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2018-12-28 16:42:36)分类: 高徒悟道 |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刻舟求剑》是五年级上册“方法”这一单元的课文。它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课文讲了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时,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靠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结果却没有捞到。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那些不知变通的人。
二、学情分析:
以前已学过好几则寓言故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结合注解和译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古文对于学生们来说,还是不那么好读的。读通、读顺、读出韵味,想象画面读,很不容易。课后二题要求把寓言写生动,必须要建立在课堂上充分想象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
三、教学目标
1、认字3个,重点指导“遽”“寓”“涉”,区分“剑”和“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3、学习“金钥匙”,尝试一边读一边对照译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4、体会各角色的心理活动和动作、语言,对译文进行生动地扩写。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金钥匙”,尝试一边读一边对照译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1、
2、
四、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
(二)读准
1、师:检查预习,用画出自己认为较难读和难写的字,并说说你是怎样记的?遽
2、齐读课文
(三)读顺
根据节奏读,师范读,生齐读
(四)读懂
1、学习P57金钥匙。
2、自学要求:
(1)
(2)
3、师生对应读(师读译文,生读古文)
(五)读透
全班交流。
图示:师:故事的起因是这样的:有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时,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是古文的哪一句话呀?
a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1)楚人的剑掉了,心情怎样?
(估计:着急。师:你能用其他词语表示你的心情吗?
(焦急、心急如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生板书,作为之后写作的词语库)
(2)你能不能想象一下,他为什么会如此着急?
b遽契其舟
(表演:船夫和楚人)
船停了,楚人赶紧下河捞剑,能捞到吗?你能用书上的古文告诉我原因吗?
e
你觉得什么情况下,刻舟才能求到剑?(方法不对)
f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六)读背
(七)寓意(填空的形式)
故事讽刺那些做事不知变通的人。
(八)想象楚人的动作、心理和旁人的语言、动作,对译文进行扩写练习,注意增加:语言、心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九)学生写完后,教师当场抽生点评:特别点出学生增加的细节描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