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2014-01-06 09:27:16)
标签:

旅游

西藏

冈仁波齐

转山

母亲是佛

《转山冈仁波齐》

母亲是佛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听说我要去阿里,不少人问我是不是要去阿里拜佛?或者是不是因为转山可以洗清一生的罪孽?我笑而不语。的确,阿里的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但,佛真的在那里么?我不知道,可能也没人能准确地告诉我。至于能不能通过转一次山,洗清一生的罪孽那更是不敢奢望。

    带着大家和自己的疑问,我踏上西行的漫漫长路。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因为没有选择景点多的线路,第一天的行程波澜不惊,没有太多的故事。一路景色即便同样怡人,却因心中雪山的挂念而无心恋战。车行至傍晚,忽然眼前豁然开朗,一个依山傍水的牧场就这样和我们不期而遇。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一直很喜欢看到西部牧场的景象,特别是在傍晚柔和光线的映射下,山山水水就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任由光影画出优美的色调。

    下车休息的伙伴们四下游走,我独自爬上路边的小山包拍摄。夕阳里的原野有一种别样的祥和宁静,风停止了脚步,水面也波澜不惊的倒映着远山,只留下煦暖的阳光停在我的肩头。心里忽然间一丝莫名的感动,架在山岗上拍摄的相机镜头里分外清晰地闪过这样一幅画面: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泥泞、喧杂、各种蔬菜清香家禽臭气、肠旺面牛肉粉热气混合的味道。在川流不息的人群、背篓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妈妈艰难地挤来挤去,身后是一个年近中年早早谢顶、傻呵呵笑着、双手拎满各式各样菜的男人,一步不纳的紧跟着。路边的菜贩同情地看着这对母子,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要跟着妈妈,想必不傻即呆吧。唉,可怜的家庭、可怜的母亲,可怜的痴呆娃儿……

    这样略显杂乱的画面是个真实的情景:每次回到贵阳的家里,我都会陪妈妈去菜市场买菜——不,主要工种是“拎菜”。其实大部分时候,回家住不了几天,吃不上两顿饭,但,老母亲都会买回来好多好多菜。然后我会老老实实地坐在小板凳上,陪着老人家细细地择菜,慢慢地听老妈絮叨老爸的“不是”,絮叨着对老妹的“操心”,絮叨着外孙女的调皮捣蛋……

    这个定格的画面,对我来说,是温馨的、是温暖的、是母性的,它便是代表妈妈的……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儿子来说,对自己恩情最深的莫过于母亲,是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给予了我们生命,世上最真诚最无私最直接的爱毫无疑问是母亲对我们的爱,每个母亲都愿意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不求回报,只求儿女平安。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想起了《传家宝》一书中记载的那个真实的故事:明朝年间,安徽太和有个青年叫杨黼,有感人生无常,于是立志学佛。他听说四川有位无际禅师是菩萨转世,遂辞别了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远走他乡去求佛。杨黼经历了千辛万苦,经过了千山万水,终于见到了年逾古稀的无际禅师。他虔诚地在大师面前一跪不起,苦苦哀求大师给他指点一条见佛的道路。大师见杨黼如此痴迷,长叹了一口气,对他说:想见到佛并不难,你往回走。当你在回去的路上走到深夜敲门投宿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给你开门时赤着脚,那个人就是你要寻找的佛。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杨黼欣喜若狂,多年的心愿终于有了实现的希望。他告别了大师,踏上了回家找佛的道路。他走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中间有许多次是半夜才看到路边有亮灯的人家。他一次次满怀希望地敲门,却一次次失望地发现,那些给他开门的人没有一个是赤着脚的。越往家里走,小伙子越失望,眼看着就快要到自己的家了,那个赤脚的“佛”依然没有踪影。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后半夜,当杨黼终于走到自己家的门前时,他甚至沮丧得连门都没有劲儿去敲了。他觉得自己是个大傻瓜,世界上哪里有什么佛啊!他又累又饿,无奈地敲响了家门。“谁呀?”那是母亲苍老的声音。他心头一酸:“妈,是我,我回来了。”只听屋里一阵劈啪乱响,不一会儿,母亲衣衫不整地开了家门,哽咽着说:“儿啊,你可回来了!”母亲一边说着,一边把他拉进屋里。灯光下,憔悴的母亲流着泪,用无限爱怜的双手在他的脸上抚摸,泪光中分明是满足的笑容。杨黼一低头,蓦地看到母亲竟赤脚站在冰冷的地上!他突然想起了高僧的话,“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的脚下,泪如泉涌:“母亲……”这一刻,杨黼顿时大彻大悟:跋山涉水去寻找的佛,就是他的母亲!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的确,佛不在梵天世界,不在名刹古寺,不在九座莲台。净土非遥,灵山不远,佛就在日常生活中:在农人的种子里;在织布的梭子里;在我们的谈天说地、日间的一餐一饭一滴水里;在我们每个人起心动念的当下、在每个和我们朝夕相处的人那里。

    所以,与其我们天天带着佛珠、烧着香、拜着庙,满世界找“佛”,莫不如先把身边最亲近的“佛”供好:哪怕只是一个电话、哪怕只是一句问候;哪怕只是逢年过节抽出一点点时间回家看看,哪怕只是回家的时候陪妈妈坐坐,听听她老人家的絮叨,我想,这也是佛缘之根本。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中国有句古话:“堂上二老便是佛”。亲情是佛,母爱是佛,父母更是应敬的佛。然而,为人子女,我们为母亲又真正做了些什么?母亲的话,我们有几句照办了?面对父母日益苍老的面容,我们有几天能陪伴父母共享天伦之乐;面对工作的劳碌,我们甚至连传统节日可能都不能回家看望一下父母!面对父母的病痛,我们有多少时间在床前尽孝?人间有爱,亲情是近爱,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爱,那么,对父母之爱,又放在第几位了呢?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时,儿到底愁没愁?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今天,是中秋节;

    今年,是母亲大人七十大寿;

    我的确是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时机来到这里。

    我的确是来拜见神山、拜见冈仁波齐的,但不求洗净我今生的罪孽——

    我只是想,跪在神山面前,为我心中的佛——我的母亲求一份平安、健康!

 

 

连载:《转山冈仁波齐》

 

01. 《转山冈仁波齐》1:Worst or Best

02. 《转山冈仁波齐》2:云中漫步

03. 《转山冈仁波齐》3:粮草充足

04. 《转山冈仁波齐》4:旅游和旅行的差异

05. 《转山冈仁波齐》5:布达拉宫“偶遇”文成公主

06. 《转山冈仁波齐》6:“D”计划

07. 《转山冈仁波齐》7:限速!限速!

08. 《转山冈仁波齐》8:艳遇是一种人生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