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 > 正文
很多留洋归国海军军官生活堕落
主持人王莹:他们的重点已经转移了,不是怎么样去带好我们的海军,而是先自己怎么想图享受。
张帆:这不完全是个人的素质和个人的意愿,中国社会形成的状态,是靠他们个人是没有办法去扭转整个社会的力量,他们只能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沉浮。
主持人王莹:大家都这样耳濡目染,自己即使最开始不是这样的状况,慢慢也会改变了。
张帆:我的理解他们是速生的一代,也是速朽的一代,一下给他们放在中国海防最关键的位置,从不懂事的孩子,几年之内就撑起中国海防的一片天地,这是速生的过程;中国文化社会各种各样的因素,使得他们又速朽。
主持人王莹:相比之下,这个时候日本留学生正在励精图治。
张帆:对,后来我们讲的那些人都是从英国学习海军回来的,最后两个军队平常建设中谁高谁低是看不出来的,你吸个大烟,嫖娼,自己盖个房子,违反军纪,好象面上看不出来,一旦战争进行血与火的决战的时候,两只军队进行命运决战的时候,胜败立判,结果是非常无情的。
主持人王莹:我们说很残忍的,胜败立判,这是一个过程,他们慢慢把自己的命运改变了,把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
张帆:说到这个地方,插一个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现在有的人看历史,历史就是一个供众人思考,议论的平台,不能老是一种声音,一种思路,比如咱们说到北洋海军的问题,牵涉到整个北洋海军的命运,也牵涉到它的历史背景,就是洋务运动的命运,牵涉到整个中华民族19世纪末期的历史走向,留学生你单纯说这是封建时代造成的,你单纯这么说,别人好像听起来似乎是正确,但是实际上又云遮雾罩,说不清。举一个最基本的例子,从这个角度可以破解,为什么我们这样送出去一批人回来不能担负起保卫国家主权,保卫海疆的任务?三批人一共送出去87个人,最后有四个人死了,还有一个不及格,最后剩下70多个人,但是真正在北洋舰队服役大概十几个人,十几个人送出去学习,12个学操舰的,回来以后全都放在舰长、副舰长的岗位上。我们现在搞海军,培养海军舰长的学校,淘汰率是非常高的,有巨大的淘汰率,要想产生一个合格的舰长,十个里面不一定挑出一个来。但是你要想成为舰队司令呢,一百个也不一定能挑出一个。如果再指望产生像纳尔逊那样断然改变民族命运的伟大的战略家和战术家,那真是可遇而不可求。而我们就送出去12个人,回来全都用,这12个人有抽大烟的,林泰曾就吸食鸦片,还有战斗不坚决的,还有方伯谦逃跑的,100%的成才率,这些人在这里,没有办法应付战争的复杂的环境,所以这个才是我们现实去思考,把对历史的虚幻的思考,归结为具体的数字计算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矛盾早就潜伏在里面了。
中国海军历史被严重忽略的38年
主持人王莹:原因太多了,我们看似是偶然的,其实有很多必然的。不知道张老师我们在陆续探讨北洋海军和甲午海战的时候,还有一些什么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可以在这里跟各位网友来一个下期预告。
张帆:北洋海军1894年的时候,这场战争一直延续到1895年2月,北洋海军宣告它的命运终结,中国必须面临着重新对自己的自强寻找道路的历史命运。在北洋海军失败以后,其实中国有识之士,仁人志士没有放弃对强大海防的梦想,继续有人摸索前行,包括在北洋海军担任舰长,一些人继续为海防努力。这些人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时间,比如萨镇冰依然在海军中工作,1911年以后,中国进入民国时期,他们在民国时期同样在为中国的海防非常艰难地奋斗。民国的那38年开始到1949年38年的民国海军历史其实是被我们严重忽略的历史,如果我们有机会仔细地去诉说这38年的历史,大家可能对中国的历史命运,对中国海军的发展史会有更深的了解。
主持人王莹:谢谢张老师详细的解读,下期节目我们可以请张老师跟我们继续探讨北洋水师甲午海战的相关问题,感谢网友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