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修订版)
研究了福建、浙江和山东,今天我们来看看江苏,这个经济第二大省的楼市到底哪里最危险。
还是先上数据。由于很多读者是第一次读到我的文章,所以先允许我再次将数据的含义做一个解释。下面数据表格中,第一列是城市名称,江苏13个地市全部都列入了。第二列的“依赖度”,是指一个城市的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是用2013年的该市“房地产投资额”除以当年GDP,得出的百分比。
第三列“人均面积”,指的是2013年人均房屋在建面积,而不是实际拥有的住房面积,这个数据可以反映一个城市未来楼市的压力。第四列“小学生增减”,是反映最近3年(2010年与2013年)小学生在校人数增减比例,用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对人口的吸引力。苏州、无锡、常州没有查到2013年的数据,用的是2009年跟2012年的比较。盐城、泰州、连云港、宿迁的小学生在校人数不完整,无法比较。
所有原始数据(表内为计算后的数据),均来自当地统计局。淮安、连云港两个城市统计局网站上没有最近两年的“房屋在建面积”,我按照当地2010年、2011年的数据,参照这两年平均增长速度,推算出来2013年数据,特此说明。
城市
南京
苏州
无锡
南通
徐州
常州
镇江
扬州
盐城
泰州
淮安
连云港
宿迁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江苏楼市第一危险的城市是常州。一个常住人口只有469万人的中等城市,年房屋施工面积达到4777万平米,人均10.2平米。从2009年到2012年,常州在校小学生人数增长了7.8%,说明这个城市有一定人口吸引力,但很难赶上房屋的新建速度。此前的第一稿中,在计算常州人均房屋施工面积时,我误用了建筑企业统计口径,现在调整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口径,这样数据减少了将近一半。
2、无锡是第二危险的城市,人均房屋在建面积达到了9.8平米,而无锡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有限,2009年到2012年小学生人数只增长了5.6%,不到苏州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如徐州、常州、淮安。
3、南京是江苏房地产第三危险的城市,人均房屋在建面积达到了8.5平米。南京也是“弱省会”,经济总量低于苏州、无锡,资金总量低于苏州,人口增速也没有苏州快,近年来甚至不如徐州。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由于南京的统计公报里没有公布2013年的“房屋施工面积”,我从当地统计局2013年年鉴里查到了2012年的数据是6050万平米。根据这个数字,推算出2013年不少于7000万平米,获得了上述人均在建面积数字。但非常明显,这仅仅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数字,南京还提供了“全社会房屋施工面积”的数字,折合人均15.9平米(第一稿中采用了这个数据)。说白了,如果算上小产权房、乡镇集资房、军产房、政策性住房,每个城市的房屋施工面积,都要比统计公报里的数字大一倍左右。这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真相!
4、接下来比较危险的是宿迁、连云港、镇江,他们的人均房屋在建面积都超过7.5平米。其中连云港由于缺少准确的数字,只能做一个大概的推算。这个城市公布的统计公报,在2010年和2011年都有房地产详细数据,但诡异的是到了2012年和2013年,官方的“统计公报”对房地产讳莫如深,不愿意提供任何准确的数据。在当地统计局的官网上,甚至找不到2012年和2013年的统计公报。去年下半年以来,关于多家开发商在连云港“退地”的新闻也被屡次报道。这三个城市里,只有镇江能吸引来增量人口,连云港和宿迁都是常住人口低于户籍人口,这种城市的楼市如果人均在建面积超过3平米,就会很麻烦。
5、南通的楼市也比较危险,这个城市的人口似乎在下降,因为过去三年小学生人数减少了1.5%,但人均房屋在建面积达到了6.2平米。扬州也差不多,在校小学生人数三年减少了2.6%,人均房屋在建面积达到5.0平米。再次重复一组参考数据,东莞和深圳过去三年,小学生人数增长都接近18%,人均房屋在建面积都没有超过3平米。
6、苏州虽然人均在建房屋面积高达7.3平米,但人口竞争力非常强,至少最近三年不比深圳、东莞差,所以楼市的麻烦应该不会太大。徐州其实是个人口输出型城市,至少官方数据里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150万左右。最近3年徐州小学生人数大幅增长了24.5%,这非常令人惊讶。我有点看不懂,知道确切原因的朋友请告诉我。如果数据是真是的,徐州、盐城的楼市是江苏最健康的。
(“天天说钱”是一个原创财经评论发布平台,以相同的栏目名称,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微信、搜狐博客、搜狐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同步更新。微信公众订阅号tttmoney免费为你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你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