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大讲堂之二十三:钱文忠教授解谜玄奘西游(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7日15:24 新浪博客
图:“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系钱文忠(blog)教授。
图:“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系钱文忠(blog)教授。

    聊天实录:

    网上大讲堂第二十二期      舍身求法的中国人(上篇):玄奘西行

  网上大讲堂第二十三期      舍身求法的中国人(下篇):从印度取回了什么经

    9月26日—9月27日下午,“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系钱文忠 (blog) 教授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揭秘《西游记》中唐僧的历史原型,告诉我们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还原发生在玄奘身上的真实故事。以下为聊天实录:

访谈视频
1、“玄奘”法号的由来 2、学界对玄奘俗名的争论
3、佛教精神值得领悟 4、对佛经中“如”的解释
5、现场诵读梵文心经 6、上期精彩回顾

  精彩语录:

    “玄奘”佛教是指他精通佛教的精、律、论,梵文是三藏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荣誉称号,形容他的佛学修养非常广博、非常深厚。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做客“网上大讲堂”仍然是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老师,钱老师您好。

  钱文忠:您好。

  主持人:今天过来有点晚了。

  钱文忠:对,首先要跟所有在网上等候我的朋友,包括新浪的各位朋友道个歉,因为路上碰到了一点拥塞,前面又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时间略微冲突,导致大家久等,非常抱歉。

  主持人:我想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钱文忠:不敢,谢谢。

    法号“玄奘”的由来

  主持人:因为钱老师的到来非常难得。大家除了通过网络来参与我们的聊天,还可以通过手机,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我们继续谈关于玄奘的一些故事。我们其实很想了解,因为玄奘有人称为“三藏”法师,也有“玄奘”法师,这两个名字对他有什么意义?怎么来的呢?

  钱文忠:玄奘法师是他的法名,他出家以后,每一个僧人都会有一个法名,玄奘。按照最正规的称呼,他应该叫释玄奘,释迦牟尼的释。三藏法师是一个荣誉称号。当然也不仅是玄奘一个人有这个荣誉称号,历史上有几位法师也有这个称号。所谓“三藏”是指经、律、论。佛教分三类,就像中国古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所以我们叫“四库全书”。玄奘佛教是指他精通佛教的精、律、论,梵文是三藏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荣誉称号,形容他的佛学修养非常广博、非常深厚。

  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

    主持人:玄奘是经历了很多磨难到印度取得了真经。到底取回了什么样的经呢?这些经书对当时的唐朝有什么样的意义?他在整个的佛教传播史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钱文忠:因为玄奘是信仰弥勒的,他到印度去取经的主要目的、在他心目中排名第一的是据说弥勒菩萨口授的一部经,叫《瑜伽师地论》。这个字可以读瑜伽(jia),也可以读瑜伽(qie),是讲人怎么修行,怎么大成有宗的一部经典。

    实际上玄奘带回唐朝的当然不只这一部经典,带回了几百部经典,几百家这样的经典,经典的目录我们今天还都保留着。这些经带回唐朝,当然首先是为中国的佛教,特别是唐朝时期的佛教提供了第一手原始文献,因为是梵文的,极大地丰富了唐朝佛教的内容,对整体上提高当时唐朝佛教的学术的水准也好、佛理的水准也好,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玄奘法师不仅是取得了真经,还创建了唯识宗,我们想了解一下唯识宗是什么宗派?

  钱文忠:它的全称叫“法相唯识宗”,也叫法相宗,也叫唯识宗,也可以叫法相唯识宗,也可以叫慈恩宗。因为玄奘法师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今天西安的大慈恩寺。我10月13号到西安,也会到大慈恩寺去。

    曾经有中国学者,比如熊十力先生曾经称它为“心理哲学”,分析人的各种思想、精神、心理活动,把它分解成非常非常细致的因素。唯识宗是代表着当时佛教世界最高的学术水平的一种学说,但是传进中国来以后运气并不太好,当然这么说比较粗率,中国人愿意综合一样东西,而不喜欢详细分析一样东西,所以它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很广泛的传播。一直到清朝末年,法相唯识宗才兴盛起来,那时距离玄奘去世都已经一千一二百年了。

    《大唐西域记》作者是玄奘的得意弟子

  主持人:玄奘法师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他的《大唐西域记》实际上是后世研究当时风土的一个重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个册子的背后其实有一些令佛门比较尴尬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呢?

  钱文忠:对玄奘这个人物,如果要精确地知道,《大唐西域记》并不是他写的,而是他口授的,是由他早年最得意的一个弟子,才华出众,叫辩机,跟他合作完成的。外边书店出售的,我们能够买到的《大唐西域记》,都是署名为“玄奘辩机传”或者著。

    辩机大概30岁左右就卷进了一个宫廷丑闻,因为跟某一位皇室的公主私通而被斩首,被杀掉了。这个事情当然对玄奘打击很大,一方面自己的得意弟子没了。第二方面,得意弟子还是犯了秽乱宫廷很糟糕的罪行被斩首,背后还有这样一种故事。

  主持人:玄奘法师在印度受到了怎样的一些礼遇呢?听说很多国王都邀请他讲经,还跟一个国王结为兄弟。

  钱文忠:在印度因为他的佛学修养,也因为他背后有这么一个祖国,就是唐朝,当时极度强盛的唐朝,当时唐朝应该说是世界的中心,长安是世界的中心,背后有这么强大的一个王朝,他本人的佛学修养,包括他的学识、造诣,都使他得到了一个很高的荣誉。当然印度有好多国王都会看他,或者请他参加辩论,或者专门为他举行辩论。至于他跟印度的国王有没有结成兄弟,这不好说,因为历史上没有说过。我们从历史上明确知道他跟一位国王结成兄弟的是高昌国国王,高昌是在今天新疆吐鲁番一带。

  主持人:他是带着怎样的信念返回唐朝的呢?他在回到唐朝之后是不是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钱文忠:那当然,他的信仰是非常清楚的,他出去求经取法,目的是为了解决唐朝佛教、我们汉族佛教或者中国佛教的一些疑难问题。所以,他是抱定决心一定要回国的。

    那时印度有好多他的同学、师长甚至国王挽留他,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就像现在一位非常优秀的留学生在国外,做出很大成绩,你留学的那个国家往往也会想方设法挽留你。他回来的时候,其实在走到今天新疆境内那边就开始托一些人,那些有做生意的或者什么,就带文件,上表文给唐朝的相关政府和帝王,通知他已经回来了。所以唐太宗指示当时留在长安一个非常重要的官员,负责安排迎接玄奘所有的事宜,但是因为玄奘归心似箭,赶路赶得太快,提早到达,当他到达长安西门口的时候,人家都不知道他到了。

  主持人:他来早了。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玄奘西游记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