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高考状元的六大招(兼谈高中高效学习法)
(2008-06-24 12:38:51)
标签:
教育校园胡梦萦申屠李融丁艺莎陈琨韩欢陈溢辉来思源刘超然刘薇 |
分类: 教育杂说 |
成为高考状元的六大招
2008各省高考考状元陆续出来了,和去年一样,我赶紧上网,看看这些高考状元们的第一反映是什么,有什么最直接的不加掩饰的学习经验值得后来者借鉴。没想到,这一看,还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高考状元是怎么形成,无他,六招而已。
首先是有一个好的心态。三年高中下来,高考状元们都在努力着,但努力的过程中一直有一颗平常心在调节着,所以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显得很放松。北京文科状元胡梦萦认为:“我觉得首先高三这一年没有说很累,或者很辛苦,我觉得最恰当的词应该就是充实,而且其实现在回想起来高三这一年应该是相当快的,就是说相当有意思的一年,首先这一年我们把之前的知识都回顾一遍,然后学到很多新的知识,这是一个方面,而且就算是很多的考试,很多的作业,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什么,这也是给我们心里上相当于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考验,相当于是锻炼我们的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这些方面的,这个也是对今后有好处的。”说得多好,心态多平和啊。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丁艺莎的班主任认为丁艺莎考得如此好成绩是“正常发挥,因为从高二分了文科班之后,她这两年一直表现都非常优秀。”但是,“状元是这个孩子还是那个孩子,都是在情理当中的。在我们学校这样的学生挺多的。”好生很多,她就没想过拿第一,只是默默努力而已。在浙江省文科状元申屠李融的班主任眼中,申屠李融也是一个“率真、谦和、有点孩子气的学生。她平时考试,基本上都不估分,高考完了,要不是老师催着,估计她也不估分了。黄永红说,这孩子骨子里透着自信。”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申屠李融平时是如何平心静气地努力学习的。
其次是特别懂得做人。这实际上是心态好的延伸。一个学习心态好的孩子,其为人风格肯定也受人喜欢。北京高考文科状元丁艺莎的班主任认为像丁艺莎等很多学习优秀的孩子,“他们的老师的感情基本上都挺好的。”浙江理科状元陈琨的班主任认为陈琨“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学生,只要有事交给他去办,绝对放心。化学老师多次在批改考卷时,情不自禁在他的试卷上写下‘好小子’。”浙江省文科状元申屠李融在获悉自己得了第一时马上把自己的成绩电话里告诉了在新安江的父亲,并要求记者“在报道里帮我好好谢谢妈妈吧,母爱真的很伟大。”河北文科状元韩欢则坦言,上了大学之后的第一件事她要在校门口拍一张照片寄给自己的班主任和老师,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陪我们走过来特别不容易……我的成绩对得起我的老师和父母,也对得起我自己!”
再次是课内异常认真。他们都觉得,课内跟着老师学习比课外花再多的时间都有效率,所以他们课外学习时间倒不是太多。北京文科状元胡梦萦说:“高三这一年作业并不多,只要跟着上课,跟着老师走,把上课的效率提高,其实课下用的时间并不是太多。” 宁夏文科状元陈溢辉说:“上课的时候要仔细认真的听课,上课认真听讲的效果要远远大于自己在课下的复习。”他还说“自己在高中生活中的作息非常有规律,从来不开夜车。”宁夏理科高分考生来思源表示,自己的学习方法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上课时候注意听,回家以后也不需要多做练习,但要把老师讲的点尽量覆盖到。”
第四是善于细处着眼,全局把握。比如对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同学,及时打通知识的脉络联系,或者建立错题集,常常疏通知识联系的危险瓶颈,使之成为知识联络的安全通道。宁夏文科状元陈溢辉提醒后来者:“我醒文科学生,知识的反复记忆非常关键,应该先理清一条清晰的线索,然后不断的往里添加内容,不断的加强记忆,这样是最有效的。”他的话实际上是说,宏观体系建构好了,知识点的填充就显得按部就班,而且记忆起来非常容易。浙江理科状元陈琨介绍他的经验时说:“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不管是从报纸上看来的,从旁人那里听来的,上课老师讲的,都认真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合理安排学习计划,规划两、三天以后的学习任务,只要目标制订,全力去完成。”这就是做到了细处与全局的结合。浙江省文科状元申屠李融的班主任评论申屠李融“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学什么都很扎实,每次下课问题最多的就是她,问的问题也很细小,就算是一个字的音调,一个病句,她都能琢磨上很久。”善于琢磨就是细,对自己要什么心中有数就是全。申屠李融还有一个学习方法可直接操作。他说:“有一个最经典的方法值得向学弟学妹们推荐的——纠错法,就是把原来做过的习题里,所有做错的题目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最好每门课都能记下来,经常把原来的错题拿出来看看,对提高成绩帮助很大。”同样的,河北文科状元韩欢也有相似的感悟,他认为“错题本是自己取胜的法宝”。
第五是注意广泛兴趣、劳逸结合。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懂,但要做得到很难,因为高三的学习实在太紧张了呀。太想要成为高考状元级考生吗?大家还真得向状元们学习学习。北京文科状元胡梦萦说:“我还有很多课余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一些别的事情,作为一些高三生活的调剂,这些实际上是必要的,如果高三一整年全都是浸在学习里面,实际上并不好。”她还说:“像我是高中开始住宿,住宿对学习生活的调剂是很好的,有一帮很好的朋友,然后有一些,比如说有一些兴趣爱好,这些都是有帮助的。”我们从这话里可以看出,劳高三学习的“逸”并不是肆无忌惮的玩乐,而是适当的调剂,另一种丰富和补充,也就是你要胸有大志,才能视野开阔,兴趣广泛。浙江文科状元申屠李融的就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爱好“看小说、散步”。他说他高考结束后“最想去学游泳、扩大阅读量”。宁夏文科状元陈溢辉对自己的高三生活感到很满意,他用两个词来概括,即 “充实”、“丰富”。重庆文科状元刘超然却喜欢看八卦类杂志,并且“两周看一次电影也是他必不可少的消遣”。重庆年理科状元刘薇则喜欢在“学习之外看看电视剧”。可见,单调地读书、单纯地做题,不是也应该不是高三生活的全部。
第六,别老想着自己能当上“状元”。历年的高考状元都是没想过自己能当上“状元”的,这实际上也是心态好的问题,努力而不苛求,往往有更好的结果。北京理科状元胡梦萦说自己考取“状元”“不能算是意料之中,但是还算是正常,不是特别出乎意料的事情。” 宁夏文科状元陈溢辉说自己“是从校长那里知道了自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那个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宁夏文科的第一名。直到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打电话约见的时候,我才知道了自己是第一名。“河北文科状元韩欢对于分数,“自己并不感到异常吃惊。”这就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啊。高考状元不是想要就要得来的,只能在可遇不可求的努力中水到渠成。五年出四个状无的人大附中副校长沈献章在记者访谈中说:“应该说没有什么压力,我对今年这个状元的信息获得,当时的心态应该说不以出了状元而喜,也不以没有状元而忧,心态比较平和,我觉得重在过程,把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做好了,他的高考成绩的取得就是水到渠成。再加上状元这个事情我觉得可遇不可求,偶然之中有必然。”
是啊,必然就是你的不懈追求,偶然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心态。所以,说一千、道一万,我最终要奉劝广大学子,所有的招数都管用,所有的法宝都很好,但心态最好。有了好的心态,连家庭和社会都会快乐幸福。浙江理科状元陈琨的家庭环境就很有启示意义——陈琨从初中开始,父亲就不再过问儿子的学习,从不问“作业做好没有”这样的问题,父亲从小就让儿子明白一个道理,读书是自己的事情,读书成绩好,去好一点的学校,只能靠自己去争取。你看,“状元”就是在这样的心态环境里自由成长起来的啊!
最后,我引用一个记者的话寄语2008年的状元,也提前寄语新一届高三有志于明年考取高分的同学:你们只是一次考试的赢者,人生还会有许多考试。问问十年前的状元们现在干什么,你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在采访中,当小编问及“以前是否想过当状元”这个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状元都回答了“没有”。小编追问为什么,回答竟也惊人的相似,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急功近利反而会无功而返;其二,状元是偶然因素与必然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可强求;其三,状元仅仅是个称号,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看来,这些刚刚成年的18、9岁的状元们确实有着过人之处,不仅学习好,基础好,心理素质和看问题的角度更是成熟。状元的光环并没有冲昏他们的头脑,良好的心态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结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心想着当状元的学生往往当不上状元。
二、只关注清华、北大、港校
常言道是“良禽择木而栖”。成了状元,自然要上最好的学校。而最好的学校,当然要争夺
结论:三足鼎立,状元争夺战场硝烟味浓。
三、学习环境宽松
都说“严师出高徒”,又云“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然而,据采访得来的信息,绝大部分状元在谈及成功的因素时,却大都会感谢父母和老师给了自己一个轻松的环境。父母不看重名次、老师不看重分数,而都是注重给考生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注意给考生塑造积极向上的考试心态。如此一来,考生没有了包袱,轻装上阵,自然能发挥出平时的水平。其实回头来看高考,也仅仅是一场考试而已,但却往往因为人为的因素,为其增添了太多的寄予,而当寄予多到变成负担,考生前进的步伐便显得沉重了。考场上的较量的,其实是考生学习十几年的积淀,而这积淀是否能很好地释放并表现在考卷上,就要看学生的心态了。不过话说回来,状元们之所以会得到家长和老师如此的态度,其基础是对考生的充分信任,考生“毋须扬鞭自奋蹄”的学习态度是父母老师敢于这么做的关键所在。
结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自觉的考生无须太多管教,宽松的环境往往孕育成功。
四、注重方法,讲求效率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用在状元身上就可以改成“状元性非异也,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也。”在采访中,很多状元都对小编强调,其实自己和一般的同学没什么两样,也是平凡学生而不是文曲星下凡。但若要真说起状元与众不同的地方,小编觉得应该是善于学习、注重方法、讲求效率。为什么很多状元既能玩又能学还能兼顾参加课外活动?因为讲求效率。为什么很多状元学习起来得心应手,考试起来左右逢源?因为注重方法。细节之处见真章,汲取、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状元们成功的不二法门。但状元们又有一个共同的心得,方法这东西其实很多是因人而宜的,不见得对别人有用的方法就对我们也有用。如果想着用别人现成的方法,那往往是生搬硬套,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结论:勤奋是路,方法是灯,照亮前程。
五、立根原在课本中,紧跟老师不放松
树大乃是因为根深,笑傲考场源自基础扎实。在市场上充斥着这个“宝典”,那个“秘籍”的情况下,小编本以为状元们也会对其趋之若骛,然而,当问及于此的时候,状元们却对其并不“感冒”,而他们心中的“宝典”恰是每个学生都有的课本。他们认为,考试的内容在课本上都能找出答案,而课本上提供的方法和思路,又往往是最基础、最普遍的。更有状元同学把“对政治课本目录的深刻理解”作为自己高考的一个重要经验。而且,状元们大都不会脱离老师而自己另辟奚径,老师们丰富的经验成为了他们高考成功的利器。深刻理解了课本,课堂上跟着老师走,也就打牢了基础,扎稳了根基。这样,就像一个内功深厚的武林高手,在高考的“江湖”里便可以任尔东西南北风了。
结论:基础扎实、吃透课本、紧跟老师,于是在考场上便可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07高考各地状元“五大基本类型”
类型一:聪明智慧型
代表人物:宁夏理科状元李小龙吉林理科状元孔令兵
状元的智商相信大家都不会怀疑,聪明,应该是所有状元的共同属性。然而,有这么一些状元,他们可以在高考前一天还在玩游戏(李小龙),可以非常自然地说出“高三是我中学六年里最轻松的时间”(孔令兵),这样的聪明,便不得不让人惊叹了。能学能玩,视高考如无物的本事,想必也不是每个状元都能拥有的。对于这类状元,我们也许只能佩服,一般人没这本事可不敢轻易效仿。
类型二:坚韧不拔型
代表人物:安徽文科状元司玉洁 湖南文科状元李燕
状元之所以成为状元,是偶然的更是必然的。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当然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虽然说现在不用像古人那样“头悬梁、椎刺骨”地通过损害自己的身体来坚持学习,但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依然是状元必备的素质之一。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吧: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类型三:可爱无敌型
代表人物:广西文科状元林丽渊 吉林文科状元柏雯瑛
这次状元采访给小编带来的感触之一就是,原来状元不是死板的考试机器,状元也可以如此可爱无敌。开朗的性格,乐观的心态,广泛的爱好,这样的状元MM就好象邻家的女孩,亲近可人,真实可感。她们就好象活泼的天使,传说中灰暗的高三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变得亮丽明艳。正如让人们脱去棉衣的不是狂风而是暖阳,而她们攻克高考的不也正是她们无敌的可爱吗?
类型四:一鸣惊人型
代表人物:浙江文科状元求芝蓉 重庆理科状元陈竞
你能相信一个在班上都从未得过第一的学生能摘得浙江文科状元的桂冠吗?你能相信一个曾经在学校排名第109名的学生会在高考中独占鳌头吗?而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求芝蓉和陈竞的身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而,在这看似偶然的成功背后,其实是脚踏实地的付出与力争上游的求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
类型五:淡泊宁静型
代表人物:上海理科状元胡云琦 北京文科状元张玥
状元的光环也不能让他们为之心动,淡定的心态也许正是他们成功的法宝。对他们来说,一切似乎都如水到渠成般自然,又都如过眼云烟般无所谓。成功?也许吧。但在他们看来,状元即使算是成功,那也已经是过去时,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得意淡然的背后,其实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是对更大成功的渴望。与其戴着光环盛装前行,不如把它埋在土里,孕育更大的辉煌。(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