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选择的方法
(2023-04-26 20:39:47)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选择的方法
课题的来源十分丰富,但真正发现和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研究者投入相当的精力去观察、思考、分析。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那么怎样去选择才能选一个好的课题呢?
(一)问题筛选
这是中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或产生大量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分析这些问题的重要程度和这些问题的意义的大小,分析其研究价值,并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从中选取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研究能力与水平的问题作为课题。
(二)经验提炼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把这些经验总结出来,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必然能回答一系列问题,这样从中就能提练出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在正在探讨研究的教育教学中的某些问题,或说正在做的教育教学的某些研究工作,只是没有把研究的问题提练出来进行申请立项,如果提练出来了,就是科研课题,所做的就是科学研究。
(三)资料寻疑
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其中的观点提出一些疑问,或产生不同观点,经过分析、比较就可以产生研究课题。
(四)意向转化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有时突然产生对教育的某一问题萌发一种探索的意向,要及时抓住这一意向,并对其作进一步思考,问题很可能就清晰起来,同时对有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整、研究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分析、整理,就可以形成研究课题。如:课前5分钟演讲,规纳一下就可以整理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填学习反馈卡、写学习反思,通过提炼整理,就可以归纳为一个课题。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陈述
课题选定以后,就要思考怎样把我们要研究的问题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课题的表述有哪些要求呢?
1.课题要简明、具体、清晰。
一般来说课题表述不能超过20个字,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一定要具体清晰。
2.课题指向性要强。
一看题目就能让人感到你所研究的是什么,如《中小学高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指向非常明确具体,就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有《中小学低年级快速识字教学实验研究》,它的研究指向即为“快速认字”一看便明确了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还有《初中生物课件的制作对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指向性都很强。
3.课题要有可操作性
课题要反映出研究的对象、范围、目标、方法、途径等,要具有操作性,假大空的课题无法操作。
如课题一:
原陈述:中小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太宽泛、研究的内容不明确,可操作性差)
再陈述:发散性思维能力与中小学生特点间关系的研究(特点不具体不明确,无法进行研究。)
再陈述:中小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与阅读成绩之间关系研究。
这样,研究对象、范围、目标等都在课题中显现出来,是可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