这家公司第二年再度为他申请时,朋友告诉他,在到美国领馆面试前,要先去巴拉吉神寺庙。几个星期后,多拉葛宾达果真顺利通过了面试。他说,我还没听说有谁在拜过巴拉吉神寺庙之后拿不到签证的。28岁的维帕根塔目前在美国西雅图为一家名叫亚马逊的公司工作。他曾在2001年去过这座寺庙,当时那里几乎没有什么香客。最近他又去了一次,他说:“那里真的是挤得水泄不通。”维帕根塔第一次到这座寺庙时并不知道什么签证神,不过签证神或许还是发挥了作用:第二年他得到了前往美国的签证。


如今,在通往寺庙的土路旁竖立着英语学校和签证公司的广告牌。在停车场的旁边,小贩们大声叫卖着纪念品和水果。走进寺庙,浑身挂满鲜花的签证神静立在后院,庙里的大祭司克里什那盘膝而坐,迎接着一批批渴望获得签证的朝拜者。在他的四周,香客们低头快步前行,正在完成绕寺11圈的规定动作以求得签证神的垂青。寺庙马上就要关门谢客了,有些香客甚至开始跑了起来。现在,签证神的信徒们说,他们必须在早上6点前到达寺庙以躲避白天的高峰时段。

 

周六ZT:印度人赴美国先拜“签证神” 上世纪90年代末,这座位于印度南部安得拉邦首府海德拉巴郊外的小寺庙,每周只能见到两三个香客。63岁的克里什那为了能吸引到更多信徒,于是,赋予了巴拉吉神一个新的身份──签证神。海德拉巴的老住户巴布说:“这座寺庙至少有100年历史了,却少有人问津。”巴布是印度一企业家协会在海德拉巴分会的负责人。那时候,海德拉巴正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开始将海德拉巴称为“网络拉巴”,并修整了道路,吸引了微软和通用电气来此设立办事处。

 

意图从这股潮流中分一杯羹的科技院校,在寺庙附近的城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于是,不时有学生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造访寺庙,其中许多人抱怨说他们没能拿到美国签证。这让大祭司产生了通过赋予巴拉吉神新身份──“签证神”,来向学生们宣传这一神灵的想法。克里什那用英语向学生们提出建议,然后告诉他们绕着寺庙走11圈来实现他们的愿望。很快,克里什那发现每天都有数十人,后来是成百上千人蜂拥而至。2005年,一些当地报纸报道了签证神,当时美国新的签证限制正在搅得人心惶惶。克里什那和他的亲戚们还创办了一家网站和一份名为“寺庙之声”的通讯,上面刊登着在签证面试中求助的祷告文。


签证神的日渐流行,反映出印度知识阶层在移居西方的道路上,遭遇到了越来越大的阻力。近年来,获得雇主申请的“H-1B”签证变得日益艰难。所谓H-1B指的是像工程师这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在美国工作所需的签证。美国将H-1B签证每年的发放名额限制在6.5万人,而需求却与日俱增。

 

拥有700万人口的海德拉巴曾因珍珠贸易而闻名。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个飞速发展的科技中心。印度公民近年来一直是持有H-1B签证的最大群体,而海德拉巴已经和微软公司等美国企业建立了联系,这些公司聘用了大量H-1B签证持有者。著名公司埃森哲和戴尔等公司也在这里建起了大规模的研发和服务中心。这一切给海德拉巴带来了一场文化变迁。现在年轻的印度中产阶级脱下传统的印度服装,换上了牛仔裤和T恤衫,并在新近开业的大商场和咖啡馆里消磨时间。

 

请参阅其他翟华文章:

中国人所说的“民主”曾是个职称

中国人的“合并同类项”与美国人的“因式分解”

和越南人学习用汉语表达情感

时装模特道具为何都是洋人形象?

左右之分的东西差别

找钱的困惑

伦敦“知识”分子开出租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