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烦人托窍——老话新说之三百三十九

(2022-03-25 09:47:01)
标签:

民俗文化

人生感悟

 (此文已发表在今日的天津《中老年时报》上)

烦人托窍”也是老天津卫人常讲的俗语之一。

先说这个“烦”。它作形容词用时有多重意思,像苦闷、焦躁、厌倦、冗杂、琐碎等,但是都和本文所要讲的不搭界。我们这里是作动词用,指的是一种请求的行为,表示祈盼和麻烦别人。

“托”字亦然。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我们只讲与之相关的内容。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它的意思是请别人去代为办理,如委托、托付。而“窍”的本义是孔洞,如七窍流血、一窍不通;引申义则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要领,如诀窍、窍门儿等。

如此一来就清楚了。所谓烦人托窍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想方设法地找门路,托人情,拉关系。譬如,某人孩子快到入学年龄想进重点学校,于是提前一年就开始烦人托窍

历史上,烦人托窍的事早已有之。西汉时期,后宫嫔妃为了

得到宠幸,烦人托窍地巴结画师毛延寿,希望把自己画得美一点,于是酿成了昭君出塞的悲剧。而《红楼梦》里荣国府要建造大观园,贾芸费尽心思买了麝香和冰片送给凤姐,谋求一份采买的差事,同样也属于烦人托窍至于《官场现形记》中描述的那些买官鬻爵的丑闻,将烦人托窍发挥到了另一种极致,成为辛辣的讽刺。

现实生活中,烦人托窍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君不见,人们对衣食住行涉及到的一切,都崇尚“熟人好办事”的信条,几乎成了潜规则。其实,不少事情完全可以按照正常途径去办理,只是某些人非要把简单的程序复杂化。人与人的认识境界不同,有人习以为常并乐此不疲;而有人对此却非常纠结,乃至反感抵触。

一位医生朋友讲,他面对患者家属通过各种关系送来的红包时,心情非常矛盾——用他的话说:“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尽心尽力把手术做好,一旦收了你的红包,反倒给我增加了思想压力。”

观众交口称赞的电视剧《人世间》,在央视一套节目首播后反响强烈,因此央视八套又安排了重播。该剧反映了一个普通百姓家庭,半个世纪以来的悲欢离合,情节内容真实感人。剧中有许多处烦人托窍的场面,由于目的和性质不同,其结果也大不一样。

周家三兄妹是全剧的主角。哥哥秉义“高攀”了省长的女儿冬梅,要风有风要雨得雨。可他是个特别在意自己羽毛的人,说什么也不肯为自家的事烦人托窍即使亲人来找他也照样拒绝。

姐姐周蓉自视清高,不愿轻易地摧眉折腰。不过,好在她有一个“蓝颜知己”、后来成了丈夫的蔡晓光。后者既交际广泛又有人脉,紧急关头总能替她排忧解难,于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弟弟秉昆最有意思。他是个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可是又生怕给别人添麻烦,所以凡事都自己扛,绝不去烦人托窍。周家兄妹三人的处世方法,对我们是一种很好的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