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庭心学
黄庭心学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777
  • 关注人气:5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静经释义》连载11:人心易被欲所牵

(2015-01-26 17:10:09)
标签:

国学

经典

老子

修行

分类: 创办人著作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人心好静”是指人的本心,在还未受后天情识污染之前,身中气机只是尽情地生灭起伏时,并未攀附任何爱恨情仇等意义上去,也无烦恼痛苦等罣碍,故曰“人心好静”。但这个静被什么东西给破坏了?老子说“而欲牵之”,被攀附在气上的“欲”给破坏了。

 

老子说是欲牵扰了心,而心又牵扰了神。这个“欲”使我们神性中的奇妙造化散失了大半,阴气代谢不掉,阳气不能保存,久了就显得神昏气暗。若是一个人的元神具足,造化的动力充足,身中的阴阳代谢畅旺,久了自然神清气爽。但这个造化功能被什么东西给破坏了呢?被“欲”给拘累了。你会看到嗜欲越深的人,元神奔散越快,浊的气愈来愈重,整个人显得重浊昏沉。

 

什么是“欲”呢?“心”上加一个“欲”,简单地说,就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个“要”。“要”与“不要”都算欲,那是一种“我很想要”、“我没有要到会难过”等欲望;当然也包含着种种“不要”的意念在内。

 

你说“要”、“不要”都算欲,那么对明天的行程做一个计划表,这也算欲吗?不算的,因为你在计划之间,没有欲望来袭时的那种强烈冲动,也没有欲罢不能的烦恼牵绊,这种念头通通叫“无念”,不带好恶情绪的念叫“无念”,不叫欲!这个观念一定要辨别清楚,经典才看得懂,也才不会在研究圣贤心法时,堕入顽空之病。

 

当我想要一个东西,想到心里会难过、会冲动、会有情绪。那么胸中心头一窍(黄庭)内的气血就开始动荡,好像群魔便乱舞了。因此周身的神气便开始飘散。至于内心在罣碍时,为什么神气会飘散呢?这也是本性中自有的功能。这点每个人都可以在自身中体验看看,确实是如此的。

 

比如一个人连续三天生闷气,你就会发现整个人的精力会不足,气色也会走了样。或是当你盛怒之后,整个人会觉得非常疲累,有时连腰都会酸,背都会痛。可见人们的欲心一动,就立即能耗散我们身中这一股浩然之正气。时间再久一点,你会变得晚上睡不着,白天却起不来,这就是你原有安定的精、气、神已经散失大半的证明了。在你身中造化的主轴就是气,气散失了,造化必然迟滞,你的精神必然失调。

 

好比一个人要得到健康,最起码就是血液循环要流畅。如果你的血管变小了,血液的流动只剩下百分之六十,请问这个代谢效率还可以维持你的健康吗?我想能维持不死就不错了。我们身中的浩然正气也是一样。气散失了,变少了,整个神性的代谢造化功能也迟滞了,去浊留清的功能也降低了。清的留不住,浊的必然增加。所以就愈来愈无精打采,愈来愈昏昏沉沉,这是自然的道理。

 

有这种情况的人一定常常迟到,上班情绪也会不太好,杂念很多,烦恼很多。因为气一不足就飘荡,气飘荡也等于心情在飘荡,所以心情常常不太好,心情不好又会产生很多渴求,很多“要”与“不要”,就这样走入恶性的循环而无法自拔。这些看起来好像不相干的事,其实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若你怀疑这点,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你的身、心间的交互关系两三天,就可以明白了。这种观察自我内在身心种种变化的学问,就是古圣先贤所谓的“内观”。观察你被周围事物刺激的时候,你身体的气血怎么变化;而气血变化时,心情是否跟着变化。观察一段时间,你自然会楔入主题的。

 

例如明天你上班,骑车或坐车到公司的路程中,仔细地观察自己心情变化有多少回。而每一回的心情变化,身内的气血是否跟着起伏,仔细地观察。你会发现无数个当下,气血变化竟是这么的丰富,且与心情间的关系是这么的直接,这点要留待您仔细地观察一阵子,才能明白这个真相的!

 

总之,心会扰乱人的气血、精神,这绝不是个理论而已,而是非常确切在你身中发生的事实。好比听到一句话你觉得不入耳,不服气,那当下胸口的气血发生了什么变化?不服气时必有一个感觉在胸中变化,那个感受让人不舒服,不然你怎么知道你不服气?这不是你在头脑里面想着“不服气”三个字而已,事实上这三个字你并未想象,然而你内在有一个非常不舒服的感觉正在发生,是那个感觉代表你的不服气,是那个感觉让你不舒服。所有的情绪都是这样,情绪并非只是一个想法而已,最重要的是一种动荡的感觉。

 

很多人听经典,听了几年都听不懂,就是分不清楚“思想”与“感受”的差别。结果离经典所要表达的主题却愈来愈远。就像这个“欲”字,它所述说的只是内心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而不是一个思想而已。这个内在的真相,只有在自身中实际检验的人,才能得到确切的把握。

 

 (注:本文系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讲师著作《清静经释义》之系列连载,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