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海萍工作室
张海萍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89
  • 关注人气:1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为深度学习而教:促进学生参与意义建构的思维工具》有感

(2022-03-14 14:37:49)
标签:

张海萍工作室

分类: 读书心得

读《为深度学习而教:促进学生参与意义建构的思维工具》有感

石屏县宝秀镇中心小学     陈艳红

读书是与前人会心的交流,读书是自我灵魂的感悟。一本好书像一杯好茶,给人以沁人心脾的舒畅;一本好书像一缕清风,给人以最温柔的抚慰;一本好书像一张精美的书签,给人以最深刻的历史记忆;一本好书像一个最好的朋友,给人以孤单的安慰。这个假期在名师张海萍老师的引领下,我读了《为深度学习而教:促进学生参与意义建构的思维工具》一书,此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深度和持久学习,增强其对信息的记忆,引导概念上的理解,并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新的变化。读完此书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如沐浴春风,豁然开朗,现把自己读书后的一些粗浅想法罗列如下:

一、认识深度学习和意义建构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把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在众多思想中进行联系,并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并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或者是指通过探究学习的共同体促进有条件的知识和原认知发展的学习。它鼓励学习者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造,而不是反复的记忆。我们可以把深度学习理解为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深度学习就是要最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意识,深度学习能力就是学生胜任未来的学习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和理解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课堂和未来工作中的问题。

学生通过高阶思维技能对内容进行积极的心里操作来获得理解,学生对意义理解的主动行为称为意义建构。

二、巧用技能进行意义建构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能力不是每个学生自然所形成的,它要求学生持续不断练习,练习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运用思维技能,促进其进行深度学习。

本书提到了概念化、做笔记和做总结、比较、阅读理解、预测和假设、可视化和图示表征,以及集思广益和移情理解七种意义建构的重要技能,并且在每章内容中,详细介绍了关于培养这些技能的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工具,从中我收获不小:

(一)巧用思维网图

思维网图使学生无法进行低级的复制抄写行为。学生必须通过将所读或所听的内容转换成可视的信息,并将重要的思想与支持的细节联系起来进行意义建构。

我们在语文复习时也可采用思维网图,如:生字词的复习,让学生利用思维网图进行归类。生字的归类可以有:形近字归类,多音字归类,按结构进行归类,按记忆牢与不牢的进行归类等等。词语的归类可以有:按结构形式进行归类,按感情色彩进行归类,按学生掌握熟练程度进行归类……让学生在对生字词的归类中加强记忆,而且有针对性地找出自己掌握不熟的或不会的,进行重点复习,使复习更有目的。

又如:在句子专项复习时,运用思维网图进行头脑风暴。首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曾接触过哪些关于句子的题型,再让学生在黑板或书上记录关键词:造句、扩句缩句、改变句式、修改病句、整理句序、句子类型、填关联词……然后让生根据板书或笔记上的关键词进行头脑风暴,面对这些题型该如何做?或做时该注意什么?容易错的又是什么?……集思广益共同巩固知识。

运用思维网图进行复习,图文并茂的形式会打破以前沉闷的教学形式,学生兴致会大大提高。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提取、梳理、筛选、整合、链接、加工、反馈等,在这个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生加强了对语文知识的整体联系,也能推动文字信息的加工,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深度学习

(二)巧用“你就在现场”

把自己摆进去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我们教师可以运用“你就在现场”的策略,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经历、故事和反应,并使这些个人元素作为发展集思广益、移情理解和更深层次理解的跳板。

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你就在现场”——这种利用自我不同视角和同理心来促进学习的策略进行教学,如荷叶圆圆一课中,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蜻蜒的停机坪,是小鱼儿的凉伞。荷叶也一定给你们带来了快乐。想,荷叶是你的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比赛说一说。通过比赛说一说这一实践活动,学生感觉到自己就站在池塘边,已经完全融入到课文中

又如:学习写景类文章,让学生当导游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积累文本中的精妙词句,更有助于让学生融入自己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学习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时,在师生共同理解课文之后,我们可以拓展:同学们,今天日月潭管理处要招聘几位导游,谁有信心竞聘啊?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接着引导学生导游词设计可以在课文内容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也可以自己查找资料。让生回家精心准备,第二天让他们各显其能有的给课文配图,指着自己所画的每一个景点进行详细介绍;有的在介绍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时还加上了神话传说。……这节语文课因为巧妙地创设了“小导游介绍景点”这一情境,学生就变得兴趣盎然,能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 

三、思维培养迫在眉睫

深度学习就是为了发展思维,发展思维才能更好的进行深度学习。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记忆知识,而忽略语文实践;浅尝辄止,满足范范理解;琐碎问题,误当语文活动等问题。许多孩子为了学习知识而学,却不会运用,学习语文与现实生活脱节,部分认为学习仅仅只是为了考试罢了,考试考哪里,我就学哪里。这是一种认知的偏差,我们要教育的不仅仅是一批能拿高分的孩子,更是一群会思考的人才。学习没有行云流水,学习是解决不懂的问题的过程,文字处处蕴藏着情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我们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更应关注学生的深度学习,思维发展。

只有将思维充分激活,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课堂,应体现教与学的力量。否则,教的就是假学,听的就是假课,学的就是假习。没有思考就没有深入,没有思维就没有发展和创造,没有思维力也就没有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的思维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只有思维推向深层,学习才能走向深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