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天说钱
天天说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97
  • 关注人气:7,5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监会发出“温和救市”信号

(2014-06-06 23:54:04)
标签:

房产

 

6月6日,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定向降准”、房地产形势、实体经济融资难等问题阐述了看法。一言以蔽之,银监会发出了“温和救市”的信号。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看看王兆星在发布会上透露的“干货”:

 

干货一:打“擦边球”,突破《商业银行法》关于存贷比的规定

 

75%的贷存比是《商业银行法》规定的,不能突破。但是王兆星说,下一步会在保持商业银行充分流动性的同时,“更加合理和适当的调整存贷比的管理办法”。“在考虑保持资金稳定性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存贷比分子分母的结构,比如专门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发行的金融债券,既不能进入到存贷比的分母存款中,其发放的贷款也不能计入分子中,还有中央银行对小微企业、“三农”的专项贷款,也不再计入贷款分子中,另外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比较稳定的存款来源,过去可能没有计算在分母中。”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中国智慧”。违法的事情咱不能做,修改法律太麻烦,而且会有一些讨厌的专家、代表说三道四,所以就打打擦边球。这固然可以加码“微刺激”,为保增长做贡献。但会不会有后遗症呢?有意思的是,新华社就此次新闻发布会正式播发的电稿中,没有提及存贷比打擦边球的事。

 

干货二:向房地产市场吹暖风

 

在谈到房地产行业时,王兆星有三段话值得关注。第一,他表示银行业各种房地产贷款只占总贷款比例的20%,坏账率不高,不用担心。

 

第二,他说“如果一个经济体对房地产依赖过重,如果金融业对房地产的风险贷款暴露过多,一旦房地产出现问题,可能会对整个经济甚至对整个金融业造成灾难性的破坏。”这其实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银行业绝对不愿意看到房地产出现问题。其实这很好理解,唇亡齿寒嘛!虽然“涉房贷款”表面上看只有20%,但事实上肯定有很多贷款通过“资金贩子”,转弯抹角流入了楼市。更要命的是,银行全部贷款对应的抵押物,估计超过70%是房子、土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楼市不能崩溃。所以,如果到了需要出手相救的时候,银行会毫不迟疑的。而且我们的银行绝大多数是国有控股的,背后有“央妈”撑腰。“央妈”有印刷机,纸张和油墨,随时可以开印。第三,他表示银行业会“大力支持首套住房需求”。

 

总之, 6月6日银监会向楼市吹送了一股暖风,这跟6月4日住建部向楼市吹送的暖风,相映成趣。我相信这一周熬下来,开发商的腰杆都硬了不少。

 

干货三:正在制定“定向降准”的相关政策

 

4月25日央行下调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定向降准”力度,对发放“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也就是说,虽然“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官方表述没有变化,但事实上已经进入了“定向定量的适度宽松”。王兆星表示,“为增加有效供给”,有关部门正在加紧研究“定向降准”相关政策。

 

干货四:管住二道贩子、三道贩子,降低资金的“价格”

 

王兆星透露,监管当局已经要求商业银行成立“理财业务事业部”。这一方面是要隔离理财业务与银行其他业务的风险,实现独立化、专业化管理;另一方面是要让理财业务回归“代客理财”本质,降低资金“通道化”成本。目前银行理财业务总规模在13万亿左右,存在链条过长,风险难以管控。每到存贷比考核关键时点,比如季度末、年末,理财产品收益率就会大幅提高,拉高了社会融资成本。

 

在清理理财产品的同时,相信监管当局对信托产品也会加强管控,打破“刚性兑付”,增加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总之,一句话,让“炒钱”的机构和个人都收敛一点。其最终目标,是要让全社会资金成本下降,真实利率水平走低。

 

非常明显,虽然央行、银监会没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但他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要力求达到“降准”、“降息”的效果。所以,说他们在“温和救市”一点都不过分。

 

“天天说钱”是一个原创财经评论发布平台,以相同的栏目名称,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微信、搜狐博客、搜狐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同步更新。微信公众订阅号tttmoney免费为你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你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订阅。)

银行“罕见表态”的玄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