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上大讲堂之六十六:孟宪实揭秘唐高宗武则天历史真相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6日15:23 新浪博客
![]() 图:百家讲坛知名主讲、当代历史学家孟宪实(blog)。 7月16日(周三)下午13:00,百家讲坛知名主讲孟宪实(blog)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还原被史家歪曲了的一代帝王——唐高宗,以及他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诸多历史谜团。以下为聊天实录:
精彩语录: 唐高宗李治给大家的印象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基本印象是认为武则天操纵了唐高宗。但给《贞观之治》当编剧时,在整理材料过程中我发现人们对唐高宗李治的误解和偏见是很多的,值得去探寻背后被掩藏的历史真相。 各位网友大家好,访谈马上开始。 为何选择没名气的唐高宗做研究 主持人:各位网友好,这里是新浪网上大讲坛,我是主持人尹俊(blog)。那么今天来我们大讲坛开讲的老师我首先介绍一下他就是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孟宪实老师。孟老师可以说最近是我们网友都认识,因为在央视的大讲堂里都认识他了。说到唐代的历史大家都非常理解,比如说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都清楚,但是唐高宗这个皇帝在唐朝的历史里不是特别有名气。那么我想问您一下,您为什么选择这么一个没有多少名气的人做研究呢? 孟宪实:唐代皇帝有三大明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唐高宗历史上的记载比较少,给大家的印象也是一个弱皇帝,软弱无能。性格软弱方面主要是对着武则天说的,大家的基本印象是认为武则天操纵了唐高宗。唐高宗因为软弱无能所以才会被操纵,所以唐高宗的评价一直在武则天的阴影下。 我为什么会研究这个问题有几个原因。一方面是在这之前讨论过唐太宗,唐太宗晚年的一些事情是围绕唐高宗展开的,比如说托孤问题,还有一些施政问题都是和唐高宗有关的。所以研究贞观后期的事情必须研究唐高宗。这是一个研究的自然而然的过程。第二点我参加过一个电视剧的编写就是贞观之治,当时他们就打算一个皇帝一个皇帝做,后来改了政策,所以他们没有做了。但是我的文案工作是做的很多的,在那个编排材料中发现人们对他的误解和偏见是很多的,值得好好对待。 李治使出“用弱计”打败哥哥李泰当上太子 主持人:您说到的李治可以当上太子是善于用弱。能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孟宪实:李治当太子有偶然的原因。李治是最小的,所以他本来机会是最少的,可是忽然太子有政变计划被发现了。剩下的就是他和他的二哥魏王来争夺,他的条件不如他二哥。可是李泰出了几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李泰背后的大臣支持力度不够,相对比较弱。第二李泰和李程前斗争中显露出政治水平很高,但是有经营的痕迹。 唐太宗当时是有一些犹豫了,从很多方面,李世民是喜欢李泰的,可是他有问题,就是经营痕迹太明显了。这点也是被人抓住了。最重要的有一条,也是很关键的一条,就是李泰撒谎被发现了,有一次当着李世民的面,李世民说可能我想让你当大位,但是李治怎么办呢?于是李泰就说了这样的话,他说如果让我当太子,我当了皇帝,我临死的时候把所有儿子杀掉,然后让我的弟弟李治继承我的皇位。然后唐太宗就用这个话说服其他大臣,说李泰表态了情真意切。后来大臣就说这个话是明显的撒谎。说古往今来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没有?一个在位的皇帝或者是国王,把自己的儿子杀掉,然后让自己的弟弟继位,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那么人之常情,是儿子亲还是兄弟亲?肯定是父子之间更密切。所以李泰这个谎太明显了。这个表态超过了人心的底线反而不可信了。 所以比起李泰来,就个人方面而言,李治其实是不如李泰的,从皇帝喜欢的角度来讲也不如李泰,但是李泰自身出了问题。那么李治后面的大臣很坚定,第二没有长期经营的痕迹。支持李治的大臣人才队伍比较整齐,支持力度也比较大。所以从背后这个角度来讲,拥护李治的人更重要,拥护李泰的人看不到。 最后这个问题我说的用弱就是一件事情,就是李泰和李治有一次针锋相对的交锋,就是李泰逼李治,说他们哥哥的谋反计划,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叔叔,就是汉王原昌,他也是一个年轻人。他们就是说李治你和汉王关系好,他现在已经自杀了,你不会没有反应吧?意思就是你应该知难而退。这个就是又是李泰着急了,你要做太子要有一个姿态就是父皇看,他说是谁就是谁,你不能自己经营。结果他这次再次露出了马脚。那么李治应该怎么对待这个事情呢?他应该有几个反应,如果他不去告状,不说这个事情,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他就是不和皇帝报告,这样就保护了李泰。另外就是急急忙忙报告,虽然暴露了哥哥,但是也暴露了自己,这个就是告状,告状的动机就太明显了。 可是最后李治的做法虽然他是一个小孩子只有16岁,但是走了最佳捷径。就是有三种道路可以选择,他选择了最佳的。绝对不是说是他的自然选择,如果他自然选择的话,他早就害怕了,哭哭啼啼的去皇帝那告状了。他选了一种什么道路呢?就是他说不说话,他面上有表情,就是很痛苦的样子。这样皇帝总追问他,他不说,最后皇帝发火了他才说这个事情,就是说李泰哥哥和我说了什么,我觉得有一些紧张。这样效果就是最好的,皇帝觉得这个弟弟很好,他很善良对待哥哥,他不是要告哥哥的状。 他没有主动告诉我,是我逼问出来的。就是这种行为是一种自然选择吗?不是!一定是经过认真思考的。所以你要说他是完全懦弱,一见到哥哥就害怕,他就会哭闹着去告状。所以他是用弱,这是一种技术,一种手段。所以我们说政治家不一定要年老才狡猾,但是也有活到80岁也有对政治一窃不通的。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