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新主席”的底牌是什么
(2013-11-15 09:46:32)
标签:
财经 |
北京时间11月14日晚上11点,获得新一任美联储主席提名的珍妮特·耶伦出席美国参议院听证会,接受议员们的“考问”,这是她获得正式任命前必须闯过的一关。
耶伦是个犹太裔经济学家,今年67岁,她25岁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她的导师詹姆士·托宾是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她的丈夫乔治·阿克尔洛夫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如果她最终获得任命,将是历史上第一个美联储女主席。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中国投资者需要知道的是,她明年2月1日开始执掌美联储后,将如何影响我们的投资和生活。
我们都知道,美国在2008年发生了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随后,美联储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仅长期将美国联邦基金基准利率维持在0.25%左右的超低水平,还推出了多轮量化宽松。正是在这一政策影响下,中国也随即出台了“四万亿刺激政策”,M2增速加快,人民币对内贬值,房价一飞冲天,所谓的“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无不与此相关。
然而,率先在危机中倒下的美国,又率先开始走出危机。我在“经济危机5年,美国和中国都发生了什么”一文中说过,美国人正在开启人类新一轮工业革命,以3D打印为代表的制造业,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以页岩气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充满活力的美国,正从经济危机的废墟中走出来。
美国危机以来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着终结。如果美国开始控制国债规模,提高基准利率,那全球金融市场形势将发生逆转。美元将变得值钱,需要升值,黄金作为避险工具将结束牛市,价格逐步回落。由于美国经济正在完成升级,美国投资机会显现,全球热钱会加速回流美国,当然也包括英国德国这些成熟市场,新兴市场面临资金流失,资产价格不可避免出现下跌。这些实际上已经在发生了,但趋势仍在延续。
拐点已经到来,但美国终止量化宽松的“政策靴子”仍然没有扔出来。因此,耶伦的看法,耶伦的决定,就显得非常重要。
自去年年底以来,美联储在伯南克和耶伦的推动下,公布了两个重要指标,作为未来政策依据:如果美国失业率不低于6.5%,年通胀率又不高过2%,就不太可能终止量化宽松。如果失业率低于6.5%,年通胀率突破了2.5%,就又可能加息,当然量化宽松也会终止。
之所以会有这两个指标,是因为美联储按照法律的要求,要对美国承担就业和通胀管理的“双重使命”,而不是像其他国家的央行,主要使命只有一个:管理通胀。
今年10月份,美国的失业率是7.3%,通胀率仍然低于2%,所以耶伦在听证会上表示,当前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潜能。在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明显好转前,美联储不会减少货币政策刺激,美联储“正使用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更积极地复苏”。
耶伦其实是公认的“鸽派”,也就是说,她希望能看到经济复苏的迹象更多一些,美国经济更稳健一些,然后再终止量化宽松。正因为如此,有一些议员认为,耶伦对通胀的容忍度比较高,可能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某种风险。
那么,失业率6.5%和通胀率2%就是耶伦的底牌吗?其实未必!
在获得正式任命之前,耶伦会坚守美联储此前公布的两个重要数据的底线。但获得任命之后,会不会对指标进行微调呢?这个就难说了。其实,现在已经有联储的官员和经济学家在呼吁,把失业率下调到6.0%甚至5.5%。也就是说,让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再晚一些。也许耶伦内心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她肯定不敢这么说,否则她的任职资格可能被议会中的“鹰派”否决。
整体而言,耶伦的上任对退守在悬崖边的黄金和新兴市场,是个福音。当然,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仿佛是守护女神。但她的作用有限,仅仅是提供一个喘息机会而已。她坚定地站在美国利益一边,只是希望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更牢固一些。至于金价和新兴市场,根本不在她考虑之列。
其实无论是“鹰派”还是“鸽派”,都是美国利益派,他们只对自己的国家负责。
(天天说钱,是一个原创财经评论的发布平台。微信公众订阅号“天天说钱”免费为你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你可以在“微信--通讯录--订阅号”里,通过点击右上角加号,搜索“天天说钱”,然后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