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临近杀青,导演刘江携唐嫣、罗晋带来全面解读

探班现场主创合影
“走一遍戏”“演员说台词的声音再大点”“站位需要调整”“各个角度的镜头准备好”“收音师,注意”……现场不时响着导演刘江从对讲机里传来的指示。走过两遍戏后,刘江干脆从拍摄棚中出来,为演员们当面讲戏。
虽然室内有空调,但这时候的北京,瑟瑟冷风仍免不了寒意,唐嫣穿着服务员的短袖制服,安静地一遍遍表演调酒,始终以眼神与搭戏的演员交流。
《归去来》采取的是同期录音,导演又是出了名的严格,“多来几遍”几乎成了规定动作。在现场,小编体验了导演刘江曾说过的“认真到毫厘”的要求。
之后,我们分别与导演刘江、主演唐嫣和罗晋进行了对话,对这部剧传达的价值观、各个人物的解读、拍摄细节做了全面了解。
《归去来》主要讲述了萧清(唐嫣饰)、书澈(罗晋饰)、缪盈(许龄月饰)、宁鸣(于济玮饰)、成然(王天辰饰)和绿卡(马程程饰)这6位留学生因家庭、理想、爱情等种种原因相聚美国,再一步步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完成蜕变的故事。
这部剧延续了刘江导演一贯的现实主义拍摄风格,通过冲突、抉择,开掘人性深处形而上的东西。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归去来》,那就是:典型人物在特定环境下,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人的戏。
什么叫“人的戏”?
导演刘江在片场
导演刘江说,“这6个人物很精彩,他们丰富的经历、情感上的大开大合,都具有很强的戏剧感。我们这部戏探讨‘人应该怎么活’这个大的主题,希望能给观众以启发。而‘真实感’是与观众沟通唯一的桥梁。所以,戏中一定得是真实的人物用真实的人性,做一些真实的事,这样才能把‘戏’做成人们相信的现实。”
人应该怎么活?
这个议题贯穿整部剧始终。
从萧清在爱情和正义之间的挣扎,到缪盈与书澈间的分歧,再到书澈在亲情和法律约束间的选择,这些人物一直浮沉于人性善恶两端,或痛苦纠结,或乐观以待,或懦弱逃避,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在成长、成熟,最终回过头才恍悟。
唐嫣
是非对错有时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非此即彼,但萧清和书澈,一直稳捏着那杆秤,不让自己越过底线。所以,如萧清般坚韧、独立的人,也身陷于纠结之中;如书澈这般干净澄澈的人,也会选择逃避、隐匿。
“‘归去来’,这里的‘归来’,既有地理意义上的回归,又有价值观和心理的回归之意。比如书澈,他经历了从美国归来,也经历了从柬埔寨归来,其实最后是心灵的归来。一开始,他在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时,想用逃避来解决,但是最后他的大我战胜了小我,大爱战胜了小爱”,刘江导演如是说道。
唐嫣和罗晋也分别就自己饰演的角色探讨了价值观传递这个问题。
“萧清吸引我的地方,不仅在于她是我一直想饰演的角色类型,更重要的是她的理性、大气。她与书澈经历了同学、同事、战略合作伙伴、恋人、对手等等关系,支撑她做选择的一直是其心中对正义的坚持,在此基础上,才会考虑个人情感。他们是剧中的一条故事线,但又不是单纯的线,而是以网状分散开联系到周边的人和事,信息量非常大,是会让人产生共鸣的”,唐嫣说道。
罗晋
罗晋对书澈的分析也颇有意味,“选择、觉醒和归来,剧中的三个关键词在这个角色身上都有所体现。他很矛盾、拧巴,但又很干净,在物欲社会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想和坚持。”
“每个人可能都会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但某一天突然发现现实好像不是这样的,那他就会觉醒,再往后就会回归到选择中——我要选择站在哪个立场。而归来呢?就是最终能回归到自我本身。这基本上就是书澈的心态变化过程”,罗晋说道。
《归去来》6月下旬开机,截至目前,已拍摄整整5个月时间,但因中间有一个月是两组同时进行,因此,算下来已有180天的拍摄期。这对于一部都市题材剧来说,可谓漫长。
导演刘江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拍这么长时间的戏,“一是转场比较费时间,我们在美国拍了两个月,又去了柬埔寨,国内也一直在拍;二是这次确实拍得比较细,有时候一天也就两三页纸的量。何况我们这部戏篇幅不会太长,50集以内的体量。不过,虽然这次时间长,但我一直觉得很幸福。”
工作照
在唐嫣看来,这6个月的拍摄,最深的印象,是“从大汗淋漓一直拍到了瑟瑟发抖”。
“6月份,正是最热的时候。我很早就进入了剧组,前十天有一个星期都是哭戏。剧中有场景是合租屋,为了方便拍摄,剧组搭了一个别墅,然后就是日夜拍的节奏,比如白天要拍晚上戏的时候,要用黑布把整个房间蒙起来,里面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几十个工作人员在只有十平米的卧室里拍我,大家都大汗淋漓,但是脸上得要演出冷静来,幸亏我是只有身上流汗脸上不流汗的体质(笑)”,唐嫣回忆道。
对她来说,最难的是用英语说法律专业术语的台词,“有些台词我们拿给美国当地的工作人员看,他们都觉得很绕口,因为可能其中的一些词平时生活中用不到,就像我们说普通话,有些法律专用词语,在生活中是接触不到的。所以,其实是挺大的挑战。”
罗晋表示赞同,“这方面快要搞死我了都(笑)。我经常会没事就抓着美国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先帮我念一遍,或者让他们帮我听一听发音,我也不好意思老找一个人,就得分着找,找来找去,到最后大家念完这一段台词都跟我说了同样的一句话——Good luck!祝我好运。庆幸的是,这些戏已经拍完了。”
罗晋说完,现场一片笑声。
接着,他感慨拍完这部戏对留学生群体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总有报道说,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怎么烧钱,其实真正出国留过学的人都会知道,很不容易。到了国外,人生地不熟,要适应当地的语言、文化、环境,还要上课,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做这个、做那个。我真正看到了这个群体是怎么生活的。”
因为有拍摄任务,罗晋基本上每回答两个问题就被叫去一楼拍摄,数次往返,笑容不变,尽显职业演员的专业性。
《归去来》中除了主演唐嫣、罗晋,还有一些很年轻的演员,比如许龄月、于济玮、王天辰、马程程等。除此之外,更有王志文、史可、张晞临、张凯丽、施京明、王姬等老戏骨加盟,阵容豪华。
对于刘江导演来说,新人演员和成熟演员要“区别”对待,“我在现场会多说年轻演员,甚至手把手教他们,给他们很具体的提示,让他们按照我的提示演,这是没办法的事。而对于成熟演员,可能私下会聊怎么表演多一些。”
工作照
接下来,他又以具体例子来说明,“有时候,他们会演得比较过,我会告诉他们,角色要给观众留白,不能给得太满,不然会让人觉得是个单向的东西,不够丰富。留白的话,观众随着情节的发展自己会去填空,这样会让人感觉到你的表演有更加丰富的内容。”
表演经验很丰富的唐嫣和罗晋,也直言学到了很多,“可能每个人看待一件事的角度不一样,所以观点会不一样,在不影响导演想要表达东西的情况下,如果可以的话,加点自己的东西进去。但肯定还是以导演为主,听导演的。”
这么多前辈演员在前,唐嫣直言自己一直在“偷师”,“这几年和不少前辈演员有过合作,这部剧里施京明老师和张凯丽老师分别饰演我的父母。我觉得‘戏骨’这两个字来形容他们真的很贴切,我想演员应该是这样,当你到一定‘火候’的时候就会戏入骨髓,分秒入戏、角色即你可以说毫不夸张,这也是我们青年演员要不断磨练和学习的。”
罗晋说,“其实前两年拍戏一直都是跟年轻演员在一起拍,突然遇到这两位老师(王志文、史可)的时候,好像又看到了前面有更长的路。我一直觉得演戏这条路其实没有尽头,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我真切地感觉到这条路好远,我还要继续努力地往前走,才能紧跟他们的脚步,任重道远。”
有心才会有感悟,有感悟才会有成长,有成长才会到达更高的点。
刘江导演评价说,“唐嫣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女演员,你一点她就知道,对她提出更高的要求时,她也总能很好地完成。”
而对罗晋,导演刘江直言他举手投足间,几乎就是原来看剧本时想象的书澈的样子,“充满书卷气那种小生,有点忧郁、敏感”。同时,“他对戏很认真,有时候我都觉得OK了,他还要再来,是有点追求完美的演员。”
【文/jin】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