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我说不出那样的话

(2024-08-24 16:51:05)

                   我说不出那样的话

                      乔凯凯

在外地出差,晚饭后,我和同事到住处附近的一个小公园散步。天色已晚,一位清洁工阿姨仍在清扫地上的落叶。刚下过雨,落叶掉进路面上的一个小水坑里,被路人踩成了一团烂泥。阿姨没办法用扫帚扫,拿夹子也夹不起来,她只好蹲在地上,用双手去抓那些落叶,连手套都没有戴。落叶混合着烂泥,又脏又臭,阿姨却弯着腰,一把一把地把它们抓出来,丢在三轮车上。为了抓起墙角一个缝隙里的落叶,阿姨的身体向前倾,脸几乎贴在了地面上。

从阿姨身边经过时,同事停下来,好奇地看了一会儿,然后对阿姨说:“你们干这种活可真不容易,辛苦了。”阿姨羞怯地笑了笑,回应道:“还好吧,我们干惯了这种粗活。不比你们坐办公室的,干净又体面。”“有你们的辛苦付出,我们的城市才更美丽,所以你们最伟大。”同事跟着笑。

和同事离开后,我心里隐隐感觉不太舒服,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晚上躺在床上,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我的父亲没有正式工作,但他心灵手巧,就在街角摆了一个修鞋摊。一台手摇的钉鞋机器,一个掉漆的破木头箱子,里面放着胶水、刀、锥子、锉等修鞋所需的各种工具,外加一个小马扎,这就是父亲全部的家当了。不管寒冬还是酷暑,父亲就缩坐在这里,要么忙着手上的活儿,要么一边做着零碎事情一边等着生意上门。

父亲手艺很好,几乎没有他修不了的鞋子,即使是一双即将扔进垃圾堆的鞋子,只要经过他的手,都能焕然一新。而且父亲干活认真细致,修补过的鞋子不仅穿上舒服,也丝毫不影响美观。修补好后,父亲也不闲着,用废布把鞋子擦得干干净净、锃明瓦亮。所以,父亲的生意还不错,回头客很多。

但这些都是他一锥子、一锥子,一刀、一刀,一针、一针换来的。我看过父亲的双手,粗糙得像腐朽的老树皮,经常带着一些小伤口。每到冬天,寒风一吹,手上裂开无数道口子,看着就生疼。

有段时间,父亲的生意不太好。那段路施工,人流量大幅减少,自然接不了多少活。我给父亲提了个建议:到我们学校门口摆摊。那里人多,生意肯定不错。父亲半晌没吱声,既没同意也不反对。后来母亲告诉我,其实父亲一开始就想去那里摆摊,他去看过几次,那里的人流量最大。可他害怕又我的同学看到他,“给我丢人”,就选择了另外一个地方,哪怕那里要冷清得多。底层的劳动人民似乎天然有一种怯懦,缺少足够的大方和自信。

我记得父亲听到我的话时不可置信的表情,有喜悦、有欣慰,还有一丝忐忑和怯懦。当时我已经懂事,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了解我的父亲,他勤劳、善良、朴实,一直在努力改善家庭条件,让家人过得更好一点。但因为个人能力和所处的环境等方面的限制,他始终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和家人过着普通的日子。

我为什么会觉得不舒服?可能是同事饶有兴致的样子和他无关痛痒的“赞美”刺痛了我——当然,他可能并非虚情假意。只是,那些“关怀”似乎带着优越感,还有掩饰不住的事不关己的冷漠以及无可名状的鄙视。在说那些话的时候,他不自觉地与对方拉开了距离,有一种站在高处向下俯视的意味。但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我们都一样,都只是努力生活的普通人而已。

我说不出那样的话,因为我觉得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我没有资格说出那些带着优越感的赞美。就像面对清洁工阿姨时,我只会默默蹲下身,帮阿姨把那些树叶装进三轮车,好让她早点下班回家。我永远记得多年前,我坐在教室里,而父亲推着修鞋的车子在学校门口徘徊了无数次。

《品读》2024年8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