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渊君旧诗词:雨霖铃重读《水浒传》有感

2025-07-26 21:11:04
标签: 诗词 情怀 文化
宋江


《雨霖铃 • 重读《水浒传》有感》

题记:2025724日。先接触《金瓶梅》,后认识《水浒传》,这是天渊君阅读古典小说特别奇葩的一件事。关于《水浒传》,他是从阅读一些零碎不连贯、且磨损得封皮都没有的小人书(连环画)开始的,当时他只知道这是一个关于一百单八将英雄好汉的故事,他还知道其中有一个英雄叫宋江,还有一个英雄叫武松。他一直无比纳闷的是,那个叫武松的英雄为什么会和他一个叫武大的哥,在一本没头没脑的暗黄色线装书里出现过,后来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完整地阅读《水浒传》,已是他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了。天渊君因此知道所谓《水浒传》,实际上有多个版本,主要是一百二十回目的全本,和一个被金圣叹删改过的七十回目的“金本”。在大学,他是先读全本的《水浒传》,读完宋江起义宋江被招安宋江打方腊宋江和他英雄好汉被大宋天朝朝廷团灭的全过程,他沉重得喘不过气来,他一边沉重着一边觉得和他年幼时读到的连环画小人书不一样。那时他读完连环到最后一本小人书时,宋江和他的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们一起,排排坐着,很是气宇轩昂,精神矍铄。故事就这样辉煌地结束了。之后宋江们怎么去打土豪分田地又怎么彻底推翻封建王朝人民群众因此过上了幸福生活,自是不必多说。那时,他的沉重显得很分裂。这种分裂感,他曾在一篇反思青年懵懂时期心智成长的文字里,这样说过:“记得当初,天渊君在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曾有这样的分裂和切割:是认同那个聚义厅农民起义军领袖宋江,还是那个忠义堂上接受招安,去打方腊的官军首领宋江。后来他决定只喜欢聚义厅的宋江,不喜欢忠义堂的宋江。这时,恰巧有一个人出来说,那都是同样一个人,一个叫宋江的坏人。那个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很讨厌。这个人说了,大家都跟着这么说,还为此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叫作批宋江的政治运动。天渊君于是就更加懵了。”

今次,他的重读,就从这里生发开来。

 

正文:《雨霖铃·重读水浒传有感》

 

公明招安,

英烈扼腕,

义旗分裂。

忠义本是偷生诀,

况从来,

造反多团灭。

替天行道如斯,

好汉哭残月。

方惊觉,

征袍已老,

壮士竟手足相刖。

 

圣叹改编真奇绝。

建政后,

残篇成典籍。

要黎民,

歌慷慨,

再喋血。

重唤英魂,

扫害人虫,

便成人杰。

纵有

千般痴狂长嗟。

弹指间,

佞臣误国,

难说千秋页。

 

自释:

一、  关于《水浒传》之全本与金本的理解

1、   历史的经纬:现有可查的资料告诉我们,历史上曾有多个版本,大致是七十回本、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叙述大宋天朝宋江农民起义始末最为完整的,应该是百二十回本。这也是宋江们结局最为悲惨,天渊君最以之为扼腕叹息的一个版本。他们在最后一个回目里的结局交代,大致如此:

宋江衣锦还乡,众弟兄各往任所。戴宗、阮小七、柴进、李应、杜兴、宋清、蔡庆、邹润、关胜、蒋敬、穆春辞官。关胜大醉失脚落马病亡。呼延灼淮西阵亡。朱武、瑞投公孙胜出家,以终天年。其他各有所终。

蔡京、童贯、高俅、杨戬,诬告卢俊义,诓骗他来京师。皇帝赐御食与他,却在食物里掺入水银。卢俊义回程途中,行至泗州淮河,水银坠下腰胯并骨髓里去,终于跌落淮河而死。那些佞臣奸贼,又挑唆皇帝赐御酒予宋江,奸贼在御酒内放毒药,宋江喝下。他知被暗算,连夜叫来李逵,用药酒毒死李逵。二人葬于楚州南门蓼儿洼。吴用、花荣自缢而死。(详见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容与堂版本)

全本最后一回的回目是《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明末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批阅《水浒传》后,主张删去招安及后续章节,保留人物的反抗精神。他以为原书70回后,因宋江(公明)招安导致农民起义发生质的逆转,与全书主旨相悖,故将义军汇聚聚义厅,作为全书终点。他的删节本简称为金本,其最后一回的回目是《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惊恶梦》。

2、   现代的际遇:金本的七十回本,隐没了宋江带领着他的队伍,接受招安,归顺朝廷,并为大宋天朝的社稷江山,充任鹰犬角色,四处大打出手,还顺便剿灭了另一支方腊起义军。1949年之后,金本被有司稍加修饰,就此成为歌颂农民起义军的教科书,成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反抗封建地主,追求幸福生活的最为优秀最为恰当的古典文学遗产。后来,在某个无法言说的年代,突然有人提出,《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本很坏的书;而那个所谓的农民起义领袖叫宋江的,则是彻头彻尾的一个投降派,人很坏,还有欺骗性,所以必须彻底揭露和批判。于是,《水浒传》一下子直接跌落神坛,被立刻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遗臭万年。直至改开年代,《水浒传》回归常态,成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二、关于我和《水浒传》:

那个无法言说年代,正是天渊君的懵懂求学时期。他没有读到过《水浒传》。正式坐下来静心阅读《水浒传》,已经是他大学二年级的专业课时的作业了。关于他与《水浒传》,因此没有什么可以特别说说的。懵懂时,他曾经和斯文或张卫国等失学同学一起,读过一些被定性为抄家物资的旧书籍,包括归属于封资修的连环画《一百单八将》的小人书。他至今都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会落在他们的手里。他通过残破不堪的连环画具象的线条(素描),对其中的鲁智深、武松一类的英雄好汉有了些了解,还潜滋暗长了些豪气干云的侠客气质。这些小人书,为他们那个暴力青春的野性与狂放,提供了一种理直气壮的说辞,也为斯文和张卫国们四处逛街砸玻璃窗,打架群殴找到了正当的理由。可惜的是,当年那些破败残卷的连环画,早已散轶各处,不知所终了。再后来,天渊君惊愕地发现,原来那些他无限崇拜的侠客英雄,竟他妈的都是些什么投降派反动派。你说丧不丧气?恼不恼人?

这些特别有趣的童年轶事,在天渊君叙述的裘一的故事,斯文的故事里,都可以找到。

 

三、关于《雨霖铃》词句的若干释义:

1、“公明招安”:公明先生是宋江的表字,是他正规场合使用的名号,是求取官府确认或至少在社会上努力表现的人设。他还有些江湖上的绰号,比如呼保义及时雨什么,那就不太像话了,甚至很大逆不道。深究一下,如果宋江都是人民的及时雨,那还要皇上干什么。

2、“圣叹改编真奇绝”:金圣叹删改《水浒传》是一件历史公案,不再赘述。金老师的奇绝在于:一是他的改编,一删就是五十个回目,的确狂狷不羁,大胆妄为。他的奇绝特别在于,改的不仅面目全非,而且改编得既可以说化腐朽为神奇,也可以说化神奇为腐朽。去除了后五十回目,在封建卫道士看来,这本《水浒传》,就是一本鼓吹造反,为强盗正名的邪恶之书;反之,在农民义军看来,这就是一本照搬全抄的起义造反的教科书,揭竿而起时可以随身携带的造反秘诀或锦囊。

二是这样一本删节本,特别契合1949年后革命者的革命思路。因为此书,革命者当年打土豪分田地,求取人民百姓的翻身得解放,突然找到了一个特别有说服力的历史证据。这是全本的《水浒传》没有的社会效果,而那本全本简直就有着完全负面的破坏性效果。这样的高度契合性,的确很奇绝。

3、“残篇成典籍”: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金本是残篇,这没有问题。金本的《水浒传》,就是一个删节本,就是不完整的篇章,断章取义的篇章,阉割的篇章;典籍是重要的典藏书籍,是权威的书籍,是不容置疑的书籍,是绝对正确的书籍。因此也就可以理解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教科书了。

 

蔡京等

 

蔡京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