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1月27日

(2016-01-27 18:37:26)
标签:

杂谈

本文导读:十倍股系列的第三篇,伟大的星巴克。星巴克是典型的白马生病,随着管理层的回归,公司改变了经营战略,并且将科技元素放到公司的核心战略中。在这些变革下,消费者体验不断改善,最终的结果就是同店增长的回复。而未来,星巴克将开始执行去咖啡化的品牌战略,并且提高在中国的渗透率。长期看,星巴克依然是一个伟大的消费品公司。此外,强势消费品的不同点就是能给更高估值。每年15-20%盈利增长的星巴克却有35倍以上的估值。投资不是简单的数学游戏,伟大的管理层,品牌溢价,商业模式都最终反映在更高的估值上。

 

今天我们讲述十倍股故事系列的第篇,星巴克作为许多陆家嘴金融白领们每天的“标配”,大白马星巴克通过转型和高科技,也让投资者从2009年到2015年底的五年多时间内,赚取了15倍的收益。作为一个白马股,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回报了。下图是星巴克的股价走势图:

http://ww2/large/eaf2d059gw1f0e8lydq9rj21hc0j2n7y.jpg  

星巴克的开始:The Third Space

许多人对于星巴克的认识来源于其舒适的咖啡店。在这里有沙发,优雅的环境,甚至美妙的音乐。这就是当年舒尔茨创立的“第三空间”理念。他认为除了家和办公室,星巴克应该成为大家的第三空间。在那个年代,这是对于咖啡店超前的理解,毕竟在很多年以前,人们对于咖啡的理解还仅仅是一种饮料,而不是生活体验。星巴克对每一个店的设计都非常重视,包括店面的摆设,天花板、地板、墙体、挂画、沙发等都会由西雅图设计师做出来,让每个顾客去到里面都能感受到一个舒适的环境。消费者到星巴克感受到一个好的氛围,一杯普通咖啡也不过十几元,花费不多,却能得到优质的享受。也是这种对于用户需求的理解,让星巴克成为了全球最成功的连锁餐饮公司。公司于90年代初上市,并且从1994--2007年保持了7%的同店增长和33%的利润复合增速。同时面临的竞争对手非常少。

 

战略失误:白马生病

然而,在2000年的末期,公司制定了错误的战略。在看到长期稳定的同店增长好,星巴克开始大规模开店,追求量的增长。当每一个街口都有星巴克咖啡店的时候,这个品牌也开始变得“快餐化”,最终导致其增长和大家的收入增长高度挂钩。这个问题也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出现了全面爆发。与此同时,麦当劳推出更加廉价的McCafe,绿山咖啡也极力推进家庭单杯咖啡机理念。收入下滑导致了“消费降级”,星巴克的同店增速也进入了负增长时代。下图我们看到,2008年星巴克的同店增速连续负增长。

 http://ww2/large/eaf2d059gw1f0e8m9vbryj21b70rbtdh.jpg

舒尔茨回归,公司彻底转型

伟大的公司一定伴随着伟大的管理层。在我们十倍股系列中看到多个伟大管理层对于公司的影响力,星巴克也毫不例外。2008年公司最差的时候,舒尔茨回归星巴克。他一上来就做了几件事情:1)关闭600家门店,调整店铺结构,让店面重新回归到咖啡店感觉(增加逼格);208226日关门美国7100家直营店3小时,给咖啡师全面提供浓缩咖啡培训,制造出更好的产品;3)调整产品线,增加果汁类产品,红茶,以及健康的食品;4)设立数字业务,公司首创CDO角色。从结果上来看,20093季度公司终于实现盈利增长,上一次盈利增长还是20081季度。作为通过数据挖掘十倍股的投资者,这时候也正是布局星巴克的好机会。而如果理解舒尔茨的战略,就会发现,他想做的是一个更好的产品/品牌,而不是更大。生病的白马股星巴克终于逐渐走向了康复之路。


移动支付 Loyalty Program:星巴克后续增长的核心

今天loyalty program已经越来越普遍了。你去超市购物,人家会叫你办一个会员卡,可以积分。你去吃一个火锅,火锅店让你办会员卡,说下次可以打折。200912月舒尔茨推出My StarBucks Rewards项目,用星享卡付费的客户积分,也是很早进入了loyalty program的商业模式。今天,大部分陆家嘴买星巴克的白领,都是其星享卡会员,买几倍咖啡就能积分,获得免费的咖啡。为什么说星巴克的loyalty program就很有效呢?因为咖啡本身就是一种高频消费。你知道这些积分和赠送的咖啡在不久将来会用到。而我去火锅店吃饭,就不想办会员卡,因为谁知道哪天还会再去这家店吃饭。钱包里放一大堆会员卡也太不方便了。

而结合星巴克loyalty program的是其早在2009年就推出的移动支付业务。我们前面看到星巴克很早就设立了首席数字官,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公司成长。公司的移动支付功能从2009年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进化到了2011年的二维码支付(RFID视频识别技术),再到后来的passbook功能,以及最新的shake to pay。今天,北美的用户可以打开星巴克支付APP,找到附近的咖啡店,在线选择要喝的咖啡。然后去店里完成支付,不需要排队等待,就能拿走咖啡,非常方便。


其结果是,在苹果的Apple Pay推出以前,星巴克居然成为了全美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2013年全美16亿美元的移动支付消费中,星巴克占据了90%2015年,星巴克美国每周900万次的移动支付交易,已经占据了其全美20%的总交易量。连2015年上市的全球最大移动支付硬件公司Square,都是通过和星巴克的绑定才成长如此之大。

我一直认为星巴克移动支付的意义在于围绕其loyalty program,做好更深的用户体验,也挖掘更多的消费者习惯数据。外带咖啡最大的痛点在于排队等待。咖啡都是现场制作的,很多时候等一杯咖啡要排队十分钟以上。移动支付很好的解决了等待时间。再而回馈用户方面,星巴克也通过移动支付做的更加精准。很早的时候,星巴克的优惠券是一张纸。里面有美式咖啡,拿铁咖啡,星冰乐等不同优惠。你要哪种就撕下来交给店员。但是咖啡本身消费有很强的个人偏好。有些人永远喝美式咖啡,有些人只喝拿铁。移动支付可以获取消费者数据,并将个性化的优惠推送给客户,提高用户体验。在注入了移动支付后,我们看到过去几年星巴克的全球同店增长都非常快(最新的季报中,美国依然维持了9%的同店增长。而亚太反而只有5%,因为中国没有移动支付)。 

星巴克的未来:强化品牌 中国市场渗透

如果有心的人会发现,过去几年星巴克已经开始进入了“去咖啡化”。当你购买星巴克咖啡时,已经没有了咖啡两个字,只有其Logo在中国的一些直营店,星巴克已经开始尝试提供简餐。显然,星巴克再向一个健康的食品,生活方式品牌转型,而不仅仅提供咖啡。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星巴克已经打造了品牌的“逼格”。许多人说,国内大部分喝星巴克的人都是为了这个牌子,而不是味道。笔者其实就经常喝便利店的咖啡,味道一样很好(特别是美式咖啡,没啥区别的)。从几天前公布的最新财报看,全球同店增速依然保持在8%(其中4%来自于人流的增加)。美国的同店增速为9%,中国和亚太为5%。整个公司收入保持了12%的增长。从战略看,中国是其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过去一个季度在全球开设的528家新店中,有281家在中国。中国二三线城市提高渗透率依然是星巴克继续扩张的重点。

星巴克十倍股总结:

白马生病 优秀的管理层=投资黄金机会。星巴克十倍机会第一波赚的是业绩反转的钱(2009年之后同店增速的恢复,公司的战略调整)。星巴克十倍机会第二波赚的是移动支付科技创新的钱。好的商业模式 可复制性=高估值溢价。

一个问题思考:中长期EPS 15-20%增长,收入10%增长,ROIC>25%的星巴克目前给多少估值合适?答案:35-40倍!因为可复制性强!类似故事:大部分连锁消费股。SSS的增长要比开店增长重要的多(中国许多零售股却相反)。

个人原创思考,未必正确,欢迎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