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 > 正文
精彩语录
辛宝山:有一定的道理,不完全是这样。中国是13亿人口多一点,现在全国据统计一共有10万名的应急救护的教师,就是能教会人们,有10万人,还有有一千万人获得了应急救护的救护员的资格证书,还有五千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急救护的训练,这加一起可能是六千万人,从绝对值来说好像不小,但是占中国的人口比例很少。
马桂林:远离招牌、电线杆、地下通道、高架桥,这些地方都是非常危险的。车外是安全的。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图片在国外的,这个楼倒下来了,但是车子在那顶住以后,车子旁边是安全的,现在很多车不停在外面,停在几层的停车场,停车场的一些柱子旁边也算是比较安全的。
专家: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寻找安全空间
主持人:在学校、家里或者单位,逃生的位置应该不太一样的。
马桂林:看学生,在日本生活,孩子进学校第一年级买一个像帽子一样的东西,安全帽,是棉织品做的,平时当小孩的坐垫,一地震小孩就把它戴下来。汶川地震这个楼完全塌掉,一楼没有塌。可是孩子们在逃生的时候往外跑的时候,他们死在走廊里。但是他们的桌子排得很整齐,如果当时也是像日本人说的那样,咱们就钻到桌子底下,把住桌子腿,戴上安全帽,可能那些孩子不会死。生命三角,承重墙,如果一个教室里那么多孩子都挤在墙角,可能会发生其他的损伤。楼梯里,楼梯、电梯,凡是跟楼梯有关系的,连着走廊这些地方,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有些搜救队员有一个认识,那个地方并不是很安全,你抓住我的桌子腿,我抓住你的桌子腿,连成一片,这样相对还是安全的。
辛宝山:刚才马老师说了非常关键的问题,往往灾难来临之前,人们这种备灾,对灾难的准备工作是最重要的。大家多次在电视画面或者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像日本和其他的国家,在备灾工作中做的准备,像日本,像学校,像公司,任何一个机构平时的备灾,每一年都有一些固定的演练,而且在有些行业,在很多行业,每个人在上岗之前,必须取得应急救护的培训资格。不参加应急救护培训,不允许你上这个岗位工作的。在国外是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国外这种应急避险知识也非常地普及。另外像日本,学校、家庭、公司,都准备一些应急避险的东西,比如急救包,急救包在日本所有人呆的地方都是非常普及的。急救包里放逃生绳,压缩饼干,应急手电,收音机、水等等很多东西,这样地震来临之后,被困在建筑里,不至于饿死,不至于渴死,通过收音机了解外界的信息,通过手电给外界发出方向,通过口哨给外界发出声音,这就是你逃生和获救的可能性很大。
主持人:急救和自救的知识在国外特别在日本的国家作为普及的知识,大家都知道,在国内谁懂得急救知识,就觉得是专家。
马桂林:这有区别。
辛宝山:有一定的道理,不完全是这样。中国是13亿人口多一点,现在全国据统计一共有10万名的应急救护的教师,就是能教会人们,有10万人,还有有一千万人获得了应急救护的救护员的资格证书,还有五千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急救护的训练,这加一起可能是六千万人,从绝对值来说好像不小,但是占中国的人口比例很少。中国至今没有一部法律规定在任何一个行业,你必须接受这方面的训练。
主持人:有网友听了马老师的讲解,明白地震的时候找一个地震的安全空间,到底哪些地方才算是地震的安全空间,同时我们也举个例子,现在我们所坐的演播室,空间挺大的,如果坐在演播室正在做直播,地震的时候,怎么寻找安全空间?
马桂林:我很遗憾告诉你,没有。因为周围都是外墙,会闪出去,另外上面有很多设施,会掉下来。第一时间跑到大厅里,还比较安全。刚才说到的在屋子里怎么避险,实际上在地震的时候,有很多人在开车,在路上怎么办?我们希望迅速驶离高速路。
主持人:高速路很危险。
马桂林:很危险,高架桥,速度很快,很多人不知道,踩刹车很危险的,可能冲上对面的道路,这样会造成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远离招牌、电线杆、地下通道、高架桥,这些地方都是非常危险的,在外面的时候,不要说现在没有在屋子里,可能不会出现问题。在外面怎么办?空旷的地方安全。还有这个时候就在车里,赶快离开车。
主持人:不是车里安全,而是车外安全。
马桂林:车外是安全的。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图片在国外的,这个楼倒下来了,但是车子在那顶住以后,车子旁边是安全的,现在很多车不停在外面,停在几层的停车场,停车场的一些柱子旁边也算是比较安全的。如果很多人在户外,山上,山上要远离峭壁,前段时间给石坊领导干部做培训,因为两年之后他们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问题,为了预防出现这些问题,做了一个培训。我问他们说,当时你在什么地方?他说地震的时候,我正好从乡下回单位,我们在山上走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个车开得很不稳,但是他的司机是一个转业军人,开车技术非常高超的,这个时候他就说小张为什么这么开车,这么不稳定,他说不是我开车不稳定,而是地震了。这个时候他们远远就看到了山上开始往下落石,赶快沿着路边开着门,就跳下去,等他们跳下去以后,车被压扁。他们跳在什么地方就是公路旁边有一点悬崖的地方,但是下面还有盘山路。
辛宝山:是路间和路沟。
马桂林:比如在海边,海边地震来的时候,也有预告,什么预告呢?就是海水突然地水位下降,好像退潮,紧接着以七八百公里的速度再返回来的时候,这有一段时间,那个时候你看到这种情况要立刻逃生。上次印尼海啸,一个8岁小女孩,看到水位一下子下降的时候,她说有海啸,因为在学校里经过这种培训,她给了成年人做了指导,这些人就逃生了。
主持人:没错,看来不同的位置或者遇到不同的情况,得区别对待。刚才您说了其实我们网友更多在建筑物当中,每天更多的时间坐在办公室,更关心室内逃生和室外的逃生采取的措施不一样,另外我们现在在20层,算是最上面一层,是不是也会有不同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