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员心得与故事 |
导读
“宽两秒”四步骤,练得虚无飘渺不踏实,你是否也有同感呢?这次,他终于接了地气,感受到内在能量的变化,在行禅中破解了“发而中节”的盲点。一起来入境学习喲!

再次回到黄庭书院,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十多天下来,感觉收获满满,内心充满喜悦。
此行对黄庭气血的物理形态有了真正的初步体验,厘清了心、性、命的关系,明白了修行的主轴是什么,以及这条路该怎么走。
想想自己以前在练习“宽两秒”时,如飘在空中,不踏实,更不扎实。而今这种接地气的练习,让自己不再浮在空中。
道在生活中,离开生活的道,并非真道。
每天行禅前,讲师和学长都会嘱咐,要常常回到内心观照。通过这七天的耕读操练,逐步养成了时时观照的习惯。
在工作中各种大的气血上来时,就主动停下来观照气血的形态,静静地细数那一波波的由大到小的涌动,去感受黄庭内能量的物理变化。
而有的同学更是精进,把电子手表定时,每半个小时提醒大家停下手中的工作,好好地向内观照,让自己对内在气血的变化看得越来越清晰。
一天工作结束,吃完幸福的晚餐,虽然对于我们这些很少做体力活的上班族来说,身体有些疲累、酸痛,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兴致勃勃地来到讲堂分享、读经、静坐。
在分享时,学长的回馈让我很受益。他们抽丝剥茧般分析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实时纠正错误的做法和方向。
比如我分享在山里砍荆棘时,被掉下的枯树枝砸中头部,当时只顾疼了,随后想起观照,却找不到当时被砸的感觉。
学长提醒:只去观照当下的感觉,不要追忆已经过去的感觉,当下是什么就去观照什么。
又比如,别人很久没有做好的事情,自己接过来很轻松地搞定,内心那个得意就上来了,观照时内心很懊恼,认为得意实乃小人之见。
学长适时提醒:得意是可以发的,关键是掌握发的节度,不要得意忘形。正如《中庸》所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这次还学会了“观照上的比对”。
书院门口有个很陡的好汉坡,用力去爬时,虽然感觉力量满满,可没走多远,就会腰酸腿软、气喘吁吁,黄庭的气也是紧成一团的。
当自己“松松地观照”,放松所有关节去爬时,感觉不到累,只感觉到黄庭那股气的跃动,身体就像一团气跟着就上去了。
对比两种状态,哪种是对的,哪种是不合时宜的,答案显而易见。通过“对比”,我真正体验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在黄庭处的感觉。
这些例子在生活中处处皆是,只要用“心”去感受,自然明白自己的作为正确与否;只要不去人为造作,自然能感受到造化的神奇。
古圣先贤的经典不仅是留给我们读的,更是留给我们实践的。所以,黄庭禅是练习题,而不是理解题。
只有不断练习,才能让自己由浊变清。
感恩讲师为我们指引了方向,让我们这些心灵的瞎子能够拨开云雾,重见光明。感恩!
禅院轶事
黄庭禅电子报第3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