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由著名影评人周黎明改编兼导演的王尔德经典喜剧《不可儿戏》在鼓楼西剧场举行了试演,导演、演员徐峥及妻子陶虹、主持人张泉灵、青年作家蒋方舟作为特邀嘉宾莅临捧场。演出之前,周黎明和蒋方舟做了一个关于王尔德的对话,话题竟然扯到了“国民老公”王思聪。6月4日到14日,这部剧将在繁星戏剧村2剧场正式上演。
王尔德是一个矛盾体,他具有深沉孤独痛苦的一面,同时又具有轻佻自嘲嬉笑人间的一面,他讽刺着上流社会的种种可笑,自己却又是上流社会的同流合污者,这种模糊性和两面性是王尔德最迷人的地方。王尔德一方面是不断自嘲,不断毒舌,不断把一切痛苦视为无物的人,另外一方面,当真正的痛苦来临之时,他又无法摆脱。蒋方舟总结道:“王尔德有一个名言,说可以把世间一切归纳为一个警句,但其实他最大的痛苦在于发现人生不能归纳为一个警句”。对话中,蒋方舟从王尔德善于自黑与言辞刻薄,把话题引到王思聪,周黎明十分同感,说道:“看到王思聪在网上走红,我就知道在中国做《不可儿戏》的时代到了”。
《不可儿戏》讲述的是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上流社会的故事,但里边关于社会地位、财富、相貌、穿着、品味的观点跟当下中国非常接近。周黎明认为这部戏就像为当下中国而写,《不可儿戏》是整个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出现了高于中产阶级的有闲阶级,才会发生的故事。虽然讲的是120年前的英国伦敦,但是搬到当下,大部分细节都是可以对上的。 周黎明谈到,“王思聪在网上一点也不谦逊,毫不隐藏自己在财富占有上的优势,但同时他又能自黑自嘲”,蒋方舟神补刀,“对女性也从来不留情,特别刻薄,王尔德在这点上也挺王思聪的”。她还说,自嘲是个特别可贵的品质——刻薄别人,但最大的矛头是对准自己,这是王尔德和王思聪最大的不同。
“如果你想要把真相告诉人们,最好让他们笑,否则他们会杀了你的”,这是王尔德广为流传的金句之一。谈到对这部戏的期待,周黎明说,“希望观众首先是开心,如果看王尔德很痛苦的话,你可以要求退票了;但是比一些纯粹搞笑的戏,王尔德对社会的讽刺,对自己的讽刺,才是价值所在。”周黎明在国内外观看了大量经典话剧,发现一些在西方剧场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的戏在中国却是被正襟危坐看下来,他认为,把一个经典的英文喜剧演得不好笑,多半是用一种很认真的方式走错了方向。周黎明赞赏徐昂对《十二公民》的改编,认为他的本土化做得特别好,《不可儿戏》和《十二公民》的套路非常像,都是吃透了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把经典当成博物馆艺术供奉起来,一个字也不动。
在当下段子手当道的时代,王尔德金句被抽去上下文,作为独立段子广为流传。他的段子多半出自几部风尚喜剧。“风尚喜剧”(comedy of manners),又译“世态喜剧”,是对上流社会的高端黑。王尔德风尚喜剧共有四部,分别是《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理想的丈夫》、《不重要的女人》和《不可儿戏》。其中又以《不可儿戏》(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最为知名,不但被演绎成各种不同语言的版本,还多次被翻拍成电影。本次试演了50分钟的片段,周黎明加入了许多中国当下的元素,现场“笑果”不错。不过由于演员没有带话筒,声音有些不清晰,可能因为不是完整版的缘故,演员的发挥也参差不齐,演溥夫人的伊力风头明显盖过其他几位。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周黎明为了这部戏能更好与中国观众沟通,进行了本土化处理,尽管经典不是用来顶礼膜拜的,但如何保证这种改编一定就是锦上添花呢?仅仅从台词来看,这部剧已经完全没有洋味儿,中国式流行语比比皆是,这会和观众对王尔德的固有印象有出入,进而形成隔膜吗?
王尔德说,“新闻和文学有什么区别?新闻不忍卒读,文学没人去读”,周黎明是希望《不可儿戏》可以传达“文学”的价值,但同时具有“新闻”的感染力和到达率,他在现场自嘲道,“不喜欢的话请骂得狠一点,不要讲一些很客套的话,一定要像我评论《小时代》那样去评论,对我们这部戏是有帮助的”。据悉,《不可儿戏》将于6月4日—14日于北京繁星戏剧村贰剧院公开上演,是捧是棒,看客自己个儿决定。
【文/杨文山】
【故事梗概】
年轻有为的跨国公司经理鲁华兴和风流倜傥的富二代蒙元吉是叱咤上流社交圈的好基友,秘诀之一就是他们都在社交网络上扮演着另一个的身份。鲁华兴以“鲁道人”之名与蒙元吉的表妹关德琳坠入爱河,在即将闪婚之际却遭遇准岳母溥夫人的门第之见。蒙元吉也以“鲁道人”的身份赢得了鲁华兴养父的孙女贾茜茜的芳心,却不得不与名媛钱菲莉订婚。一只破旧的手提袋,牵扯出了一段关乎几个年轻人命运的身世之谜。一出眼看就要皆大欢喜的爱情闹剧,却被卷入了一场环环相扣的金钱游戏……一百多年前风靡英伦的风尚喜剧,移植到充满戏剧性的当下中国,有钱人依旧任性,笑料更加生猛,如此儿戏的时代,你要做个旁观者还是即刻入戏?
【导演其人】
周黎明,中英文双语作者,著名文化艺术评论人,戏剧、电影导演。《洛杉矶时报》称他为“中国的罗杰·伊伯特”。创作并导演了以中国城市道路系统作为意象、隐喻和结构的话剧《环路男女》,于 2010 年在洛杉矶上演英文版, 2014 年在北京首演中文版,并在中国十座城市巡演。
End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微博、博客、豆瓣和人人小站、网站五大载体。在今日头条、新浪、网易、腾讯、搜狐都有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