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夜灯下的思维碎片 |
记得偶初三第一学期的第一次考试,我考了个60几分。我记得当时发试卷的同学把试卷递给我,还调侃地说:你这么搞的?呵呵呵,那一次考试,考的全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然后我有一个公式背错了,结果就错了很多。你要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情,虽然说背错公式并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但因为背错一个公式突然得到一次低分,就断开一个学生开始走下坡路,那是不对的。
昆药周五发布了年报,真是令人无语啊。营收增长乏力,销售费用急增。先不要去分析其原因,光是这两个结论,根本上就把一个企业判了死刑。这一次,我们不能再像东阿阿胶那样,把存货激增当作好事。因为至今我没有确切证据去证明这种反常的财报有合理之处。
这一份年报,关键点一个是营收,一个是销售费用。从营收来说,正常销售费用激增对应的应该就是营收激增,可是这次反常得反。2014年四个季度销售费用分别为:1.86亿,1.66亿,1.84亿,1.17亿,在这个年度中,第四季度的销售费用是四季度中最少的;再看2015年四个季度,分别为2.17亿,1.73亿,2.88亿,2.04亿;综合这两个年度,得到的规律是,每年一、三季度比二、四季度销售费用高,而且第四季度并非销售费用高峰。但我们看到2016年四个季度分别为2.63亿、2.53亿、2.53亿、4.14亿,这个就很反常了,以前都是一、三季度高,现在第四季度比一、三季度的最高值还明显高出不少。这种情况,原因有三种可能:一是为了进一步促进销售,这应该对应当季的营收增加,但第四季度营收同比是减少的,所以可能性不大;二是增长遇到瓶颈,大力促销后仍无起色,这样推测是合理的,但我总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因为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外界环境恶化,反而不久前那个医保名单对昆药十分有利,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连续几年高增长导致的暂时性停滞,这是复利规律在发挥作用;三是管理层故意做低利润。如果把第二、三种可能结合起来,那就是昆药经过几年的高增长之后,营收暂时乏力,今年好业绩是不可能的,与其打肿脸充胖子,不如吃泻药甩掉包袱,来年一来营收增长压力得到缓解,二来利润基数低,三来有医保名单的大利好,再大干一场。
目前看来这种解释是最合理的,因为它能把所有可能的情况给串起来,但这毕竟只是猜测而已。我不喜欢硬把坏的说成好的,也不喜欢为选中股票的不好找理由,毫不避讳地说,如果我早知道这种情况,我就不会介入昆药,因为无论你怎么看,这份财报都是令人失望的。幸运的是,我并不觉得这份失望的财报会削弱昆药的长期核心竞争力,只是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会比预期中的要长。
联系起昆药最近一年的股价,很明显是有人早就知道了这种情况了,资本市场还是很聪明的。这不禁让我庆幸起来,要是像乐视那样过度看好前景而放低对价格的要求,那这次一定会死得很惨的。幸运地的,昆药目前正处于2007年以来的最低估值,目前静态PE是23.5,动态PE是24.5;而过去10年的最低PE是22.76,离十年大底只有3%至7%的跌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