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蚂蚁踏歌的博客
蚂蚁踏歌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837
  • 关注人气:12,7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词话》为何不提李清照?

(2008-03-26 00:45:26)
标签:

李清照

王国维

人间词话

三境界

文化

分类: 随笔篇
 

《人间词话》为何不提李清照?

 

P1000922.JPG

 

    无事,去书店,偶然发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购回家。

 

    词话当是词论中的翘楚,历来被学人所推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的“境界”说,尤为人所推崇,几乎已经成为判别词之高下,乃至文学作品之高下的重要标准。

 

    李清照是生活在南北宋之间的女词人,她不但写词,也论词。她写词善用白描,不雕饰,不用典,清新质朴,自成一格,被称为“易安体”;论词强调音律,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著有《词论》一文,是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词论。被后世公认为最杰出的女词人,完全可挤身于一流词家之列。前一阶段,李清照也很“火”,也许是因为进入了百家讲坛吧,曾在网络上有“词界第一”的赞誉。当然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说到词或者宋词大家,李清照不是轻易能绕过去的。

 

    可就是那么不可思议,王国维将从唐五代起到清朝的知名词人网罗殆尽,或褒或贬,但就是没有提到李清照!

 

    这究竟是为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我找了一些资料,似乎都有道理,似乎又不够充分。

 

    有人说,李清照的词不符合王国维的“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这三个境界是从茫然疑惑到上下求索的痛苦,再到最后悟得真谛的释然。这三个境界是从茫然疑惑到上下求索的痛苦,再到最后悟得真谛的释然。有人认为李清照的词还停留在第一第二境,她的亡国恨给人的感觉不如她爱情、人生的愁苦那么浓烈。

 

    但很多学者论及李清照的词,认为善于抒情造境,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并用王国维“境非景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境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来衡量,给于高度评价。况且李清照的词,虽然总体属于婉约一派,但比之温庭筠等花间派来,豪放得多,不仅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的豪迈诗歌,也有“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将相过淮水”这样的词句。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也都是她的闺情名篇。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元宵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说李清照的词不符合“境界说”,似乎有些勉强。

 

    还有一个大家普遍猜测的原因,就是前人对李清照的词论及不多。但是,以王国维这样的大师,可以开创“境界说”,完全归于人云亦云,受前人局限,未免有些小看了大师。

 

    以我愚见,可能有两点比较可信。

 

    一是学术观点不同。李清照喜用浅明语言和白描手法,而王国维的审美情趣与之相反,并不看重以浅显直白、甚至俚俗的词语入词。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现代人之所以喜欢李清照,恰恰有其词易懂的因素在。另外,李清照的《词论》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观点有较大差异。

 

    二是李清照的多次嫁人,不符合王国维封建保守的思想。王国维怎么死的?是清王朝的轰然倒塌,让他感到精神支柱垮掉而投湖自尽的,也是为旧文化殉节。所以过去人们说起“遗老”这个词,总会想起拖着长辫的王国维。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对“不守妇道”的李清照推崇呢?但现代人恰恰对李清照坎坷的人生寄予同情,对她多少有些叛逆的性格产生共鸣。

 

    不知博友怎么看?

 

 

 

神秘的塔克拉玛干美丽的博斯腾湖浓郁的维吾尔风情传奇的故事—— 

南疆纪行

新疆警察,小城故事——埋伏在案件高发地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