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378804493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五十二)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
(2024-02-03 08:39:26)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
孟夏川陕自驾游(五十二)内江翔龙山摩崖造像
作者:
民夫子
从内江圣水寺到翔龙山石窟不到4公里,我们行车10分钟就来到了翔龙山下。
翔龙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唐代中晚期,即佛教文化在大中华广泛传播之际,五代、宋、明、清及民国均有增刻,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造像位于今内江市中区翔龙路3号,新华路与玉溪路交叉口南侧翔龙山北麓崖壁处,北临街道,与市政府相望,南接市委办公区。地处内江市中心地带,是罕见的“闹市石刻”。
翔龙山古称香山,山势若龙头昂秀,起伏蜿蜒犹如飞翔之龙,故名“翔龙山”。宋代曾在山前兴建“资圣寺”,元代战乱中被毁,明万历年间重建古资圣寺(现内江市政府处),1960年代寺院被拆除,造像前兴建民房,自2007年开始整治文物环境,将此处住户迁离,翔龙山摩崖造像才真正面世。
摩崖造像及石刻分布在北麓崖壁上,呈东西向排列,龛窟立面约1850平方米,分布长206米,沿山崖起伏布列。现存131龛;题记石刻24处,崖像815尊,造像大者高达数米,小者仅数寸。技法娴熟,神态各异,是一处难得的摩崖造像石刻艺术遗迹,更是宝贵的佛教文化艺术遗产。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山下入口标志
2.
千手观音造像龛,为翔龙山造像区主造像、最大造像,像高8米,体量硕大,宝相庄严,唐代以后,观音像渐渐作为主像
3.
千手观音造像,以浮雕、透雕、圆雕、阴线等多种技法镌刻,尤以手臂、法器、均为原生岩整体凿造,雄浑华美,脸部近年修复,下部手臂多数已毁断
4.
观音头像右侧一只手握着的法器上面似乎是个“同”字
5.
两腿之间的裙摆、璎珞清晰可见
6.
光焰旁的文官武将
7.
下方的金刚力士
8.
金刚窟
9.
罗汉窟
10. 旁侧的小窟
11.
左侧山崖
12.
牵牛窟,牛蹄雕得写实
13.
往上走,路边有一孤立的造像
14.
上面部分佛龛已经建亭保护
15.
三面造像窟
16.
三面造像窟
17.
持莲观音
18.
供养人
19.
阿弥陀佛造像,开窟于唐代
20.
阿弥陀佛,依巨石而造,像高4米,螺髻,着双领下叠袈裟,左手扶膝,右手施印,坐须弥座,足踏莲花,比例适度,技法简练,形体完整,神态安详
21.
大千诗碑,“一声牧歌何处来,万户千门此处开。识得此中真实义,不知那地有安排”,此诗作者是“蜀中四大家之一”盛名的明代礼部尚书赵贞吉,1921年张大千回乡应住持之请书写了此诗后被刻成诗碑
22.
佛像石窟
23.
可惜大部分雕像头部都损坏了
22.
西方净土变造像,开凿于唐代晚期--五代,窟高3.7米,宽4.5米,造像华丽宏大,殊胜庄严,美妙精致
23.
造像中间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右为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
24.
窟中左右及上方的建筑为天宫楼阁,是净土宗追求的终极目标
25.
共同享受快乐的西天极乐世界
26.
极乐世界的众菩萨
27.
龛左右方框的图案为“十六观”,是西方净土修行过程中的理想场景
28.
左下角的金刚力士
29.
龛下方为宝池,宝池中的莲花有童子生出——表现西方极乐世界出生的方式,没有痛苦,快乐中诞生
31.
一佛两菩萨窟
32.
一佛二菩萨二弟子窟
33.
龙池书法题记
34.
书法题记共20余幅,多为晚清至民国时期文人雅士登临拜谒资圣寺和造像后的游历之作
35.
龙池,中江陈襄书,
36.
“漱石枕流”,民国十一年(1922)田一夔书
37.
诗刻,曾庆昌撰并书
38.
诗刻
39.
诗刻
几十级台阶上面就是一片净土,除了我们四人没有碰到其他人,真正闹市中的幽静胜境。走下小山步入滚滚红尘,我们继续在内江探访。。。。。。待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转载原文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转载]孟夏川陕自驾游(五十五)安岳玄妙观·木门寺·乐至睏佛寺
后一篇:
[转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