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帆:中国海军不如日本海军的真正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0日10:33  新浪博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张帆:中国的留学生可能在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方面没有承担起责任。

    破解中国近代海军成败的密钥

    主持人王莹:他们有机会留学也是经过选拔吗?

    张帆:在同治年间,左宗棠和沈葆桢在福建马尾成立学堂,有的搞驾驶,有的搞造船,他们是那里边的学生。

    主持人王莹:也就是培养北洋军官前身的学堂。

    张帆:这么评价不为过,左宗棠、沈葆桢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在马尾小地方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种下一颗种子。这些学生走得时候十几岁,回来的时候二十多岁,最小的还有16、17岁,这些人里,比如还有严复,就是天演论的翻译者。这些人我的理解如果总体上说,他们有英雄,也有懦夫,有新时代的呼唤者,像严复搞思想启蒙运动,有旧时代的殉葬人。我在研究北洋海军的时候特别关注留学生,因为北洋海军你要寻找他失败的弊端,我感觉有点像,不知道你画没画过石膏像,画石膏像,要放一个石膏像,比如大卫或者丽达,很多学生围在一圈画,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都能画出石膏像。北洋海军破解他失败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每个角度都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我觉得从留学生角度切入,他有他独特的意味。因为这些人在出国前,之所以能够出国是洋务运动的结果,只有洋务运动搞起来,才有可能给他们送出去。出去以后,他们面临欧风美雨的浸润,在西方学了先进的军事理论,回过头来必须面对非常落后的中国社会,他的命运在里面就会有一些起伏跌荡,你仔细破解他,你就摸到了中国海军它的成败的脉搏。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主持人王莹:所以有很多研究者对北洋海军他们感兴趣的同时,同时对这批留学生特别地感兴趣,因为他们身上确实代表的东西太多,也是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代表。我们也看到很多网友对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是充满质疑,这又是什么样的原因?

    张帆:之所以充满质疑,一个是从战争结果看,北洋舰队历史面和日本做比较,人自然想到日本对西方的学习是什么样的,中国对西方的学习是什么样的,经过这样的比较发现中国对西方的学习是非常不够的,而日本对西方的学习是竭尽全力的,这里能感觉出中国的留学生可能在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方面没有承担起这个责任,这也是事实。

 

    中国海军不如日本海军的真正原因

    主持人王莹: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儿,是日本派出的留学生年龄更小,还是他们去西方接受的教育和我们不一样,还是其他方面,政府的支持、管理,到底是什么原因?

    张帆:这里有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先说相同的地方。只有把相同的地方搞清楚,才能知道不一样。中国和日本同样都受到西方列强入侵的历史命运,中国和日本都是一样的,中国在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日本在12年以后,美国的黑船舰队,佩里带领舰队对日本的入侵,都面临着西方的入侵。同时要想应对西方危机,都必须改革内政。要想改变按本民族的走向,首先解决海防问题,要解决海防问题,要建海军。想建海军,自己的力量都完不成,都向西方学习。在执行过程中,力度不一样。我们知道明治维新有两个重要的思想家,一个叫吉田松荫,还有一个是福泽渝吉,福泽渝吉曾经游历过全世界;吉田松荫非常想学习西方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他已经是有很多学生的思想家和学者了,他非常想学习方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日本没有提供条件,这个时候有俄国船到了日本,他说人家:我能不能跟你的船游历世界?人家说不可能,你这样日本政府会追究我的责任,那么好,我不能作为游客上你的船游历世界,我可以做奴仆到上面做仆人,给你打工,跟着你去走。日本民族一个思想者,有很高社会地位、享有很高的声望的人,尚且有这么高的决心。像盛麟太郎后来是海军部长,当时学海军的时候,真得在游船上给人家端茶倒水,倒痰盂的,中国人不一样。日本人派到欧洲去学习的,都是皇室贵族,有的皇室贵族已经当了和尚,为了皇国命运还俗到西方学习,某亲王15个子侄有13个被送到海外。中国学习西方的,进入船政学堂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全都是平民子弟,刚才提到严复,他父亲是民间的医生,早年就死了,他又早年就结了婚,家里没有办法养家,怎么办?进入船政学堂一个月有二两银子来养家,靠这个才进入海军,所以他自己在追溯自己历史的时候,他说我根本不是当水手的料。两个国家同时面临海防问题,同时要建立海军,同时要向西方学习,但是决心是不一样的。这些人去学习,回来怎么样?回来历史命运也不一样。日本人派出去学习的海军,这些人回到国都受到重用,成为实现明治天皇意志的栋梁之材,有功之臣。中国的留学生回来就变成舰长,这些舰长他们的处境也很尴尬,比如说他一回来以后,马上成为高级指挥官,工资很多,比陆军同级官兵工资高很多。    

    主持人王莹:也体现了中国对海军非常重视。

    张帆:另外一条军舰有很多维持费,要打油漆,这些维持费由他来掌管,所以根本不缺钱。二三十岁的人,原来都是苦孩子,苦苦的在国内船政学堂学习,被抛到英伦三岛,在外国异邦环境苦苦学习,回来突然有很多钱。

    主持人王莹:对于他们的人生来说,也不一定是好事。

    张帆:当然不是好事,不光是有钱,有钱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他们没有办法再升官。很简单,陆军可以占据一块地方,盘剥地方,陆军高级军官可以盘剥地方。比如我是山东驻军,山东这个地方的军饷都供我使用。他们不行,他们只有一条船可以操作。中央政府对他们也不够信任,觉得他们身上有很多从国外学习回来带来的西洋的习气,和传统用人的标准也不同,这些人不可能再升官,有很多钱,又不可能升官,你说这些人有什么追求。有的人就想我是不是要想融入主流社会,是不是得当官,比如不当武职,当文职,可是又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像严复已经是四品官,最后连续参加了四次科举考试,遗憾的是一次没有考中,所以他自己非常悔恨地追悔说自己的历史,写了很多诗,写得很凄惨,“可惜不自量,铅刀无一割,”说我这把刀用铅做的,在科场里毫无斩获。包括像严复这样的人抽大烟,还有的人盖房子求田问舍,娶姨太太,这样的人都有。他和日本的海军回国以后的命运就完全不一样。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龙旗:清末北洋海军纪实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海军军官,海军,民国海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