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 > 正文
精彩语录
新疆的资源不应该简单理解为自然资源,还应该涵盖它的文化资源,这个开发能够让新疆成为更丰富、更异质的地方。
新疆文化资源有待更多开发
主持人:
节目的最后,聊聊新疆人。说到新疆人,我很多朋友都是新疆的。跟新疆人在一起我很放松,特别实在。不妨听南老师跟我们说一下新疆人。您曾生活在乌鲁木齐,乌鲁木齐跟一般的城市有什么不一样?您在那边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是什么样?
南香红:
乌鲁木齐,有一个诗人说,乌鲁木齐是一个“混血的城市”。各民族在这里生活,到了乌鲁木齐以后,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一个外地人来了以后,只能分清汉族和少数民族,我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这个人是哈萨克、维吾尔,还是回族。新疆的人,已经经过混合了,不是一个单一文化,单一民族的概念,包括汉族人在那儿生活久了以后,他的很多习性都会变化。
一个新疆的汉族人到了北京来,他如果三天不吃拉条子,就肚子疼。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人,过去认为菜是草,现在他们也开始种菜,也吃菜了。这是非常大的变化。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流,包括语言上面,汉族当中吸纳了很多维吾尔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维吾尔的语言也吸纳了很多汉族人的语言,比如新疆人爱说一个人的名字后面喜欢加“子”,“二道桥子”本来是二道桥,还有“巴郎子”,是指小男孩,我们汉族人也喜欢把小孩叫“巴郎子”。汉代的时候,汉族人就在经营西域,政府有奖励的政策,比如去那开荒的话给你牛、羊,让你到那里屯垦戍边,一直到现在的兵团都是这样。我接触的有上海的知青,他们已经完全是一个新疆人了,他回到上海,已经找不到自己在上海的那种感觉了。这个地方是文化的大熔炉,民族的大熔炉。
主持人:
这些人已经融合到新疆文化里了。我有新疆的亲戚,去新疆是跟着建设兵团过去的。对新疆建设兵团这个历史文化产物,您怎么看待?
南香红:
建设兵团应该是特殊时期特殊的建制。从历史来看,屯垦戍边不奇怪,早就有了。刚刚解放,新疆属于人少、非常蛮荒的状况。当时解放新疆据说是十万大军,如果以部队的建制在那呆下去,没有办法养活自己,这个时候号召他们屯垦戍边,放下武器,拿下梨铧,来开垦,他就一直延续下来了。对新疆来说,它是相对独立的,以一种特殊的文化,特殊的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兵团现在在新疆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像石河子这个城市完全是兵团人在一片荒原当中建起来。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比如1964年跟苏联的关系相当紧张,兵团人一手拿锄,一手拿枪,成为保卫边疆的角色。它就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兵团人很了不起,他们从上海、北京、武汉、山东……去,去之前完全不了解新疆,不知道自己会到哪里,下了车之后才发现没有人,也没有住的地方,住在窝棚里,住在地窝子里,最后在那贡献自己全部一直到老,他们子女甚至也变成新疆人了。
主持人:
现在我了解到很多自称“我是新疆人”的人,是新疆移民的第二代。我猜测您应该也是。
南香红:
我是,我父亲当时到新疆的。是自己去的,不是跟着兵团的,兵团只是新疆的一部分,新疆解放后的组合有很多,比如说部队上的,兵团的,还有知青,还有自己去的,我父亲属于招工去的。当时新疆的工资是内地的一倍都要多,我父亲到新疆是80多元,那是50、60年代。
我父亲说新疆好,因为当时他一个星期挣的钱可以买一袋面粉,在内地是做不到的,他觉得这里能吃饱,能生活也不错,就在这儿居留下来了。我就在新疆出生的,我对父亲的家乡山东基本没概念了。
主持人:
你对60年代自然灾害那段时间的饥饿,有没有这方面的记忆?
南香红:
我那时候还小。
主持人:
最后一个话题,现在很多人都想去新疆,科考的,探险的,旅游的,比如彭加木,一个科学家去那就失踪了,还有很多外国人,也都在去新疆,有的是去建设。很多人去新疆这种现象,您是怎么来看待的?他们又能从中发现什么,对于新疆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南香红:
新疆目前又是到了发展的关口,特别在“七·五”事件之后,新疆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现在内地的很多省都跟对口支援新疆,包括广东、上海、北京,很多人到了新疆去,我想又是会迎来新的高潮。刚才说到旅游的人,探险的人,可能更多的是冲着新疆这个神奇去的。他们不会过多地停留在新疆,到新疆最多十天半月,一个月,两个月。目前来讲,新疆需要用全新的、开放的姿态来迎接全国各地的人。就像刚才说的我父亲当年工资是80多元,现在像贺卫方在新疆的大学支教时,他就说如果新疆大学老师的工资能超过内地,估计很多人会到新疆去。我想新疆现在更欢迎,更需要去支援它,去建设它的人,特别是高层次的、有技能的人到新疆去,施展自己的才华。50年代、60年代的时候,新疆成为一个舞台,很多人到那里去,很多知识分子到那里去,他们现在都是非常有成就的,而且把自己的青春贡献在那里,也收获了自己该收获的果实。现在新疆需要大学生,需要科技人员、知识分子到新疆去,开发这个地方,去建设这个地方,给未来一个更稳定,更繁荣的新疆。
主持人:
您觉得新疆未来发展下去,可能呈现的状态,能想象得到吗?
南香红:
新疆的发展无可限量。像这么丰富的东西,目前为止研究得还不是很够,大家可以更多地去开发文化资源。新疆的资源不应该简单理解为自然资源,还应该涵盖它的文化资源,这个开发能够让新疆成为更丰富、更异质的地方。我觉得现在西藏的开发多,越来越多的人到西藏去,包括出的书都比新疆多。
主持人:
我们换换脑子,别一说新疆就是石油,就是沙漠。
非常高兴,今天听南老师给我们讲这么多,对新疆有了重新认识,很开眼界。谢谢南老师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谢谢大家收看网上大讲堂节目,再见!
南香红:
谢谢各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