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冈仁波齐》
阿里史话

世界有没有最终的尽头,我不知道;如果有,那一定是西藏的阿里。
世界有没有绝对的纯粹,我不知道;如果有,那一定是阿里的神山。

能够配得上“史话”这个词的,我想,至少要有三个条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沉淀再加上辽阔的幅员,而阿里,毫无疑问配得上“史话”这个词!
阿里位于伟大祖国西南边陲的最西端,在巍巍高耸的世界屋脊之巅,在巍峨的喀喇昆仑山之西南,在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绵山脉之北,面积约三十一万平方公里,南北宽七百五十余公里,东西长三百余公里。它东连那曲地区,西与印度实际控制区克什米尔地区和喜马偕尔邦、北方邦以及尼泊尔的达尔丘拉地区相接壤,并有喜马拉雅山作屏障。南与尼泊尔的欧穆罗、穆古等地区相连,东南由马攸木拉山与日喀则地区的仲巴县、萨嘎县等相隔。北倚昆仑山南麓,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平均海拔在四千五百米以上。

我们能够查到的外部世界关于西藏的第一次记载,来自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述的那个传说:在印度以北的一个地方盛产黄金,守护这些黄金的,是一种个头比马还大的蚂蚁,这些黄金就是它们的食物。周围的人们靠挖金子为生。每天凌晨,他们赶着牝马,来到食金蚁的地盘上,趁着星光和月色,装满自己的口袋。不过,不管收获如何,他们都必须在第一缕晨光照到原野之前,打起马儿,迅速逃离采金场。因为食金蚁天生神力,感知到晨光就会醒来,于是任何入侵者都逃不过它的惩罚:变成森森白骨……
而这个神秘的掘金地,就是西藏西部的阿里。的确,阿里是黄金的故乡,是中亚主要的黄金产地之一。多金的地方多是非。是非多,故事就多,历史就厚重。

“阿里”,一词是藏语音译,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等,直到9世纪初叶时,这里仍称“象雄”。在汉文史籍中,不同朝代对其称呼各异:9世纪前被称为“羊同”,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明代称“俄里思”,到了清代方称“阿里”,直至今日。而据藏文古籍记载,九世纪末,吐蕃王朝赞普之后裔来到这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统治区域扎下根后,才有“阿里”的称谓,到10世纪或更晚些时,“阿里”一词才在各种藏文史籍中屡见于记载。

阿里历来是我国一个具有影响和具有战略意义的边陲要地,在古代,这里是麝香之路的枢纽,是藏传佛教的西部中心,是通往印度的走廊;阿里地区是象雄文明的发祥地,“象雄”在汉文史籍中被称为“羊同”。有关象雄的地理范围,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界线,不过,绝大多数人相信,象雄文明的地理范围几乎覆盖过整个青藏高原。史书记载,古象雄曾出现“象雄十八王”,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有宗一级行政单位,至今还可看到一些宗堡遗址的断壁颓垣,它早于雅隆部落崛起于青藏高原,并曾与唐朝建立关系。其产业以牧业为主,兼有农业。象雄于公元1世纪形成了独特的象雄文,产生过极高的文明。由于地处中亚和欧洲的第二条古丝路“麝香之路”的边沿,东西方文化在此融合,象雄的惊人成就和衰亡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

阿里在藏族宗教史上更有着其特殊的地位。佛教传入藏区以前,这里是藏族本地原始的自然宗教苯波教的发祥地。公元前5世纪,象雄王室的王子辛绕米沃创造了“雍仲苯教”(雍仲,是“卍”形符号的名称,有不变、永恒之意),并云游传道,使赋予自然万物以灵性的苯教文化传遍整个雪域。
吐蕃从第一代赞普开始接受了象雄的苯教文化,为藏民族的形成打下基础,藏传佛教仪式上的跳神、驱鬼等活动带有明显的苯教痕迹。赤松德赞时期,苯教受到佛教和统治者的排斥,被驱至边远之地。9世纪末,吐蕃王朗达玛的灭佛运动使佛教遭受沉重打击。不久吐蕃王朝崩溃,西藏陷入多年的内乱。

895年,朗达玛之曾孙吉德尼玛衮亡命阿里,以高贵的王室血统被当地的土王招赘并继承了家业,建立了古格王朝。古格王朝从建国初始就尊佛教为国教。国王阔热曾让位出家,并选派仁钦桑布等21人前往印度学法。仁钦桑布后成为西藏佛教“后弘期”最著名的译师,并主持修建了托林寺。1042年,古格王子益西沃迎请印度高僧阿底峡尊者来古格,丙辰法会后,以札达为中心的古格王朝一度成为藏传佛教在雪域复兴的中心。佛教后期兴起之际,阿里又是宏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源头。到后来,在整个藏区最具影响的藏教佛教格鲁派的历史长河中,在军事、文化、宗教等各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象雄文明、古格王朝、苯教、藏传佛教、古格王朝、噶尔本政府、阿里地区,冈仁波齐、玛旁雍措、班公措、狮泉河、马泉河、孔雀河……人类文化史上的那些千古之谜,人类精神家园里的那些神山圣迹,这些都是我们来到阿里膜拜的理由。
而今天,当我们的车在喜马拉雅与冈底斯两大山脉的夹道庇佑中,驶上这一片荒无人烟却辽阔壮丽的地球上最高寒的大陆、“生命的禁区”,野性粗犷的阿里就这般无限的展开。通向遥远地平线的笔直道路边,雪山白云次第铺排,梦中的风景飞驰在车窗外,终于一点点重叠成眼前真实的阿里。
连载:《转山冈仁波齐》
01. 《转山冈仁波齐》1:Worst or Best
02. 《转山冈仁波齐》2:云中漫步
03. 《转山冈仁波齐》3:粮草充足
04. 《转山冈仁波齐》4:旅游和旅行的差异
05. 《转山冈仁波齐》5:布达拉宫“偶遇”文成公主
06. 《转山冈仁波齐》6:“D”计划
07. 《转山冈仁波齐》7:限速!限速!
08. 《转山冈仁波齐》8:艳遇是一种人生态度
09.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10. 《转山冈仁波齐》10:“可爱”的萨嘎…
11. 《转山冈仁波齐》11:冈底斯的诱惑
12. 《转山冈仁波齐》12:喜马拉雅的运动
13. 《转山冈仁波齐》13:马攸木拉山口
14. 《转山冈仁波齐》14:阿里,我来了
15. 《转山冈仁波齐》15:“七年之痒”
16. 《转山冈仁波齐》16:初见神山
17. 《转山冈仁波齐》17:“国际重镇”塔尔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