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对敏捷:电视剧业内的六大话语权之争

(2015-06-03 10:55:13)
标签:

股票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xDI8BrzFje2BUicRMibGE1pBvMzNibqRvALIoiafwcZhNHOPXUkObvPjiaGrkVGIqhzUrr60jeJ2vAmpQ/0?wx_fmt=png

从来没有哪个行业象影视行业这样对于话语权的争夺如此激烈,爆发了无数的口水战甚至是官司。这不是一个平常心的行业,这是一个名利场。


围绕电视剧的创作,主要的话语权争夺是在导演和编剧之间产生的。署名权之争“XX作品”由来已久,因为有人明确认识到这样的提法可以左右采购平台采购人的判断,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想扬名立万获得更加高的知名度,也是因为这样做还是有一定的市场。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xDI8BrzFje2BUicRMibGE1pBz5qrOqzuEkALvCZYxqEUwpLFNr7ILbggr2YCSbdOic6EUiaENTbR5ZtA/0?wx_fmt=jpeg


其实大可不必,我们作为采购人,对于导演和编剧的认知是不需要看怎么署名的,而“XX作品”的署名一般发生在导演身上比较多,因为到了后期制作,编剧就已经完全不参与了。随着市场的成熟,这样的署名当下已经很少了,不是导演懂得尊重编剧了,而是导演们明白,这样的署名其实也是双向的,作品火了你获大利,作品失败你也得全担着,而作品是否能够成功,播出前是不好判断的。当初市场产量小的时候,作品成功的概率非常高,当下产量不仅大,观众口味变化也快,播出又受到各种因素的扰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众多作品中想一枝独秀难度很大。


其次,署名权的争夺硝烟弥漫,宣传的主导权也有纷争。在这个战场的争夺中,导演也是占了上风的,这跟这个行业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作为编剧也不要有太多的心理不平衡,毕竟在您把最后一稿剧本提交以后,再度创作就应该全权交给了导演和演员。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工作范畴和工作内容,相互之间既是相通的也是不通的,产生许多矛盾都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孰对孰错,要看个人的理解。有一个现象是可以观察的,很少看到著名编剧去说这个事情,争这个署名。


随着产业做大作强,市场上产生了导演挂名编剧,演员开始做导演,制片人也挂名编剧的诸多状况。导演参与剧本,前提是这个导演要有很好的文学功底,那种纯粹不讲究文学功底,只靠画面像征服观众的导演,写出来的作品也是非常可怕的。演员作导演这个事情就更加值得商榷了,最极端的事体现在自编自导自演,最初出现的时候还真有成功的作品,但是随后就出现了严重问题,这样的三栖主创丧失了客观判断,略微一膨胀,他的作品就会一落千丈,这个还真不值得提倡。制片人挂名编剧可能是因为剧本涉入比较深,已经起到了编剧的作用,其实这个也不值得提倡,作品本来就是你的,挂不挂这个名并不太重要,除非您非要使得自己更加出名。制片人直接创作一个剧本一般是不灵的,判断、修改能力强不代表就能直接当编剧。其实相互交叉对大家都是好的,不好的是深度错位的交叉,然后为了名利在作品成功后相互争抢,有名就有利是没错,如果大家各安其所也不失为一大幸事。


编剧和制作方的话语权争夺一直比较激烈,主要体现在编剧权益似乎得不到保障,编剧利益经常受到不正当的侵蚀。当然这里所说的编剧的境遇是不同的,一流编剧公司捧着,二流编剧公司等着,三流编剧公司顶着,四流编剧和枪手,那只能听公司喝了。所以您自己所处的地位决定了话语权大小,如果目前不能解决这个矛盾,你惟有用自己的作品为自己定级别,早日进入二流以上,日子就好过了。而对于制作方,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请您还是讲点诚信,别偷创意,别拖稿酬,别乱指点,大家应该共同努力同舟共济,诚信可能会带来超值的回报!正常的编剧都是情感至上的动物,你欣赏他,他会拼死回报!如果是盲流混子另当别论。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xDI8BrzFje2BUicRMibGE1pBVeribRchiayvC5pRp69px1S2Y8wbclQteEogIiaLEX5xH9kDwyo3C1uEQ/0?wx_fmt=jpeg


话语权另一焦点是制作公司与播出平台的争夺,看起来电视剧市场一直是买方市场,好像一切都是买方说了算,其实电视台怎么说都是被动的,只能在已有的作品里去甄选,电视台发表意见都是非常具体,不像公司抓项目可以天马行空。制作公司用各种方式和方法来影响电视台,从而达到自己作品顺利销售的结果。电视台所谓的主动权也不过是公司给你的虚拟皇冠,毕竟“买的没有卖的精”。如果有播出平台的人认为自己话语权最大,只能说明你没有认清自己,夜郎自大,不是因为你的水平,而是因为你口袋里的钱。


话语权当然不止这些,在这么大的一个行业里面,话语权是多方面的,还比较重要的就是在各种媒体上的影评人的角色以及所谓大v对于作品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有作用的,会影响到作品的评价,成为播出收看的指引,通过话题制造对作品加分,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和背后有什么样的交易,这个话语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作为营销平台上重要的一环。


凡此种种话语权的争夺,都是常态的,只要大家都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当作风景看是不累的。谁占上风取决于当时的态势,整体上看是均衡的。如果一定要在这个话语权上争个你死我活,那就说明名利于你太过重要,后面的失败会很快到来,没有用百分百的精力创作怎不失败呢?!这些年我们看到太多失败的例子,你说作品不讲人品,我不信。


话语权之争如果能够演变成为一种行业各层次主体的良性互动,善莫大焉,即便是不能良性,也不要刀刀见骨地对砍,毕竟大家都在这个行业吃饭,互相依存,唇亡齿寒!


【文/绝对敏捷】

 


End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x5icm38zEEdxRDEMF66VblqMJsyktLtRq5tIUb4dfFiccPxBllnnVOHvL84sCC7coYId24worEGAaQ/0?wx_fmt=jpeg

 

【影视独舌】

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微博、博客、豆瓣和人人小站、网站五大载体。在今日头条、新浪、网易、腾讯、搜狐都有阵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