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咏春宗师叶问题材的电影已经拍了六七部,通过各种风格、各种模式对这个IP展开全方位无死角的创作压榨,已让不少的观众对其创作前景不再看好,认为改编也略过度。所以,在叶伟信与甄子丹再度联袂推出《叶问3》时,圈内外是并不太重视的,很多舆论也都对这个延续下来的作品表示了疑议,甚至也铺出了“还有多少洋人可打”这类的标题对创作者们发问,然而,在影片上映后,导演用作品回答了这样咄咄逼人的问题,观众们与影评界一致的叫好声也令这些曾鼓噪一时的声音偃旗息鼓。
编剧黄子恒在构建这个勉为其难的续集故事时显现出自身聪明的一面,故意放大了影片中的情感纠葛,而淡化了以往那过于鲜明的矛盾冲突。经历了护卫学校、保卫社区、互助武术界等一系列诠释叶问越来越浓郁的邻里精神后,对妻子的爱则被放大,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让观者能隔着犀利的拳风腿影看到一个并不似以往的功夫英雄,能在更加生活、更为人性化的视角去品鉴他
标签:
三打白骨精
西游
任性
特效
改编
|
分类:
白话电影
|
近一个月以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未上映的前提下便不断缔造了“刷屏”效应,前赴后继的宣传攻势已然让人抵御不了这如潮的热浪,红红火火地燎热了这眼前的农历新年。对于我们这类见惯营销技俩的“策划党”而言,花式与财力并不能让人称羡,比较吃惊的还是片方这“一猴当关,万夫莫开”的底气,所以对于点映观影体验这等原本就约定俗成的事儿,变得有点迫不及待起来。
观影的过程,还是很让人惊奇且赞叹的。惊奇的是,整个影片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质地层面,都不再是当初《大闹天宫》的延续,就算是故事改编方面也是重打锣鼓另开张地树起了新篇。赞叹的是,整部电影的特效之精良是相当令人信服的,而特效画面之多也创下国产电影的新纪录,连篇累牍的视觉轰炸,居然会让我们这些被好莱坞大片惯坏了的职业观众们骤然油升出一种满足感。如果说此前有国产片拿一两场精心包装的特效大戏高喊出良心特效的口号,再有国内电影人拿一两个精
标签:
年兽大作战
宁浩
张扬
春节
陪伴
|
分类:
白话电影
|
我们常说过年过年,却鲜少有人知道年的梗,其实这原本并不是给农历春节所设置的特别专属叫法,而是特指一个民俗传说里的凶猛怪兽,它的名字就叫做“年”。当然,这些典故连我们这些鬓角泛白的成人也并不十分晓得,更何况现在这些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了,欢乐祥和、团圆和睦,是我们对“年”的共通印象,只是一个欢天喜地的好日子而已,至于它到底长成什么样子又是怎样的脾气秉性,还得去问问眼下这脑洞大开的宁浩监制与张扬导演。
《年兽大作战》是送给孩子们的春节礼物,里面的小小戏剧世界单纯、欢乐、积极、向上,与我们这些终日在现实环境里消磨的成年人们有点远。不过,这份轻松愉悦的观影氛围还是很让人享受,四外里的笑声时时都能感染到我,始终都不会认为这个过程很漫长,甚至觉得有些过于短暂。小朋友们可能是第一次知道了“年”原来是个怪兽的形象,憨憨傻傻,还有点小可爱,一点也不像我们所讲述的那般凶悍。
导演在创作中花了很多的心思,力图让主人公大年在个性上更加亲切
标签:
中国影响力
新导演
电影频道
十强赛
中国故事
|
分类:
白话电影
|
2015年8月18日,历经整整一周年的“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赛”终于迎来了终极一战,年初成功从突围赛中闯关成功的十强选手们都带来了自己的电影短片作品,在这一天迎接评审团与大众评委们的最终考验,向更高的阶梯发起最强有力的冲锋。“让作品说话”,这是这群年轻导演们曾经在这个舞台许下的承诺,如今就要被一一兑现,在历经这半年来的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连番洗礼后,相信他(她)们会有了一个更加崭新的面貌,创作也会随之越发成熟。
在电影频道与贵州茅台集团的联合策动下,“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赛”的十强选手们都经历了一个意义非凡的电影“马拉松”,此间,年轻导演们完成了大师讲堂、茅台夏令营、闯关夺位、公益短片创作竞逐以及创作蓝本讲演等诸多高强度的考验环节,最后又带着自己最新的短片作品向着自己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年中,大家收获了团队的友谊,赢得了名家大师的帮助,也积累了更多制作方面的宝贵经验,可以
(2015-08-05 02:39)
标签:
滚蛋吧肿瘤君
韩延
白百合
熊顿
漫画
|
分类:
白话电影
|
在暑期档下半程的票房预期中,《滚蛋吧!肿瘤君》被寄予了太多的厚望,原因就在于影片已在近一两个月期间的点映中有了较强的口碑推动,同时也持有一个在整个互联网上被广为传颂的一个黄金IP。不过,相比于这两个因素,我倒更看重影片幕后这更加抢眼的推动力量,暑期档目前最大的两个赢家安乐与万达影业的强强联手,为该片的市场前景铺上了快轨,令韩延这初出茅庐的电影界新人有了个迅速崛起并一步登天的大好机会。
比较有趣的是,最近的谈论话题总是把韩延与大鹏两个人捆绑在一起,从我的角度来看,两人都受益于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分别是2012年与2015年的最佳新人导演,而且两人年龄相仿,分别是82年与83年生人,又都在今年暑期档推出自己的强势新作,幕后又都有万达电影的强有力支持。也许,这就是宿命,两人注定会在2015年的这个夏天火速攀上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小高峰,收获人气与口碑,对此,我深信不疑。
韩延的《滚蛋吧!肿瘤君》是一部对观众粘合度比较高的电影,让人乍一接触便会产生一种由衷的亲
标签:
无心法师
尼罗
邪祟
韩东君
金晨
|
分类:
看也白看
|
早前没看过尼罗的同名小说,也不知经改编后的这部《无心法师》到底有怎样的“乾坤大挪移”,但从前几集所给出的吸引力上来讲,这部网剧还是很容易博取如我这般的“电视土豆”喜欢的。一如当下青春偶像剧的创作路数,全剧有着青春、轻松、跳跃的特质,用一种很精心的氛围包装术把原故事的惊悚指数淡化掉,不会让人一入眼便有“见了鬼”般的不适,这方面看得出全剧在创作过程中是有过缜密考量的。
这部新剧,击破了我对“网络剧”的一些惯有认知,真没想到,而今的网剧单从制作水准层面便已经足以与银屏剧分庭抗礼了。布景、灯光、道具、摄影等环节的要求都很高,经营起的美术氛围也经得起考量,特技特效也终于不是传说中的“五毛”。这与最近的某盗墓剧的水准反差很大,想来尚且没有赶工吸粉拉VIP的硬性指标,所以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把最基本的创作问题都消化掉。
从风格上来讲,《无心法师》
标签:
我们光荣的日子
刘醒龙
吴毅
天行者
民办教师
|
|
原本以为在中国电视剧大环境日趋追功逐利的现下,已经没有多大可能再有机构或个人去驱动拍摄这种现实题材作品,尤其是以农村教育为背景,以代课教师群体为叙事主体的创作。制片人吴毅顶着困难与质疑做了这件无法不让人钦佩的“傻事”,把刘醒龙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上的获奖小说《天行者》改编为电视剧搬上银屏,也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谈到的这部即将播出的新剧《我们光荣的日子》,所牵所系,都是不该被大众选择性遗忘的时代情怀,那本该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感动,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光荣”。
民办教师这个群体,在中国这半个世纪的发展旅程中应该被铭记,他(她)们没有正式的工作编制,没有基本的薪资保障,也没有医疗与养老等诸多福利,却扎根于中国广大的偏远农村山区给予孩子们最基本的初级教育,帮他们树立起走出贫瘠、改变命运的造梦。余学军、明爱芬、张映紫都是这样的人,扎根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成为那些山村孩子们的梦想守护者,为此不惜大好前程,甚至是宝贵的生
标签:
剧场
严歌苓
杨文军
陈数
郁珠
|
分类:
狼眼看人
|
目前《剧场》已在卫视平台播出过半,虽说收视成绩尚无法与当下风靡的狗血家庭剧以及综艺真人秀拼个上下高低,但却无碍媒体圈与舆论界一致给予的好评。从创作上来讲,无论是编剧严歌苓还是导演杨文军并未曾有过太过商业化的想法,所以仍是在以较为文化学的方式一板一眼地去经营戏剧,所以,整个创作显得分外的严谨,也特别的朴实,既真实还原了戏剧人那特有的人物生态,也自侧面还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充满矛盾又饱含时代创痕的文艺环境。全剧所有的铺设基本都是围绕在一个女人的命途所展开,没做太过宽泛的辐射,所以称得上是实打实的女性戏,而挑起全剧戏剧核心重担的,则是于一年前刚刚结束蛰伏而回归银屏的陈数。
自《暗算》、《铁梨花》以来,陈数一直都被业内外急于钉标签,其中“年代戏头号女星”、“民国女人”等等称法占据了大多数,对此,陈数个人应该是心有戒备,也有些不甘,毕竟在她刚刚迎来自己演艺事业的黄金期,不想被这么一个横空捆绑上的枷锁牢牢束缚住。所以,像《我爱男闺蜜》、《谈判冤家》这样的时尚情感戏才不断有之,一直都有扭转
标签:
赎罪门
张国立
涉案剧
经侦
闫妮
|
分类:
看也白看
|
因黄金档不准播出的政策限制,涉案剧已经跟大众暌别十年,而今创作和播放有所松动,圈内影视机构重打“警”字牌,多家制作大户开始在这方面努力,陆续有相关作品在卫视黄金档接力播出。从正在播出的《刑警队长》到14日开播的《后海不是海》,乃至即将于下半年开播的《赎罪门》,都属于这一波警事风潮中的作品。已经制作完成的《赎罪门》由张国立和陈昆晖联合执导,是荧屏上罕见的经侦题材剧,是整个行业寄予厚望的期待之作。
从创作层面来看,《赎罪门》虽说打出了“警”字牌,却有点剑走偏锋的意味。因为全剧并未大铺悬疑氛围并大展动作拳脚去搞传统的刑事破案,而是把创作聚焦在了经济犯罪这一领域,很有些由武转文的态势,而且在剧中主要的篇幅用于构建情感冲突,让法理与情理在特定的环境范畴里产生矛盾,并形成对峙。这个剧情链条所产生的戏剧性超出了观者的想象,时时能给人心灵震撼,其衍生出的魅力已远超旧式涉案剧那你追我赶、你争我夺式的内容。由此
标签:
虎妈猫爸
赵薇
毕胜男
佟大为
亲子教育
|
分类:
看也白看
|
近日,由赵薇、佟大为领衔主演的《虎妈猫爸》已经播出过半,随着收视成绩的高涨已经网络点播的火爆,舆论界已经追随着这股新兴的热度把话题聚焦向子女教育这一方面,又在旧话重提,对正处于变革中却频显乱象的“中国式教育”做了轮热火朝天的大反省。事实上,孩子压力大、父母要求高、社会竞争强、相互攀比多等等客观因素的弊病大众都心知肚明,但却谁都没闲着,仍是在不停地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拖着娃娃们继续往未知的前路高速奔跑着,所以就有了这等矛盾的景象——一边严教子,一边看“虎妈”。
电视剧《虎妈猫爸》其实就是在试图阐释这类家庭教育矛盾的渊源,毕竟剧中的毕胜男与罗素这两口子起初也是决定要让孩子自由生长,度过一个轻松且美好的童年时光的。但是,而后变身“虎妈”的过程则有点身不由己的意味,像是在被整个社会大环境推向这个万丈深渊一样,如果不从流,就注定成为异类,会被千夫所指,编剧与导演通过亲友间的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