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上大讲堂:专家解读如何应对核辐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6日13:57  新浪博客
中国红十字总会高级培训师马桂林中国红十字总会高级培训师马桂林

精彩语录

     马桂林:防止核辐射的要领很简单,防止外辐射的时候,是可以用钢板或者墙壁躲在后面,比如铅板,躲在后面是一个屏障,就可以。咱们的地铁,抗辐射到什么程度,地铁的墙是1米,这个1米的墙可以滤掉90%以上的核辐射。

 

                              专家:如何应对核辐射

 

      主持人:接下来的时间聊聊网友目前最关心的话题,核泄露,中国离日本挺近的,上海离日本就两千公里,在中国东北地区,离日本只有1500公里。网上最关心的问题是日本的核泄露到底会不会影响到我们中国人,会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说到核泄露,大家了解的特别少,这种核泄露,日常应该注意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或者在什么样环境下比较容易遭遇核泄露,还有所谓核电站一般建在什么位置,这也是我们所关心的。先说第一个生活中哪些地方容易遭受到核辐射?

      马桂林:其实核辐射现在就有,你我空间就有。这个地球每天都在被辐射着,比方说你坐过飞机吧,飞机坐十个小时,可以接受到核辐射应该是30微西弗的核辐射,我们平常行走也会接受,地球本身在核辐射当中,但是它的量非常小的,大家不要引起更大的恐慌。除非核泄露了,放射性的沾染,这个量很难预测。但是如果说一次接受的核辐射少于1000毫西弗,量很少了,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次接受的核辐射达到4000毫西弗的话,会致命的。

      主持人:我们关心的角度不是有还是没有,是浓度还是强度。这是更值得注意的。很多网友会问,像核电站一般会建在什么地方,我们有没有躲开核电站。现在德国很多人在要求关闭国内的核电站,辛主任跟我们聊聊核电站一般选在什么位置?

      辛宝山:我不是核电方面的专家,我也是作为普通人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据我所知中国选择核电厂的厂址选择是非常慎重,他都是选择上查几十年、一百年甚至几百年,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这样才可能作为选址的必备条件之一。第二,中国目前的核电站基本属于第三代核电站,日本的核电站很多是二代核电站,现在我们核电的安全设施应该是可信的,可靠的。

      主持人:所以不用担心,也不用关心哪有核电站了,一般太具体的话题,网友也留意不到。受到核辐射的表现有哪些或者出现怎样的症状,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马桂林:它对身体的危害确实有的,如果被外辐射了,可以把衣服脱掉,洗消,就阻止了它进入体内。如果能进入到体内会造成内辐射。会伴随你重申了。对骨髓,呼吸道,消化器官都有辐射,尤其对甲状腺。

      主持人:万一很不幸核辐射浓度强度达到。

      马桂林:误入到核泄露沾染的地区了。

      主持人:怎么来保护自己?

      马桂林:进入到核沾染的地区的时候,就是戴上帽子,戴上口罩,戴上眼镜,凡是皮肤露出去的地方,像衣领、袖口、裤口都扎紧,再通过核污染沾染区的地方,做这样的动作。但是出去的时候,把这些东西都脱掉,有检测,如果检测到5了,这个需要去治疗了。如果检测的数值没到5,在零点几的情况下,是没有任何损害的。所以那个时候要把衣服脱掉。但是脱掉以后,要拍打,用清水冲,减少外辐射的机会。遇到粉尘降落下来的时候,正好下雨了,会污染地面的水,会污染土壤,造成植物吸收了,吃这样东西的时候,就很麻烦了。

      主持人:我们还得注意一下,万一日本当地被辐射,以后选择日本农产品的时候或者日本某些产品的时候要留意或者注意一下。

      马桂林:农产品包括牲畜什么的。是的,我们国家肯定有检测的,在进口的时候一定要检测,如果有问题的话,不会进口的。让大家相信政府的行为,不要恐慌。事实上现在货架上的东西,可能之前进口的,那时还没有这个问题。

      主持人:现在就要担心一点。很多网友会担心,因为网上传言,万一核电站他们搞不定的话,会引起核爆,真的会像核弹爆破一样,会有这样危险的结果吗?

      马桂林:是核燃料的泄露,跟核武器爆炸是两个概念,有很多网友,我昨天晚上收到短信,说哪一个时间段放射性沾染要进入北京。这可能是不可能的,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我们没有看到官方的消息说已经进入到北京了。但是我们反过来说,如果正好也在日本那个地方,如果将来有一天遇到了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建议大家赶快进到屋子里。

      主持人:发生核辐射的自救要领,有没有给我们比较系统的。

      马桂林:防止核辐射的要领很简单,防止外辐射的时候,是可以用钢板或者墙壁躲在后面,比如铅板,躲在后面是一个屏障,就可以。咱们的地铁,抗辐射到什么程度,地铁的墙是1米,这个1米的墙可以滤掉90%以上的核辐射。

      主持人:意味着往地下躲是比较安全。

      马桂林:有核弹爆炸的时候,就比较安全。第二个,尽量缩短接触核辐射的时间,你接触的时间越多,当然你吸收的或者对你的损伤越大,远离放射源。

      主持人:这也是要注意的。看来还是有办法对待它的。我刚看到新闻在美国补碘的药物脱销了。

      马桂林:这个要说的,外辐射的时候,侵害的是甲状腺,甲状腺是要用碘的,但是放射性污染是碘131,进去以后,就充斥了甲状腺,就没有办法吸收碘,生命基础就出了问题,所以先吃上碘,让碘充斥在甲状腺里,这样碘131在空气当中就不会被你吸收了。

 

 

      主持人:这也是值得欣慰的一点。今天时间关系,最后一个话题是海啸,海啸也发生两次了,印尼那次海啸死了十几万人,这次日本最大的伤亡也是海啸导致的,还不是地震导致的。海啸来的时候往哪儿躲,往高处躲,但是看到日本很多被淹的地方是平原,水直接过去了,这个时候怎么躲,怎么逃?

      马桂林:很欣慰你是在北京,北京离海比较远,再一个北京海拔是60米。这次海啸高达10米,也不会淹到北京。但是在沿海地区,我还是建议大家往高处跑,因为实在是没有机会,说你在哪个房子躲着一定是安全的,这个很难说。

      主持人:往高处跑,是不是得挑结实点的,别是木头屋子被吹走。

      辛宝山:这次电视画面,日本的房子在水面漂,日本很多房子是木结构或者轻结构的房体,很多不是混凝体,我们恰恰相反,沿海地区很多房子是钢筋混凝土,如果钢筋混凝土的房子,海浪来,应该能抗击海啸的冲击。

      主持人:往钢筋水泥的高楼里或者高一些建筑里躲,这是比较好的求生方式,像钢结构的大厦,它是不是应对海啸会差一些?

      马桂林:钢结构比较好,是整体的,包括倒塌的可能性也小。

      主持人:钢结构和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都比较好。

      辛宝山:是整体性更好。

      主持人:所以我们今天是了解了很多知识,通过跟两位专家的对话,我们在这方面需要好好补补课,每个人都应该懂点这方面的知识,要不然太无知,特别是看完日本核辐射的救援之后,距离挺大的,节目最后辛主任还有什么特别想跟网友说的?

      辛宝山:我是专门从事应急救护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我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就非常希望全中国的人民都来学习应急救护的知识,哪怕你掌握一点这个知识,当你遇到灾难的时候,你会有备无患。

      主持人:谢谢两位专家,谢谢各位网友收看我们的直播,再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