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文导读:十倍股系列的第二个公司,大名鼎鼎的Under
今天我们讲述十倍股故事系列的第二篇,Under
受欢迎的产品,市场份额提高=经典消费品牛股的路线
成立于1996年的UA,销售额从当年的1.7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0亿美元。过去三年依然能够保持每年30%以上的收入增长。如果我们从数据上来分析这个大牛股,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鲜明的趋势:在整体增长稳定的运动品行业,UA不断蚕食掉龙头的市场份额。从2010年到2013年,UA在美国运动服市场的份额从2.6%提高到了4.9%,已经超过了当年Adidas的3.8%。而在UA本身并不算强的运动鞋市场中,UA在此期间市场份额也从0.9%提高到了1.4%。
强势消费品的特点是,在某个阶段会出现“传染病”特征。这会导致某种消费品在销量很高的时候,反而会加速增长。在UA上我也看到了这种特征。截止2015年的前八个月,UA在美国的销售同比增长20%,达12亿美元。同期,Adidas的销售下滑23%至11亿美元。UA正式在美国市场的总销售额超越Adidas。UA从一个细分市场的龙头(运动紧身衣),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公司。一方面这个细分市场在变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传染。UA创业20年,最开始的10年不断在打造自己的品牌,明确了运动紧身衣市场的龙头地位,告诉大家自己的科技属性。而之后的10年,这个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或者说“越来越有逼格”。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开始穿UA的衣服跑步,而纸牌屋中总统夫人夜跑的那身行头也是来自于UA。
估值和盈利的戴维斯双击
2005到2015年,公司的收入从3亿上升到接近40亿。收入上升10倍多。期间EPS每年的复合增长29%。但是股价涨幅更快,源于估值的提升。目前UA静态市盈率70倍,远远高于利润增速。估值的提升在于公司的故事逻辑越来越清晰:类似于运动品中的新潮流(几年前的轻奢侈)。北美市场拿下adidas后,全球运动品市场可以复制,快速进入中国(可能成为UA全球第二大市场,125家专卖店,9月就开了30家)。未来将复制耐克的故事?
UA崛起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个十倍股都有时代的背景作为后盾。过去十几年运动品行业的时代特征就是功能性在强化,需求越来越细分,品牌化在弱化。当年耐克是靠NBA和乔丹起来的。那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好都穿一双Air
Under
UA十倍股总结:
经典消费品十倍股路径:爆款产品 细分领域龙头 迎合时代新特征。盈利持续增长(29%的CAGR),没有科技股的爆发力,但一旦故事被认可,估值的提升依然有爆发力。持续跟踪销售,市场份额的扩张。品牌零售的弹性在于模式的可复制性。未来UA依然在十倍股路上:产品线扩张,运动鞋份额提高,中国故事。能否摆脱“中国大妈”的Curse?
个人原创思考,欢迎批评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