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难逃被边缘化命运
(2013-12-12 10:31:02)
标签:
财经 |
两个带有竞争关系的组织,在非常接近的地点,几乎同时举行会议,比拼进展,显得耐人寻味。而会议的结果也非常好玩:由于感受到TPP等“新人”的巨大竞争压力,僵持了多年的WTO多哈回合谈判终于在巴厘岛获得了些许进展,被媒体描述为打赢了一场“救赎之战”;而年轻气盛的TPP反而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使得年内谈判收官的愿望终成泡影。
自二战以来,为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有两个组织前后接力、一脉相承,贡献巨大。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在前,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后。中国是成立于1947年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但应有地位一直没有恢复。在经历了15年“复关”、“入世”谈判后,终于在2001年加入了WTO,被认为正式融入了国际大家庭。而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从此起飞,为经济新一轮增长奠定了基础。
世事沧桑,成立仅仅18年之后,WTO就面临着被边缘化、被抛弃的命运。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在另起两个主要的炉灶,试图取代WTO。这两个炉灶,分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目前参与筹划成立TPP的有12个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文莱、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和越南;参与筹划成立TTIP的成员国,主要包括美国和欧盟成员。这两个组织成员国加起来,约占全球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的七八成,如果成立,WTO基本上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另起炉灶?主要原因是WTO中有太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国情不同、诉求不同,多边谈判往往变成鸡同鸭讲,难以达成任何进展。2001年启动的多哈回合谈判,谈谈停停,历时12年,到此次部长级会议前都没有任何进展。
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则强烈希望打造“国际贸易体系和标准的升级版”。 TTIP、 TPP不仅将规定取消或降低关税,还将涵盖安全标准、技术贸易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争端解决,以及有关劳工权益和环境保护,标准之高和覆盖领域之广远超一般自贸区协议,被称之为“立足于下一代”的贸易新体制。
所以,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另起炉灶,主要还是着眼于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有其天然的共识和需求。当然,TPP的谈判设立过程中,存在有意将中国边缘化的倾向,使得中国构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黯然失色。但有些人将TPP的设立和WTO边缘化,完全说成是美国针对中国的“阳谋”,就显得过于“冷战思维”和自恋了。其实中国完全可以主动要求加入TPP谈判,既然越南这样发展中国家都不怕承受高代价,我们怕什么呢?还记得当年入世前有些人的忧心忡忡吗?后来这些担心应验了吗?
既然中国承认自己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美国、欧盟、日本是比我们发达的国家,那么,参加高手的游戏是唯一可以提高自己的机会。这跟下棋一样,你总与臭棋篓子下棋,只能让自己水平减退。与其骂骂咧咧,百般不愿,最后屈服,还不如主动适应、参与,成为发起国,还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上海自贸实验区成立了,里面实验的两项重要内容,是“负面清单制度”和“准入前国民待遇”,而这正是美国倡导的新一代国际贸易投资体系的核心内容,已经获得了70多个国家的认可。“负面清单”的意思是说,你把自己不允许投资的项目列出来,越详细越好,没有列入的就是允许的,就不用政府审批了。“准入前国民待遇”是与“准入后国民待遇”相对的,后者是说,外资企业被批准成立之后,就获得跟国内企业一样的待遇;前者是说,从申请设立、审批阶段,就获得国民待遇。此外,美国还倡导对劳工的保护,对环境的保护。
以上这些内容,跟十八届三中全会倡导的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减少政府审批,加强环境保护、增强人民福祉,不是非常契合吗?所以,美国倡导的新体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说完全针对中国更是无稽之谈。当然,TPP里有某些小动作,心里明白就是了,那毕竟是小动作而已。
其实中国对WTO的低效也早就不耐烦,否则不可能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等这种诸边、双边的贸易协定或贸易构想。
想想TPP和TIPP成立之后世界贸易体系吧,被两大体系抛弃的大概只有中东、非洲、南亚的一些国家,以及部分金砖国家。中国到底应该与谁为伍?
(“天天说钱”是一个原创财经评论的发布平台,其微信公众订阅号免费为你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你可以在“微信--通讯录--订阅号”里,通过点击右上角加号,搜索“天天说钱”,然后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