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警小常的派出所散记

(2008-03-12 20:20:15)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民警

日志

琐记

杂谈

分类: 随笔篇
 

民警小常的派出所散记

 

 

【按】:民警小常,本在机关,因警务运行机制调整,到派出所轮岗。他写了一些散记,很有生活气息。现摘录部分,涉及人名的,一律隐去。

 

 

    和C一块值班是热闹的,他那张嘴里时不时噗录噗录出来一串经典嘴子,惹得在场人开怀大笑。和他一块接处警,是有味道的。特别是夜晚两三点钟,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传来练歌厅两帮人酒后惹事打架……。把他的,烦死了,出警。一到现场,C同志表现他那一贯的作风:“都别动、悄悄的、站好、闭嘴…….好,你先说,咋回事……”。有伤先医、进行初查、现场调解、回所调查,干净利索。有时遇见他熟悉的人做错事,气的两手一摊:“你多大了,还搞这个名堂,勺子吗你,你这不是给我们、给自己找麻烦吗……”。带着独山子本地嘻语,训的对方脸红脖子粗,后悔不迭,连说错了错了……

 

    C在派出所多年,搞社区工作,处理生活矛盾,日常纠纷,家长里短,很有经验。他又是消防出身,精于此道,经常给我们普及消防知识。而且又能讲,因而街道、社区、学校甚至一些专业单位都请他去讲课,他很热心,也很敬业。据说做得一手好饭,一说起菜谱,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家里的女人,经常为做饭拿他做榜样给我说事,搞得我有时灰头土脸很没面子。

 

    春节前,局里搞联欢,让他主持,虽然是第一次,虽然有点紧张,虽然开头冒了个泡泡,但效果不错,我们都鼓掌。的确,40来岁的人了,天天喜滋滋的,活的精神快乐,活像个20来岁的小伙子。

 

 

    因为需要,临时抽调到了H组值班。午夜时分,H、F、我三人出去巡逻。大冬天,外面很冷,这个时候,下二班上三班的厂倒班职工也大都到家的到家上岗的已经上岗了,街上冷冷清清,偶尔一两辆出租车也一闪而过。

 

    我们三人到小馆子吃碗牛肉面,暖和多了。F开着车,在辖区街道,居民区,重点部位不停地转着。饭饱有了精神,我们边巡逻边聊着天,F给我们讲过去他知道的独山子的趣闻、笑话,H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也时不时插两句。是啊,90年代初,独山子只有一个炼油厂,相互较熟,本地人一说谁都知道。那时在治安队,处理一个犯事的人,不知怎么、什么时候就冒出一帮子拐着弯的亲戚朋友,说情、托人……,搞的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外来户经常莫名其妙,不知所措……。现在觉得也挺有意思。

 

    巡逻累了,我们也偷个闲,停下来,闭目养个神……。我坐在后面,听着录音机里的音乐……不知不觉就沉浸在某种心境中。透过车窗外,街灯散着雪花,雪花在散漫的街灯的光线中飘然……

 

    又听到铲雪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夜晚,在这冷清的大街上,声音是那么清脆。我们三人开着警车,慢慢驶过,目视着这一男一女身披雪花忙碌的人。想想也是,此时此刻,身前影后,伴随我们巡逻民警的,也就是这些铲雪工。多年来的值班巡逻,经历了三轮摩托车、五十铃客货、仪征、桑塔纳……曾记否,“巡逻车、巡逻车,我是黄山,我是黄山,准南市场有人打架,你们快去……”,“黄山、黄山,我是巡逻车,我是巡逻车,再说一遍,具体在哪……”。川音犹在耳边,人已退休多年,电话室的警员也换了一茬又一茬。我们这些当年的毛头小伙,如今也两鬓见白了。曾经多少趣事,随着年轮的逝去,也渐渐若隐若失的远去了。

 

    多少个冬天雪夜,多少个不眠之时,街上铲雪的声音,伴随着我们值班巡逻,依旧是那么熟悉,那么清醒,听着听着,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