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慢半拍的抱怨
(2024-08-24 16:53:16)
搬来县城住后,母亲很快找了一份工作。自力更生了大半辈子,现在身体康健,手脚还利索,坐着不动让孩子养活,母亲不习惯,也做不到。母亲年纪大了,又没什么特长,可选择的工作很有限,唯一的优势是吃苦耐劳,从不挑肥拣瘦。
母亲穿上橘黄色的马甲,成了一名环卫工。环卫工的工资很低,而且工作时间也长,我们怕母亲吃不消,都劝她别干了。母亲却不以为然,她说这比种田好多了,在家里种田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时也想歇一歇,去城里逛一逛,可庄稼地里的活怎么都干不完,哪分什么节假日?即使头一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第二天还得强撑着下田,庄稼可等不得,一耽误就是一季。
母亲当了大半辈子农民,从未听她抱怨过,这是我第一次听母亲说种田的心酸。但只是一转瞬,母亲脸上又浮现了出笑容:“干环卫工每个月能休息4天呢,我可以心无挂碍、清清静静地歇几天,真不错。”
到了月底,母亲举着手机,给我们看工资到账的消息,她一脸自豪:“工资一分不少,按时发了。”我能理解母亲此刻的心情。当农民的收入几乎都来自于收获季节卖粮食的时候,平日没有一分钱进账,遇到买肥料、给我们交学费等比较大额的支出时,还需要靠在外打工的父亲打钱。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现钱,这种即时奖励令母亲开心不已,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几个月后,母亲的一个老姐妹帮她介绍了另外一份工作,到一家电子厂上班,仍然是做保洁。每个月有公休,工资也比环卫工多一些。母亲欣然前往,干得很认真。那天回家时,听到母亲在和老姐妹聊天。母亲一边揉着膝盖一边说:“多亏你给我介绍了这份工作,比环卫工轻松很多。在那里负责的路段太多了,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我的腿有关节炎,蹲下站起次数多的话,就有点不听使唤了。”
母亲告诉老姐妹,有天下午她负责的路段上有一家店搞活动,门口的宣传单、气球之类的垃圾不少,还有人群随手丢掉的饮料瓶什么的。刚好那天有风,一些垃圾被吹到了路中间,母亲就在来来往往的车流中不断捡拾。正在捡一个塑料瓶的时候,她的右腿突然僵直,打不过弯儿,差点被一辆汽车撞到。“幸好我使劲一蹬腿,跳着躲过去了。不然怕是要给司机添麻烦,给孩子们添麻烦了。”可能是过去了很长时间,母亲的语气中没有了惊悸,反而有一丝庆幸。站在门口的我听得心惊肉跳,这么大的事儿,怎么没有听母亲说起过!
细细回想,这么多年,母亲似乎一直都是这样。种田辛苦,她不抱怨,只在离开农村之后,才终于放开说了真话;环卫工做得如此吃力,一点都不轻松,母亲也不说,只是默默承受,给我们展现的永远是好的一面。她坦然接受一切事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像她做的是一件极其喜欢和满意的事情。
每次抱怨的时候,母亲已经开始了新的阶段。因为时过境迁,那些心酸、委屈和痛苦都变得云淡风轻,甚至带着一种与现状相比而呈现出的优越和满足。这样的反应似乎有些迟钝、有些缓慢,但在那慢了的半拍里,却藏着母亲的坚韧、克制与坚持,藏着母亲对家庭的担当和对子女最大的爱意。
《品读》202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