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有一种近乎宗教式的献身精神,教育,抚养,爱护,关心成为他们终生的自觉行动,自从儿女出生之日起就牢牢地拴在父母的心上.年老父母对过去的你也像现在你对你宝贝的子女一样,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一代又一代,生生息息.感恩父母吧!你生命的起源!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也只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分是今生今世,你不断地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无论爱与不爱,下辈子不会再见面".
行孝是一种责任,因为它可以检验我们的灵魂,如果说"守着"与死神较量的几个月是检验血脉亲情的过程,也是淬练人生的过程,你会怨吗?,你会烦吗?
对于一个在病魔中苦苦挣扎的患者来说,最渴望的是什么?不是营养补充,不是灵丹妙药,而是亲情之爱,只有来自亲情的爱才能唤醒他求生的本能.
实际上他们到了老年,对物质生活也没有多大要求,最大的愿望是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尤其是子女的体贴感情,其实他们的要求也并不高,一声问候,一句夸奖,一个电话,一件小礼物,一封家书,一段时光,一次活动,一杯白开水,,,,这些都会带给他们意想不到的温暖.保姆代替不了子女,保姆可以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和照顾,却不能代替子女对父母精神上的慰藉.对父母,高层次的孝应该表现在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老年人更需要那种水乳交融化不开的亲情,即使那些有丰厚退休金的老人,在精神方面也很依赖子女,而我们却常常忽略了父母的这种依赖,"忙"成了冷落父母的理由,这是最冠面堂皇的所谓理由吧?!
对于父母,不可再做簿养厚葬的傻事了,也不要将父母当成你不要付钱的"包身工"和"钟点工"了,他们那一辈子的人受到的磨难实在太多太多,,,,善待他们
就是善待自己的良心!
下面二个例子大大超出了"怨"字---
E先生的老父正抱着小孙女坐在桌旁,当E先生递给老父一块西瓜时,老人接了西瓜,却不慎将孙女摔在地上,孩子大哭,E先生大怒,"爱女心切"将一块西瓜狠狠地往老父脸上扔去,老人脸上全是西瓜渣和汁,还有那浑浊的老泪.此后,没有了笑容,沉默寡言,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发呆,E先生看在眼里,也知道自己的过激行为给父亲造成的伤害,一来由于面子,二来想找个空余时间向父亲认个错,但是,晚了,原有高血压的父亲停服的所有的药物,二周后患脑溢血逝世.此时E先生捶胸顿足,悲痛不已,总是责怪自己_如果我早一点认错,,,如果我不扔那块西瓜,,,,
点评: 1,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2,即使老人千般错,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愤怒以愚蠢开始 后悔告终.
3,每个大错误的发生,都有一个中途可以被挽救的时机,如果处理得当和及时,或许能找到补救的办法.
4,老年人的生理是脆弱的,心理同样也是脆弱的.连比尔.盖兹都说行孝不能等,何况E先生粗暴的行为.有的子女由于种种原因,使尽孝一拖再拖,总以为可以从容尽孝,殊不知时间是残酷的,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是脆弱的.
F和G先生是兄弟俩,已各自成了家,住在同一小区,又在附近上斑,80多岁的老母因无经济来源一直靠兄弟俩生活,原来俩家七口人一起吃饭,由老母一人操作,后由于妯娌不和要分开吃饭,老母要分别给两家做饭,买菜,做饭,做饭
买菜,上午,下午,,,就这样,一个80多岁的老人行走及忙碌在菜场和两家的灶房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论刮风下雨,地滑水浸,一个干瘦干瘦的老人的背景,终有一天会远去,远去,,,小区内曾有人对兄弟俩规劝,他们的回答是"老年人要活动活动筋骨"
点评:1,老年人应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活动筋骨,这样繁重的工作相当于二个保姆的工作量,对于一个80多岁的老人来说实在是重压.
2,一旦她不在了,你们俩家就不吃饭了?? 一旦她摔倒了骨折了,你们会照顾她??,医药费呢??
3,当老人得到不公正待遇时,请不要忘记,在背后还有一对清纯的稚气的眼神,他们看到什么?他们学到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以后也会这样对待自己吗??
好了,就讲这些了.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你也不再是昨天的你,不会再嫌弃他们,不会再抱怨他们,不会再不公正地对待他们,不会将他们当成包袱,当成累赘,他们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请听听高龄老人内心的呐喊__"扶我一把,用爱和耐心帮我走完人生路!就像我当年教你学说话,教你学走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