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渊碎月:叙事:《邻居杜花花的家人们》之五之《天地同黑》之(上)之第1节
2023-04-24 15:38:47
标签: 岁月 纪实 文化
《邻居杜花花的家人们》之五之《天地同黑》(上)之第1节
(前接《烟尘》之(下)之第8节。)
题记:2023年4月24日。专门讲述杜蕾蕾坎坷人生的文字《烟尘》,到此先告一段落吧。我在继续《天渊碎月》的叙述旅程中,还会和她有再次甚至多次的相遇。在《烟尘》这个单元的尾章,天渊君没能给阿蕾一个像模像样的结束,因为她的故事还将继续,她日后生活,还呈现着开放的、莫测的因素;她还将与我的同学斯文,和阿琪、阿辉,以及孟一暖等人,在日后的生意场、名利场以及情色场里,继续很有意思地缠绕不清。
尾章里突然出现了孟一暖这样一个角色。这个新街和老街居民们公认美人胚子的出现,显然是天渊君精心设计的情节转折点,设置这组人物素描系列的一个重要悬念。她住在老街与新街的交界处,她户籍地的行政区划属于老街。她母亲姓巩,是我的辅课老师。巩老师就职于新街工区五七学校,给我们上了一年两个学期的农基课(即:那个年代设置的“农业基础知识课”。补充一句,那个年代,天渊君特指的是:1966年至1976年期间。即:官方历史若干决议里指代的所谓“十.年浩.劫”。)。于是,作为教师子女的孟一暖,她上学放学,都是由风韵犹存的巩老师随身带进带出的。在所有适龄学童里,她是唯一一个能够进入新街工区五七学校读书、幸运的老街学生。她比斯文、裘一和我大了好几届。我应该叫她一声“孟姐”或“暖姐”。最为重要的是,她是杜花花的同班同学。天渊君强调这一点,他觉得,是时候讲讲杜花花了。孟一暖是我《天渊碎月》的《烟尘》转入《天地同黑》章节最为合适的人选。我的《邻居杜花花的家人们》始于花花,也将终于花花。
杜花花的故事一直让人揪心,无法放下。且让我们缓缓地过渡到那个故事氛围里!和杜花花相比,孟一暖插入杜蕾蕾腰间的那把剪子,那些风月场上司空见惯的争风吃醋,真的算不了什么,就让阿蕾腰间飞溅而出的鲜血,继续飞一会吧,飞翔着的鲜血不会凝固不会被遗忘!
我给杜花花的这个单元,起了很有格局的标题:《天地同黑》,正是强调杜花花插队落户生活的东北漠河农场,那永远乌漆漆的云层,那永远黑油油的土地,以及天地之间一个曾经纯情洁白、婉瑜无瑕的杜花花,在乌漆漆和黑油油之间,不断挣扎不断沉沦的青春年华。
在叙述杜花花的故事之前,突然很想说说这组人物素描重要且为人忽略的一个关注点。理解了这个关注点,会使我们在看待这组人物命运时豁然开朗。这个点就是:容貌。有人曾说过:容貌是一个人的诗篇。无论是从审美角度还是实用角度看,它都是一个向社会打开对自己遮蔽的物件,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容貌,它永远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的、属于他者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数不胜数的容貌里,我们可以看清越来越多的容貌,但我们最终无法真正看清的,是自己的容貌。说这段话的那个有人先生,是一位作家。他使用着最为华美的辞藻,反反复复又是重重复复地,企图说清楚如何看清一个人的容貌。实际上,这个有人作家,他既没看清别人,也因此并没有真正看清自己。天渊君此时反反复复且重重复复地絮叨这些,其意是将这位作家的意思做一个必要的修正。这个修正是:容貌并不一定是某个人的诗篇,美貌才是;容貌中的丑陋不仅不是一个人的诗篇,有时甚至是他(她)形影不离的厄运!天渊君此时的这个修正特别重要。明白了这个修正的重要性,你在阅读我笔下的芦阿彩、杜宏愿、杜花花、杜苗苗和杜蕾蕾这些人物形象时,才会真正豁然开朗。天渊君以为他自己长得并不美貌(男性说成:帅呆或酷毙,意思也很贴切),所以他的生活从来不是美如诗篇,他进而深知,通常情况下,美貌而不是容貌,它才是一个人美的诗篇。只是在那个无法言说的黑.暗年代,那段肆意践.踏美和美好的荒.谬岁月里,一个人的美貌,竟然会莫名其妙地沦为一个人的罪过;如果你还出身不好,比如是地、富、反、坏、右什么的,那你的美就不仅仅是罪过,简直就是罪孽了。美貌就不再是她(他)的诗篇而就是她(他)的厄运。我那些可怜的美貌的女性邻居们,带着她们无法回避无法卸载的美貌,在丑.陋肆意横行的日子里,负罪前行负重前行。她们砥砺前行的每一步,都在为了美或丑而受罪,为了爱或恨而罹难。
《天地同黑》(上)第1节
那天午后的一场瓢泼大雨,下得异常的酣畅淋漓。天渊君望着天渊之间的雨势磅礴,不禁满脑子都是巩老师和孟一暖母女携手的景象:她们从校门口拐出左转,一起走在新街平整的柏油马路上,然后再向左拐入一条老街狭窄的青石板路,经过光明煤球店后,巩老师就侧一下她的头,和一暖一同隐没在一片黑色瓦顶的低矮小屋里。雨还在滂沱着,那天满是厚实的雨云,那地满是水面溅起的雨坑,像是被记忆的子弹击打后的残壁断垣。母女携手的图景,就映射在那片残壁断垣上,那母女相携相依的姣好身躯上,被雨天的记忆子弹打得千疮百孔,惨不忍睹。
我记得,巩老师有一次给我们上地理课,是的,不是农基课而是地理课。那个年代辅课老师经常性地一会儿上地理课一会儿上政教课(政治教育课)一会儿又上军体课(军事体育课)一会儿回归本业上农基课。比如上我们军体课的肖老师,在雨天的军体课上,就在教室里给我们讲《烈火金刚》肖飞买药的惊险故事,听得我们如痴如醉。许多年以后,我还在回味那个肖老师的绘影绘色和我们的如痴如醉:一是可能“肖飞买药”的肖飞,和他同样姓肖有关;讲肖先烈的事迹,近乎也在讲述肖家门的辉煌;二是原是回乡知识青年的肖老师,可以坐在遮风挡雨的教室里讲故事,他瞬时有一种主课老师的错觉,他课间会很骄傲地和我们未婚的外语老师扯家常;三是肖老师WG大串联时年仅16岁,他的学业只有初小水平。通过讲述GM故事,显得颇有文化底蕴,也因此过滤了他身上不少的草莽习气。基本属于不学无术的肖老师,忘了讲述抗日救国的小说《烈火金刚》,在当时和《苦菜花》、《迎春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革命小说一样,都是尚未解禁的禁书。他很快被赶出了教师队伍,又很快被平反昭雪。他军体课上讲的“肖飞买药”,因此成为肖同志反某人帮反党集团的英雄事迹。此已是后话了。
继续说巩老师。农基课老师在地理课上,一上来就用粉色的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中国地图的简笔轮廓,一只振羽高歌的东方雄鸡就在黑板上栩栩如生了。同学们都很诧异很钦佩,巩老师的第一节课的亮相看来很成功。美丽的巩老师被她的成功亮相迷惑了,她有些忘乎所以地开始讲课,为了表达对北方那个凶恶的社.会.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她在简笔地图上画出正在发生的珍宝岛事件的具体位置,还特别注明现代英雄孙某国的大名。这时,张卫国同学举起了他该死的手,他是驻校工宣队张队长的儿子,卫国同学说:“巩老师,你怎么没有在地图上,画出我们的宝岛台湾?”这个班级里最为顽劣的学生,一脸无辜地望着巩老师;这时,斯文同学也站了起来,很斯文的样子。老师被张卫国无辜的样子和斯文同学斯文的样子搞得有些尴尬,她说两位同学请坐下。两位同学却不肯坐下,说,老师你这不是搞台独吗?我们天天讲解放台湾,你为什么不要台湾了?巩老师仔细看着黑板,她想补上台湾岛。斯文又问:还有曾母暗沙呢?还有南海呢?你是不是也不要了?
教室里有些喧闹起来。一些男同学也都拍着桌子起着哄。在嘹亮的起哄声里,卫国同学义愤填膺地说,我去告诉我爸!这里有一个现行反GM分子。他一溜烟走了!巩老师惊恐的视线始终盯住卫国同学。等到他消失在教室门口,她的视线就胡乱散开了似乎寻找着她的依傍和靠山。,她知道厄运来了。天渊君听见嗓音洪亮的工宣队员芦阿彩,她的嗓音和步伐在长长的走廊里回荡,越来越咄咄逼近了教室门口,他知道又一个现行反GM分子即将诞生。只见巩老师惊慌失措地越过桌椅,一个箭步,她从三楼高的教室窗户跳了下去。坐在最前边靠近窗户的天渊君,颤巍巍伸出他芦柴棒般精瘦的右手臂,试图扯住她的裤脚管,不让她跳楼。只听到嗤的一声,巩老师的裤管被撕了一道口子。随着嘭的巨响,柔软的老师在万有引力的匀速下,自然下坠并撞击着坚硬的水泥走道。天渊君和大家一样急忙冲到窗前,只见巩老师一动不动,被撕开的裤管小幅度的翻飞呜咽,露出一片玉色肌肤;浅红色的外衣罩着她蜷曲的身躯,像一朵红云降落大地,铁灰色的水泥走道因此显得温馨和宁静。世界瞬间静止,同学们惊愕的呼吸声因此响亮得如雷贯耳,天渊君的耳膜被静默的呼吸声箭一般击穿,遥远的声线荡漾开来,涟漪般缓缓地缓缓地平复似镜。
孟一暖没有看到母亲跳楼,闻讯而来的她只看到凶神恶煞般芦阿彩在窗口胡乱吆喝。她看她的眼神充满绝望和愤怒,突然,一暖大喊着,妈呀,就转身奔下楼去,在窗外水泥走道上,我们听到那里传来她撕心裂肺的尖叫声。我不知道芦阿彩有没有听到她这样强劲的哭声,也不知道孟家是不是因此与杜家结下了再也无法解开的阶级仇恨!我可以知道的是,在教学大楼的四楼的某个教室,杜花花一定没有听到,更多可能是,她正甜蜜地望着那个年轻帅气的体育老师。而在另一个教学大楼(小学部),杜蕾蕾也许正用清澈的眼光,望着天上某一朵随风飘逸的云朵,被太阳炙热照拂着的红云。
(请关注《天地同黑》之(上)之第2节)
天渊碎月:叙事:《邻居杜花花的家人们》之五之《天地同黑》之(上)之第1节
《邻居杜花花的家人们》之五之《天地同黑》(上)之第1节
(前接《烟尘》之(下)之第8节。)
题记:2023年4月24日。专门讲述杜蕾蕾坎坷人生的文字《烟尘》,到此先告一段落吧。我在继续《天渊碎月》的叙述旅程中,还会和她有再次甚至多次的相遇。在《烟尘》这个单元的尾章,天渊君没能给阿蕾一个像模像样的结束,因为她的故事还将继续,她日后生活,还呈现着开放的、莫测的因素;她还将与我的同学斯文,和阿琪、阿辉,以及孟一暖等人,在日后的生意场、名利场以及情色场里,继续很有意思地缠绕不清。
尾章里突然出现了孟一暖这样一个角色。这个新街和老街居民们公认美人胚子的出现,显然是天渊君精心设计的情节转折点,设置这组人物素描系列的一个重要悬念。她住在老街与新街的交界处,她户籍地的行政区划属于老街。她母亲姓巩,是我的辅课老师。巩老师就职于新街工区五七学校,给我们上了一年两个学期的农基课(即:那个年代设置的“农业基础知识课”。补充一句,那个年代,天渊君特指的是:1966年至1976年期间。即:官方历史若干决议里指代的所谓“十.年浩.劫”。)。于是,作为教师子女的孟一暖,她上学放学,都是由风韵犹存的巩老师随身带进带出的。在所有适龄学童里,她是唯一一个能够进入新街工区五七学校读书、幸运的老街学生。她比斯文、裘一和我大了好几届。我应该叫她一声“孟姐”或“暖姐”。最为重要的是,她是杜花花的同班同学。天渊君强调这一点,他觉得,是时候讲讲杜花花了。孟一暖是我《天渊碎月》的《烟尘》转入《天地同黑》章节最为合适的人选。我的《邻居杜花花的家人们》始于花花,也将终于花花。
杜花花的故事一直让人揪心,无法放下。且让我们缓缓地过渡到那个故事氛围里!和杜花花相比,孟一暖插入杜蕾蕾腰间的那把剪子,那些风月场上司空见惯的争风吃醋,真的算不了什么,就让阿蕾腰间飞溅而出的鲜血,继续飞一会吧,飞翔着的鲜血不会凝固不会被遗忘!
我给杜花花的这个单元,起了很有格局的标题:《天地同黑》,正是强调杜花花插队落户生活的东北漠河农场,那永远乌漆漆的云层,那永远黑油油的土地,以及天地之间一个曾经纯情洁白、婉瑜无瑕的杜花花,在乌漆漆和黑油油之间,不断挣扎不断沉沦的青春年华。
在叙述杜花花的故事之前,突然很想说说这组人物素描重要且为人忽略的一个关注点。理解了这个关注点,会使我们在看待这组人物命运时豁然开朗。这个点就是:容貌。有人曾说过:容貌是一个人的诗篇。无论是从审美角度还是实用角度看,它都是一个向社会打开对自己遮蔽的物件,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容貌,它永远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的、属于他者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数不胜数的容貌里,我们可以看清越来越多的容貌,但我们最终无法真正看清的,是自己的容貌。说这段话的那个有人先生,是一位作家。他使用着最为华美的辞藻,反反复复又是重重复复地,企图说清楚如何看清一个人的容貌。实际上,这个有人作家,他既没看清别人,也因此并没有真正看清自己。天渊君此时反反复复且重重复复地絮叨这些,其意是将这位作家的意思做一个必要的修正。这个修正是:容貌并不一定是某个人的诗篇,美貌才是;容貌中的丑陋不仅不是一个人的诗篇,有时甚至是他(她)形影不离的厄运!天渊君此时的这个修正特别重要。明白了这个修正的重要性,你在阅读我笔下的芦阿彩、杜宏愿、杜花花、杜苗苗和杜蕾蕾这些人物形象时,才会真正豁然开朗。天渊君以为他自己长得并不美貌(男性说成:帅呆或酷毙,意思也很贴切),所以他的生活从来不是美如诗篇,他进而深知,通常情况下,美貌而不是容貌,它才是一个人美的诗篇。只是在那个无法言说的黑.暗年代,那段肆意践.踏美和美好的荒.谬岁月里,一个人的美貌,竟然会莫名其妙地沦为一个人的罪过;如果你还出身不好,比如是地、富、反、坏、右什么的,那你的美就不仅仅是罪过,简直就是罪孽了。美貌就不再是她(他)的诗篇而就是她(他)的厄运。我那些可怜的美貌的女性邻居们,带着她们无法回避无法卸载的美貌,在丑.陋肆意横行的日子里,负罪前行负重前行。她们砥砺前行的每一步,都在为了美或丑而受罪,为了爱或恨而罹难。
《天地同黑》(上)第1节
那天午后的一场瓢泼大雨,下得异常的酣畅淋漓。天渊君望着天渊之间的雨势磅礴,不禁满脑子都是巩老师和孟一暖母女携手的景象:她们从校门口拐出左转,一起走在新街平整的柏油马路上,然后再向左拐入一条老街狭窄的青石板路,经过光明煤球店后,巩老师就侧一下她的头,和一暖一同隐没在一片黑色瓦顶的低矮小屋里。雨还在滂沱着,那天满是厚实的雨云,那地满是水面溅起的雨坑,像是被记忆的子弹击打后的残壁断垣。母女携手的图景,就映射在那片残壁断垣上,那母女相携相依的姣好身躯上,被雨天的记忆子弹打得千疮百孔,惨不忍睹。
我记得,巩老师有一次给我们上地理课,是的,不是农基课而是地理课。那个年代辅课老师经常性地一会儿上地理课一会儿上政教课(政治教育课)一会儿又上军体课(军事体育课)一会儿回归本业上农基课。比如上我们军体课的肖老师,在雨天的军体课上,就在教室里给我们讲《烈火金刚》肖飞买药的惊险故事,听得我们如痴如醉。许多年以后,我还在回味那个肖老师的绘影绘色和我们的如痴如醉:一是可能“肖飞买药”的肖飞,和他同样姓肖有关;讲肖先烈的事迹,近乎也在讲述肖家门的辉煌;二是原是回乡知识青年的肖老师,可以坐在遮风挡雨的教室里讲故事,他瞬时有一种主课老师的错觉,他课间会很骄傲地和我们未婚的外语老师扯家常;三是肖老师WG大串联时年仅16岁,他的学业只有初小水平。通过讲述GM故事,显得颇有文化底蕴,也因此过滤了他身上不少的草莽习气。基本属于不学无术的肖老师,忘了讲述抗日救国的小说《烈火金刚》,在当时和《苦菜花》、《迎春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革命小说一样,都是尚未解禁的禁书。他很快被赶出了教师队伍,又很快被平反昭雪。他军体课上讲的“肖飞买药”,因此成为肖同志反某人帮反党集团的英雄事迹。此已是后话了。
继续说巩老师。农基课老师在地理课上,一上来就用粉色的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中国地图的简笔轮廓,一只振羽高歌的东方雄鸡就在黑板上栩栩如生了。同学们都很诧异很钦佩,巩老师的第一节课的亮相看来很成功。美丽的巩老师被她的成功亮相迷惑了,她有些忘乎所以地开始讲课,为了表达对北方那个凶恶的社.会.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她在简笔地图上画出正在发生的珍宝岛事件的具体位置,还特别注明现代英雄孙某国的大名。这时,张卫国同学举起了他该死的手,他是驻校工宣队张队长的儿子,卫国同学说:“巩老师,你怎么没有在地图上,画出我们的宝岛台湾?”这个班级里最为顽劣的学生,一脸无辜地望着巩老师;这时,斯文同学也站了起来,很斯文的样子。老师被张卫国无辜的样子和斯文同学斯文的样子搞得有些尴尬,她说两位同学请坐下。两位同学却不肯坐下,说,老师你这不是搞台独吗?我们天天讲解放台湾,你为什么不要台湾了?巩老师仔细看着黑板,她想补上台湾岛。斯文又问:还有曾母暗沙呢?还有南海呢?你是不是也不要了?
教室里有些喧闹起来。一些男同学也都拍着桌子起着哄。在嘹亮的起哄声里,卫国同学义愤填膺地说,我去告诉我爸!这里有一个现行反GM分子。他一溜烟走了!巩老师惊恐的视线始终盯住卫国同学。等到他消失在教室门口,她的视线就胡乱散开了似乎寻找着她的依傍和靠山。,她知道厄运来了。天渊君听见嗓音洪亮的工宣队员芦阿彩,她的嗓音和步伐在长长的走廊里回荡,越来越咄咄逼近了教室门口,他知道又一个现行反GM分子即将诞生。只见巩老师惊慌失措地越过桌椅,一个箭步,她从三楼高的教室窗户跳了下去。坐在最前边靠近窗户的天渊君,颤巍巍伸出他芦柴棒般精瘦的右手臂,试图扯住她的裤脚管,不让她跳楼。只听到嗤的一声,巩老师的裤管被撕了一道口子。随着嘭的巨响,柔软的老师在万有引力的匀速下,自然下坠并撞击着坚硬的水泥走道。天渊君和大家一样急忙冲到窗前,只见巩老师一动不动,被撕开的裤管小幅度的翻飞呜咽,露出一片玉色肌肤;浅红色的外衣罩着她蜷曲的身躯,像一朵红云降落大地,铁灰色的水泥走道因此显得温馨和宁静。世界瞬间静止,同学们惊愕的呼吸声因此响亮得如雷贯耳,天渊君的耳膜被静默的呼吸声箭一般击穿,遥远的声线荡漾开来,涟漪般缓缓地缓缓地平复似镜。
孟一暖没有看到母亲跳楼,闻讯而来的她只看到凶神恶煞般芦阿彩在窗口胡乱吆喝。她看她的眼神充满绝望和愤怒,突然,一暖大喊着,妈呀,就转身奔下楼去,在窗外水泥走道上,我们听到那里传来她撕心裂肺的尖叫声。我不知道芦阿彩有没有听到她这样强劲的哭声,也不知道孟家是不是因此与杜家结下了再也无法解开的阶级仇恨!我可以知道的是,在教学大楼的四楼的某个教室,杜花花一定没有听到,更多可能是,她正甜蜜地望着那个年轻帅气的体育老师。而在另一个教学大楼(小学部),杜蕾蕾也许正用清澈的眼光,望着天上某一朵随风飘逸的云朵,被太阳炙热照拂着的红云。
(请关注《天地同黑》之(上)之第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