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冈仁波齐》
“可爱”的萨嘎

这篇文章的标题有点无厘头:青藏高原的偏远小镇萨嘎,咋就“可耐”呢?!看官莫急,听我细细道来。
从拉萨出来第二天清晨,也是摸着黑我们早早出发。车出萨嘎——这个网上誉为“阿里南线”正式起点的县城不久,天地似乎立刻就更改了色彩与模样。朝阳早已高高挂上,昨夜中秋的明月还迟迟不肯告别,日月同辉的景象让我等瞠目结舌。初晨通透的日光之下,苍莽远山泛着暖黄,云彩还未聚拢,妖娆地缠绕在山峦间晕染变幻。一个崭新的天地,沿着蜿蜒公路,向我们慢慢铺将开来。

这高海拔地带特有的天光云影,迅速点燃了还在昏昏欲睡的我们。顾不得行车拍摄容易晕抖,快门已经迫不及待地哗哗响起——这样磅礴大气的风光,总算有点“阿里”的感觉了。

萨嘎,之所以被许多驴友视为阿里大南线的一个重要节点,主要是因为它北与阿里地区的措勤县相接,于是很多人“激动”地把它作为进入阿里的起点,其实如果你走219国道的话,这倒不是和阿里地区最比邻的日喀则地区的县城——你还得在日喀则的另一个县仲巴走上很长一段路才能进入阿里地界。

不过萨嘎这么有名,咱还是好好介绍一下它:萨嘎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日喀则地区的西北部,属边境县之一,全县边境线长105公里,为日喀则地区西部三县(仲巴、萨嘎、吉隆)之中心,东与昂仁县、聂木县接壤,南与吉隆县、尼泊尔王国为邻,西与仲巴县,北与阿里地区的措勤县接壤。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冈底斯山脉以南的西南边缘,雅鲁藏布江上游。境内“219”国道横贯全县东西,也是拉萨通往阿里普兰的交通要道。

萨嘎县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比日喀则抬升了1200米,应该说正式进入高海拔地带。北有冈底斯山、南有喜马拉雅山、中间夹有强拉山、同日伦布山等众多高山。山与山之间隔着开阔不等、互不连通的平川、沟谷。这里气候高寒严酷,无明显春夏秋冬之分,冬长夏短,属典型的高原性气候,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进入萨嘎也就意味着你的高反考验真正开始了。

不过,惭愧的很,我对萨嘎县城所在地:加加镇的印象基本为零。萨嘎,藏语意为“可爱的地方”,我却没有感受到半毛的“可爱”。头天晚上因为限速的缘故,抵达萨嘎这个日喀则地区的边境小县城早已经是近半夜的光景。黑乎乎的一片,可怜到萨嘎这个“大名鼎鼎”的重镇啥模样都不知道,只记得两条街道通到头,街道两边昏暗的灯光,四处开挖的工地,满城乱跑的野狗,就是看不到人的踪影——问个路都没则!

当翻遍整个县城,“最好”的两个“星级宾馆”全被来转山回来的印度人包了,害得我们只能蜗居在一家昏暗简陋、小小的客栈,然后就是整夜的狗叫、不停敲门投宿的驴友、冰冷的被子和跑老远的厕所——还在高反中混混噩噩的我们,终于意识到已经踏上阿里苦旅的正式起点。

早上起来也不顺。本想着在出发前给车加油,可是加油站尚未开门;本想驶出萨嘎县城在路边加油站补充能量,未料到小H师傅记得的加油点都关门了——看着油箱指示针耷拉着脑袋、小黄灯一闪一闪的样子,尽管清晨依旧冰点以下的温度,我分外感觉到了脑袋顶急出的腾腾热气!
好在红灯亮起前,我们终于碰到了公路施工队的营地,好心的哥们卖了一塑料桶油给俺们解燃眉之急,随着汽油以这样原始的加油方式咕噜咕噜的流进油箱,俺们的心也随之落到了肚里。不得不给个“赞”字的是这个好人,大清早衣服没穿好就忙着给我们加油,钱也没多收——出门靠朋友,这句话至少在青藏高原上一点不假。无论是路边的客栈还是路上的驴友,大家都会很热心体谅地打着招呼,给自己给对方一种温暖。
连载:《转山冈仁波齐》
01. 《转山冈仁波齐》1:Worst or Best
02. 《转山冈仁波齐》2:云中漫步
03. 《转山冈仁波齐》3:粮草充足
04. 《转山冈仁波齐》4:旅游和旅行的差异
05. 《转山冈仁波齐》5:布达拉宫“偶遇”文成公主
06. 《转山冈仁波齐》6:“D”计划
07. 《转山冈仁波齐》7:限速!限速!
08. 《转山冈仁波齐》8:艳遇是一种人生态度
09. 《转山冈仁波齐》9:母亲是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