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问答集锦•人生事理等 |
都说百善孝为先。所有的善事好事里面,尽孝是头等大事。
为什么“孝”是百善之先?因为没有人能够不侍奉人,那些大公司也要侍奉消费者,那些大总统都要侍奉小老百姓,还有谁可以不侍奉人呢!而孝是侍奉的根本,孝做好了,自然能够生出各种德性来。
身为子女的我们,到底该怎样侍奉父母才算是尽孝?让我们来看一出普通家庭情景剧,从中找出尽孝的智慧。
2019年5月12日:母亲节
妈妈:那个保健床真的很好,我一定要买回来。赶上母亲节有优惠,比平时便宜2000块呢!
爸爸:什么床啊?居然要4万块,太贵了
儿子:我的妈呀!您当了一辈子老师,广告说的您也信?要是一张床就能包治百病,还要医院干嘛?您啊,千万别上当,花了冤枉钱。
女儿:哎,空气的味道都不对了,今天可是母亲节哦,我还是先别贸然说话,好好想一想,别火上浇油。不过妈妈到底是怎么了?迷上一张床,一家人为了一张床起争执。这可如何是好?冥思苦想ing。
其实啊,这个家庭遇到的难题在生活中真是随处可见,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争执的双方都满意呢?接下来,我们继续看看,这个家庭最后是如何解决这个争端的?
女儿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想到,何不听听智者的建议呢?
01
妈妈的心思,你真的懂吗?
如果家境可以的话,满足一下母亲的要求也没什么。但之所以会这样问,可能是买这张床对家里的负担还是蛮重的。如果可以负担的情况之下,母亲又那么坚持,以孩子的心态满足她也没什么。
不过,此时是否该想一想,母亲为什么非得要坚持买这张床?不要说是商人的蛊惑。商人卖东西一定会有他的手腕跟说辞,这算不得什么罪过,重要的是,母亲一定是在身心上有了什么样的疾病,而商人的说辞投其所好,恰巧某些病症又跟她很吻合。
一个老人家,年轻的时候也许花了很多的精力,赚了很多的钱,到年老的时候都花在买药、买保健品上面。这种事情社会上真的很多。我的奶奶活到90多岁,从差不多70岁开始,几乎每个礼拜都能看到她在买药,她所听的电台,也都是些卖药的广告:老年人楼梯爬不动,这个药吃下去马上就健步如飞;一个晚上起夜好几次,这个吃下去就跟小伙子一样……
这样的宣传,马上就勾起她想要买药的念头,而且非常强烈,她的钱几乎都拿来买药了,儿孙怎么也劝不住她。或许你会问,怎么都不动脑子想一想,若是一张保健床就能治百病,干脆把医院撤了,一人发张床岂不更省事?
你会这样想,是因为你没有老,还不能体会她的心情。当你上公车都困难的时候,不论任何人告诉你,有一贴药能让你健步如飞,你难道不会心动吗?
02
妈妈,让我陪您找回健康!
所以,此时如何来教导母亲一个正确的养生概念,让她觉得健康有希望,让她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应该是更重要的事。
而黄庭禅所提倡的站桩、静坐,对于老年人的腿力、脚力、心脏、血管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且效果立即可见。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吃一点点小苦,每天在太阳起来的时候,能够陪着妈妈一起好好站桩15分钟,不用一个礼拜,她就能感觉到改变很多了。

什么时候站桩比较好呢?跟着太阳走就对了。太阳起来了,我们就开始来站桩、运动、活络筋骨,那个时候会事半而功倍。太阳快下山我们才来做,就会事倍功半。有效果,但就是比较慢,不如趁着我们的身体,正朝气蓬勃的时候,来做一些锻炼的功课。
因此,这个时候你更要体恤妈妈,她的身体到底怎么了,她觉得哪里不如以前了?我们给她一个衷心的建议。
如果家里经济能力可以的话,教她运动的同时,让她买个玉石床也没什么不可以。毕竟母亲只有一个嘛!
好比说,有个护肤霜效果很好,可以去除雀斑,那买的人也会很多;如果有个护肤霜说可以去除皱纹,你看明天有多少人去买。这都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不只是老人,年轻人还不是一个化妆品几万块也买走了,一个LV的包包不是也买了走?二三十万也有买的,不是只有妈妈容易轻信广告!
人同此心,当欲望被勾起的时候总是会这样,那时理智的力量就很弱。此时最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让她知道自己没有欠缺,让她从自己的本质上来加强、来锻炼,那才是最好的方法。
女儿:
智者一席话,令我豁然开朗,不再纠结,也不再为难,那张健身床,买不买其实并不那么重要。所谓尽孝,就是帮助妈妈保持健康的身心,这才是最重要的,下一步,我要陪妈妈站桩,打坐了哦。
03
圣贤是如何事亲的?
前面是现代版本的事亲小故事,那古圣先贤是如何事亲的呢?下面给大家讲一个《孟子》里面小故事。

曾子(孔子的高徒曾参)养他的父亲,每一餐都是有酒有肉,给父亲准备很丰盛的饭菜,父亲吃饱准备撤碗盘时,都会问:剩下的饭菜您想要赐给谁?有时曾皙会问厨房还有剩吗?即使厨房没有,曾子也必然回答说有。
长者都会这样想:我一个人吃这么丰盛,其他人吃的如何呀?如果厨房都没有剩,那会不会有人根本没吃饱呀?他就会心里不安。因此不论有没有剩,曾子一定都会说有,这样才能让父亲安心,撒个谎都值得,让父亲宽心才最重要。
曾皙过世后,换曾元来养曾子。饭菜准备的一样很丰盛,但撤碗盘时就直接收走,不会问剩下的这些,您有没有准备要给哪一位儿孙?曾子若问厨房还有没有剩呀?曾元则回答说:没有了。父亲若是没吃饱,那我叫人再帮您煮来。
如果连曾子都没吃饱,肯定下面有一堆人没吃饱吧,这时就会造成曾子的不安。所以孟子才说:“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
该如何侍奉双亲?可以把他当成犬马来养吗?让他吃饱穿暖?不行的。那是下下孝,那叫不孝。上上孝就该像曾子一样,养志,养他的心。要让他因为有你这样的儿女,每天都感觉很宽心、很愉悦。
——根据张庆祥讲师《幸福内心禅》54集整理
04
互动话题
你觉得做哪些事会让父母宽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