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学酬身世佳名播帝畿——李建荣成都市第二届名师工作室成熟期工作推进启动

标签:
教育 |
分类: 活动简报 |
苦学酬身世 佳名播帝畿
——李建荣成都市第二届名师工作室成熟期工作推进启动
暨《我的语文人生》读书分享会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022年4月28日晚上8点,繁星点缀天空,李建荣成都市第二届名师工作室成熟期工作推进暨《我的语文人生》读书分享会利用腾讯会议在线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苦学酬身世,佳名播帝畿”。李建荣成都市和成华区两级三届名师工作室成员四十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两大板块,一是李建荣成都市第二届名师工作室成熟期工作推进启动,二是《我的语文人生》读书分享。活动由成都市第二届名师工作室成员、第二组组长、成都市万汇学校廖燕梅老师主持。
居高而招细谋划
首先,由正高级教师、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李建荣两级三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建荣老师宣读了李建荣成都市第二届名师工作室成员名单,随后做工作室成员分组与分工,工作室活动设想与布置,工作室成员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工作室成员年度考核细则等。
其次,李老师以全国顶级名师余映潮、窦桂梅、薛法根等为榜样,激励大家付出“三牺”青春、誓做“两栖”战车、抢抓“三种”机遇、表现“两严”态度、呈现“四出”风采,表达了领衔人对全体成员成长的期待与建议。
有备而聚共分享
由于工作室成员较多,李老师将我们分成四个组,本月阅读《我的语文人生》一书,主要由第二组的老师作交流。在分享环节,主持人事先排出了交流顺序。活动中,大家各有侧重,侃侃而谈。
成华小学 杨芙蓉老师
张化万老师的这本书是一本慢慢叙事,却是令人感同身受的一本教育生涯专著。对我们当下理解“新课标”、理解“双减”,实现减负增质提供了间接经验和思考路径。
成都万汇学校 廖燕梅老师
张老师说:“语文教师要上好一节课,要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中闪烁靓丽的光彩,教师首先要让文本感动自己,然后再通过教学去感动学生。只有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心与心的对话才有可能发生,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才有可能焕发。
邛崃市北街小学 任丽丹老师
语文能让孩子们幸福,能让他们在快乐地运用中提升着语文素养,张化万老师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教师积极有阶梯的引导,让学生获得成功,将偶尔的行为变成良好的习惯,将潜能变成实实在在的显能。
成华小学 李刘怡老师
万老师所谈与李建荣老师所倡导的“教语文”的理念不谋而合,我进一步感受到教语文的内涵,我们要站在深厚的母语文化土壤上,借助一篇篇优秀的文本,教会孩子们学习语文、感知汉语之美的能力,启迪孩子们的语文人生。
教育教学要立足人本,指向生活。面对生字识记困难的孩子,张老师以“请你留下帮老师的忙”为借口,帮助孩子提前听默写,既保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都江堰友爱学校 杨静
读此书,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教育世界。杨老师用诙谐的语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向我们分享了她的“四感”:“穿越”的既视感;“躺枪”的悲凉感;“共鸣”的欣喜感和“时代”的责任感。
成华小学 玄雪莹
每一个孩子背着书包走进校园的第一天,他们的心情是兴奋的,他们的目光是好奇、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的。读着张老师的《我的语文人生》,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师爱。用一颗充满关爱的心去欣赏我的孩子,让鼓励伴随他们成长。
成华小学 唐天老师
学语文就是为了生活,学语文就是为了更美的生活。语文教师应该向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变课本中的文字为生活中的文字。二是鼓励孩子留心生活中的语文。三是引导孩子用语言和文字去改变生活。
都江堰市友爱学校 潘丹老师
“让每一个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阅读后最深感受。从书中,我看见了一群有着教育情怀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探究。今后,在课堂中我要多去倾听孩子对问题的看法,让他们自主去思考、探究、体验,这样才能丰盈孩子们的内心,帮助他们走向生命的完整。
成都市石室小学
这本书出版于18年前,但张老师的教育观点、教学实践极具前瞻性。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是鲜活的宝贝,认为分数不能异化为扼杀学习自信心的刀子,这与当前的“双减”不谋而合。他还会刻意为学生“创造成功”,提高其积极性。
成都市双水小学 王霞
翻开《我的语文人生》,“让孩子感受读书的美好”这几个字眼直扣心扉。我曾经无数次地问自己:我能教给我的孩子们些什么?现在我知道了:努力把课设计成孩子们喜欢的样子,努力让孩子们感受读书的美好,努力成为一个能给孩子们带来美好的老师!
邛崃市北街小学 王红霞
翻开张化万老师的《我的语文人生》,就好像走进他40多年的风雨历程。书中真实的故事与真切的感悟,凝结的是张老师的教育智慧。这本书就像一本非常实用的教学指导手册,帮助我学习怎样做一个好老师。
听完成员们的阅读分享,李老师从本次活动的主题中提取了两个关键词:一是“苦学”,二是“佳名”。李老师说,苦学是佳名的前提,佳名是苦学的可能结果。他希望我们每个成员如果想自己能留下佳名,就不要忘苦学。他希望所有成员把“差生”这个词从我们的教育词典里抹去;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不要以学科知识、考试分数异化了语文教育的本心;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加强项目化学习、生活化学习、大单元教学整体推进等探索,要把2022版《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与实践排上议事日程,做时代教育的弄潮儿。
繁星遇见太阳,成就了昼夜;理论遇见实践,成就了变革。在“新课标”的启示下,在“双减”的背景里,让我们和阅读不断相遇吧!创编出一段段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