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庭心学
黄庭心学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777
  • 关注人气:5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典故事:我以不接受你的玉为宝

(2019-05-30 09:46:16)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华文化

导读

常人以贵重的物品为宝,子罕却拒绝了别人送的璞玉,什么才是他所看重的宝呢?

经典故事:我以不接受你的玉为宝

故事来源: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道德经》第三章

经典引述: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韩非子·喻老》“宋人献玉”

张讲师讲解:

宋国有个普通百姓,捡到了一块璞玉,专程去献给子罕。

他认为这块璞玉小人得到也没什么用,而子罕是一位才学之士,胸怀肚量广大,与这块璞玉相配,所以他就想把璞玉献给子罕。

但是子罕却不愿意接受。

献玉的人说:“这块璞玉是很大的宝啊,应该给像您这样的达官贵人用,我们这种人用不上。”

子罕却回答:“我知道它很宝贵,可我实在是用不上,不知道该用在哪里!”

子罕接着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接受你的玉为宝,我们是各有所宝啊!”

子罕的宝是什么呢?是坚守本分,他以这个为宝。

一般人的宝是什么?得了一个东西,以为是宝。

每个人对宝的看法是不同的。人们听到子罕的故事,内心的贪爱好像无形中被消去了两三层。

但是,平时人们却都喜欢贵重的东西,这个内心之“盗”禁无可禁,不断地发生。

子罕以不接受宝物为宝,这不是不贵难得之货吗?这不是欲人之所不欲吗?

——摘自张庆祥讲《道德经》第20集



经典故事

黄庭禅电子报第308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