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伦敦书评上的一篇长文,耗费了很多的时间,普林斯顿的美女教授希拉里评论1789年的英雄罗伯斯庇尔。知识女性沉迷英雄的绿色眼睛可以理解,无非是缅怀某个时代的某个强势男人,有一句话特别有趣,男人成为英雄的必然游戏规则是永远在指定的区域进行有技巧的杀戮与前进,我突然想到足球,那种男人的游戏,男人假模假样审美的游戏。
央视最著名的三个中年发福严肃男人白岩松黄健翔刘建宏每天三味聊斋,自我陶醉,煞是可爱。尤其是各自球迷立场中打情骂俏的酸酸成分更让人觉得索然乏味,比起2002年日韩世界杯时还有的那么一点点朴素,你觉得如果评论足球的人的才情随着年龄一天天下降,那么将来他们指点江山的激情必然和肚子里的油水一样滑稽。其实有点烦他们了,只有两个人给你一点点惊喜,足球报御用主笔李成鹏还有现在幽默感开了闸的大师韩乔生,尤其是亲爱的韩乔生,黑色幽默的功力,大话足球的从容,令人笑歪到死。穿着越来越粉嫩的黄健翔估计深受超级女生的毒害,会一直在巴西队的直播中挑战全国人民的耳朵,上帝才知道哪里来那么多激情澎湃的射门高潮语。
看知识分子在这个世纪被挤兑得惨不忍睹的高贵气质与残留唾液,总是会莫名其妙想起德里达死时的话语:活着思索虚无,逝去皈依神秘。总让我愤愤于东欧那几个说着法语兴风作浪的多血汁人士:大便媚俗的虚无主义者昆德拉还有急风暴雨的变态狂躁电影人波兰斯基。而我自阴暗孤独童年迷恋德纳芙开始,就无数次纠结在波兰斯基编制的巨大而迷离的恐惧疯狂世界里。
窗外是节日欢笑散去后
颓唐阴冷的忧伤空气
焰火重重的灯光掩映
是柔曼在凝望中的细碎生命
于是,涌上心头的
慌乱而迟暮的爱情旋律
还是被透彻怀疑
所有晶莹在城市泥泞的薄暮中
怜惜自己
在城市被夸大的奢华游戏里
死亡与冰冷的墓碑纹饰
被缩小的贫穷,不安于焦虑
我看到爱人们无力惨烈
中国传统之争,由来已久,黎先生此时明显偏激的立场,只是为了警惕那些根本不知中国传统为何物,但却以一种不可告人的利益目的宣称坚守中国传统的人,或曰大师们。因为话语权的重要,与利益的重要共存,而且惺惺相惜之态,令人作呕。
坚定的反传统主义,恐怕也不是黎先生的初衷。但我为黎先生文字的血性致以敬意。中国因为落后良久,心态糜颓,脆薄如裂帛,直到现在,堂堂皇皇,却没有几句振聋发聩,直面自身弱小的评论。我们的勇气,自史记刺客列传所赞颂的流氓无产者的视死如归,为道义而献身的大悲凉,大豪气,大苍茫;到如今甚嚣尘上的所谓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其实都是怯懦者舔着伤口的无谓之举。
中国传统,或准确称为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或更准确称之为中国传统主流政治文化,我倒不认为今天已经消亡了,我倒情愿认为今天是变本加厉了。100年来,
除却博客粉丝的自娱自乐评价,小平正在面临他咨询及人生思想的重大挑战。小平的回应当然是精彩的。
我从不评论别人的博客,小平的汪洋恣肆风格与大道行天笑傲之气度,实属罕见。重要的是,小平的真性情却是感染我多年的某种体味。我并不完全同意小平的观点,在小平第一本书问梓的多少个夜晚,我和卢跃刚和他争论到刺刀见红,但我无法回避的是,真正关怀青年命运,关注时代的大情绪,大爱恨,希望人性的灿烂绽放,希望激情优美精彩喷薄的生活状态,这些都是小平痛感中国青年之压抑,颓唐所致。其中言辞虽有偏颇,理论不甚完善,而追求似乎有功利之嫌,但这一切无法掩盖小平真诚炽热的改变一切的使命感与现实感。
去年初冬,我和小平在浙江传媒学院为大学生作讲座,小平站在课桌上,燃烧了全场的空气。待我讲完,有学生提问,尖锐指出,我们是以西方的价值体系来强加给中国青年,我们崇洋媚外,毫无民族感云云。我听多了此类论调,内心深感悲凉,小平激动地浑身热血沸腾,立即辩论起来。
中国青年的某些民族偏执就像他们的偶像偏执一样,不可逆转。真正面对自身,追求个性张扬与人生幸福,实在是五四式的旧酿,然而在
每到年底,各类评奖不断,我也陪着很多民办教育的先驱大师走上了红地毯,握了领导热乎乎的柔柔手掌,捏着人造革封皮的获奖证书,被索尼曝光的几款相机闪耀的头晕眼花。还参加了各种规格的论坛,听各色大师改革家教育家叙述悲壮的故事,激动之处,空气凝结。主题大多是对民办教育法的痛心疾首,呼吁媒体给与大力扶助云云。偶尔到场的主流媒体腕儿们正襟危坐,一脸尴尬抽搐,于是最后的基调是共赢共助,唇齿相依,肝胆相照。
饭局不可少,气氛也很融洽。中国教育的话题每每提起,应者云集。论坛上记者们心不在焉,寥落的几朵美女懒懒的注视着大师们,发言的态度很真诚,痛陈中国教育弊端大多都会凝聚成一种爆发的力量,最后都无奈的沉默,转换成产业和金钱的爽朗笑容。名片换换,朋友交交,礼品拿拿。大家在冰冷的冬天本来就不容易,这年头,活着容易吗?火了也不容易。
官办与民办,高等与职业,出国与出路,文凭和证书,应试与素质,心灵和肉体,国家与民族,改革与开放,体制与机制,理想与现实,出卖与背叛,利益与精神,盘根错节,长歌当哭
经历了“为人民服务”演唱会热身的上世纪华语歌坛最伟大乐队组合达明一派,近日由英皇娱乐推出其复出后的第一张专辑,名为达明一派对。一如历史铭刻的风格妖艳,曲风靡丽,意境深刻。黄耀明刘以达这两个上世纪末的音乐妖孽再次奏响一代人深刻洗礼的乐章辞令,尽管人已老,肚腩突起,发丝上沾满染发髻的脂粉颓废,达明一派的复出,本身就是华语乐坛无法回避的星光灿烂的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