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钉多木头烂——老话新说之三百三十八

(2022-03-18 07:43:22)
标签:

民俗文化

人生感悟

(此文已发表在今日的天津《中老年时报》上)

钉多木头烂”也是老天津卫人常讲的俗语之一。

众所周知,所谓钉子就是一种尖头状的金属物,用锤子将其嵌入到物体中,借此起到固定的作用。后来,随着装修技术的不断发展,又出现了电钉枪和气钉枪等工具,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由其衍生出的铆钉、螺丝钉、子母钉、枣核钉、无头钉等一系列品种,使之功能更为完善。

往木头里面钉钉子,那可是个技术活。首先,要根据材料的厚度选择长短粗细合适的钉子。木工常用的钉子,一般是从半厘米左右到十几厘米,钉子小了不结实,大了的话就穿透了。

其次,一块木头上钉几个钉子,必须注意掌握好间距。间距小了浪费钉子,间距大了起不到作用。尤其是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钉子时,中间的钉子一定要错开点,千万不能都钉在一条直线上。否则的话,木条就有可能会破裂,这是老师傅们的实践经验总结。

木工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礼记》中就有记载。被尊为祖师爷的鲁班,其技艺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地步。值得一提的是,早年间的木制建筑和家具用品,全部都采用榫结构,万不得已需要钉接时,也是用木头削成楔子替代。为了加固某件东西往木头里钉铁钉,那不过是近百十年来才有的事情。

金属和木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二者在成分、硬度、比重、延展性,乃至防水性、阻燃性和抗腐蚀性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讲,往木头里钉进钉子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若非特殊的需要,钉子钉得越多,对木头的破坏就越大。

天津卫老少爷们儿口中所讲的“钉多木头烂”,其实是一种比喻。它的意思是说,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使其不堪其扰。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中,白家的药房百草厅刚开业不久,就有这个局或那个局、这个会或那个会地一起来吃拿卡要。往一块木头上同时钉下这么多钉子,搁谁也承受不了。显而易见,这就是“钉多木头烂”的危害性和不良后果。

现实生活中,这类例子也可以举出来不少。比方说,张三夫妻俩开了个小饭馆。姑表兄弟们闻讯前来祝贺,大吃一顿后自然是免单了。没过两天,一帮原单位的同事来光顾,张三给他们打了五折。紧接着,物业公司的人又来了十好几位,临走时居然说要打白条。如此一来,张三两口子可就有点招架不住了。

又比如,李四经过竞聘被任命为某小学校长。正当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干一番之时,半天工夫接到了三个电话。一个是他战友打来的,要为被开除了的学生讲情。一个是他老婆打来的,说她闺蜜的孩子想马上插班进来。再有一个是“发小”打来的,让他把学生食堂承包人辞了取而代之。李四一听脑袋都大了,哪件事也办不成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