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石头,在我们身体里有时它们会疯狂地长出,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让我们疼痛难受,不要小看小小的石头,它可引起一系列的病变,损害我们的脏器,还可导致人体相关组织出现癌变。
最容易在我们体内长出石头的地方有二个,一是胆囊,二是泌尿系统。
今天先谈谈胆结石。

全国首个胆结石博物馆开馆了,2300份胆结石标本展出,在广东东莞的西城医院,此医院的胆结石团队用了10年时间,每年600多例手术中取出的石头保存下来,其中的一部分在此博物馆展出,大小各异,颜色各异,形状各异,各种各样,有的还有花纹。
武汉有一58岁女性,因长期爱吃油炸食品及动物内脏导致胆汁浓缩多年,经常犯病,最后一次发作不得不手术,竟在小小的胆囊中(已被撑大)取出468颗胆结石。
有一65岁妇女,40年前就查出有胆结石,但她“懒得管”,结果此石头越长越大,竟磨了一个洞,石头穿过胆管进入肠道掉进肠子,引起肠梗阻危及生命,经腹部开个大刀找出那块石头才挽救了她的生命。
胆结石喜欢“光顾”以下几类人——
1,饮食偏晕,喜欢甜食者。
其实胆石症也是一种富贵病,
因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了胰岛素的分泌,会加速胆固醇的沉积而形成结石。
2,经常不吃早餐的人。
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患胆结石,为什么?
我们在正常时间吃早餐提供了我们一天30%以上的能量,不吃早餐除了引发肠胃症状以外还会促发胆结石。吃了早餐,胆汁就分泌出来,在胆囊内将胆汁稀释了,不易沉积形成石头,如不吃,那么长时间胃会空着,胆汁就不分泌出来(或者仅分泌一点点)这样,胆汁就浓缩了,胆固醇等物质就在胆囊中沉积下来,时间久了就形成胆结石。如果空腹的时间越长则结石形成越多,美国曾对4730名妇女进行长达10年的调查统计,那些晚餐与次日第一餐时间大于14小时的人胆结石最高,而晨起有规律进餐的女性最低。所以我们要吃早餐,有人不吃早餐一年左右就会长胆结石了。
3,蛔虫感染者。
以前这种情况是很多的,不洁的饮食史带进了蛔虫,蛔虫逆流到胆道去产卵,或者死亡后蛔虫体就形成结石的核心,以前的胆道蛔虫症很多的。
4,减肥体重反弹者。
减肥后体重又回升的人易患胆结石。国外对26万多名男性减肥者10年的跟踪调查(注:我认为这样的研究成果最最有说服力:大样本,人群样本,10年时间)发现,体重下降2.2-4公斤后又反弹的人患胆结石风险要比体重保持不变的人升高21%,体重减少4.5-8.6公斤的人是38%,而体重减少9公斤以上的人再反弹则患结石的风险就高达76%.
因为在体重反弹阶段,人体易积聚脂肪,增加了胰岛素的抵抗而引起新陈代谢的紊乱,从而易形成胆结石。
还有一种情况是快速减肥,体重过快下降,,胆结石发病也会增加的,所以减肥的人每天至少就有一餐脂肪摄入量达到5-10克,不能一点脂肪都不吃,只有这一水平才能刺激胆囊正常排空,不会因胆汁沉积形成胆石。
5,肝硬化者。
肝硬化的人患胆结石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因为他们体内的雌激素的灭活功能降低,胆囊的收缩能力也下降使排空不畅,再加上胆道的静脉可能有曲张等情况使胆结石形成。
6,中年胖师奶,服避孕药者,绝经后用过激素替代疗法者易患。
肥胖与胆结石的发病率是成正比的、在我做医学生时老师的一句话记得特别清楚。他说“胆囊炎,胆结石多发生在肥胖漂亮的女人”,肥胖容易理解,为什么要漂亮开始不明白,但后来也想通了,漂亮女人嫁有钱人吃得太好,肥了,患上了,而现在大家生活条件改善了,服避孕药的人又那么多,无论漂亮不漂亮都可以患上。
现代社会患胆结石的人相当普遍,大约每10个人中间便有1个,患上胆结石后身体发给我们发个警报的,如腹痛,是痛得不得了的绞痛或者是隐隐作痛可忍受的不适,吃了油腻的东西易发作,吃一般的止痛药是没有效果的,有恶心呕吐,严重者还可出现黄疸,或者肥胖,或者突然消瘦,可以激发胰腺疾病(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或者胰腺癌症的)。超声检查及核磁共振等都可检出异常。
那么患了胆结石后是否都要手术取出石头?或者摘除胆囊?——
并非所有的胆结石都要切除而后快。有三种状态决定下一步应该如何应对:
1,无症状的胆结石,既往无发作史,胆囊壁也不厚,胆总管也不扩张,仅有泥沙样的小结石,也没有引起胰腺炎等并发症,仅在体检中发现的小结石,先不用管它,只是定期复查就可。
2,虽然无症状,但心理压力大影响正常生活且手术风险也不高者; 胆囊结石已有超过10年的历史者;
野外工作人员;老年人,有胆囊结石病史身体情况良好者都可考虑用微创手术,以免胆结石存留体内时间过长引起癌变。以上情况考虑手术治疗。
3,胆结石数量很多及结石直径大于2-3厘米时要手术; 伴有胆囊息肉而且此息肉已大于1厘米的要手术;
胆囊壁已增厚(说明已多次炎症了)要手术; 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了要手术; 儿童胆结石一般要手术; 合并糖尿病,
有心肺功能障碍者等要尽早手术。
如果结石在肝内外的胆管结石已使肝发生了肝脓肿,肝萎缩,肝恶变等要立即手术。
4,若出现胆囊已萎缩者(易癌变的); 胆囊颈部嵌顿者 ;
年龄大于50岁反复发作的女性患者是一定要手术的。
那么,做什么样的手术?是保胆取石还是将胆囊摘除?
在10多年以前大量选择前者,保住胆囊仅将里边的石头取出来
,但是后来发现,这样做复发率很高,竟高达80%以上,而且大部分在五年内就要复发,并且还会并发胆道消化道的损伤,也一直没有证实保胆的疗效优于切胆手术
,所以开刀取石头已成了过去式,现在绝大部分通过微创手术切除胆囊来完成。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老年人的胆结石发炎,由于当时的身体情况及原有疾病不能进行此手术时,先临时取石,引流胆汁保命,待身体情况许可炎症消除后还是要切胆。
有的老年人明知自己有结石多年,平日不发作时不去管它,一旦发作疼痛难熬,这一难熬使原来的高血压更高了,糖尿病更重了,肺心病肺气肿更厉害了,谁还敢急诊做你的胆囊手术,风险太高了!所以在平时身体情况许可时就要去医生决定手术与否的。
现在对那些有胆囊结石的老年人,不管有无症状,不管他们的胆囊有没有合并其他病变,也不建议保胆取石治疗的。
不要相信偏方“溶石”不科学的,让你多饮水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它不是泌尿道的石头而是在胆囊里的石头,即使多饮水也排不出来,它与胆固醇有关,与三高饮食有关,与胆道感染有关,与胆道蛔虫症有关。“溶石”溶不了它们。
那么,吃药排石行不行?
医生给你开的药一般是消炎药止痛药,排不出来的,只是将嵌顿在胆囊颈的石头松动一下,让你不痛了,别以为石头消失了,药物是无法使结石消失的,而且不手术靠药物来反复消炎可使你的胰腺长期受到损伤会发炎和坏死,情况更糟!
那么中成药行否?
中成药只能起到利胆作用,能减轻一些症状而已,但石头仍然存在。
那么体外碎石行不行?
此方法仅用于坚硬的尿路结石,而胆囊结石含有胆固醇,质地偏软,只能打扁它,难于破碎它,还可能将肝脏也打伤了(因为胆囊在肝脏的下面),所以对于胆结石是不推荐的。
目前能证明驻有一种药物叫熊去氧胆酸可以试用,它它仅对钝胆固醇结石有效,而且要服很长日时间,成功率也低,复发率有50%以上。
所以啊,有胆结石的朋友不要犹疑了,微创手术是你的最佳选择!
切除了胆囊让你成了“无胆人”,那么没有了胆囊对你的身体有无影响?
不要紧的,虽然对人体的消化系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人体的代偿能力是极强大的,事实上我们真正分泌胆汁的地方是肝脏,胆囊只是储存而不是分泌,它将胆汁收集起来并加以浓缩,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它,从肝脏里分泌的胆汁直接入肠参与消化功能,切除胆囊后我们可通过此代偿而适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