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第三中学英语课题《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实施方案

2023-12-30 20:09:21

一、研究背景

在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拓展性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拓展性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材和资源的选择不够多样化,缺乏与学生兴趣和需求相匹配的内容。其次,教师在拓展性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方面缺乏相关培训和支持。此外,评估和考核方式不够灵活,难以评价学生在拓展性课程中的实际能力和表现。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以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为指导,如何开发与有效地实施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成为一线初中英语教师关心的问题。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拓展性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学科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发和实践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同时它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研发和实践拓展性课程,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界定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是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和背景基础上,结合初中英语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通过增加内容、拓宽学习领域、提升学习深度和广度等方式,科学有效地研发拓展性课程,并通过有效的的研发和实践,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二)、研究对象初中阶段的学生和执教教师以及可以服务于初中英语教学的课程资源。

主要内容

1、构建“主题引领”,创设语言环境资源。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中,重构“主题引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可以提升课程目标的内涵。传统的英语课程往往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通过重构“主题引领”,可以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首先,构建“主题引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深入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英语课程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通过将课程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构建“主题引领”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在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教育被提出并重视。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英语课程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另外,构建“主题引领”可以提升课程目标的内涵。传统的英语课程目标往往局限于语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培养。通过将课程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可以使课程目标更加全面和具体。    

总之,构建“主题引领”是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实践与研究的重要方面,它可以提升课程目标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合理设计和实施“主题引领”,可以使英语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2、研发镶嵌课程,建立多模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嵌入英语拓展性课程的镶嵌课程和信息技术融入拓展性课程实施不同,它不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从学习的视角进行课程研发,将英语拓展性课程的微课、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拓展性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与文本、策略、教法一起成为整个“大概念”学习的有机组成,相互交叉,渗透,浑然一体。建构多模态英语拓展性课程。

为了研发镶嵌课程和建立多模态课程资源,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实验室、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具互动性和体验性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研发镶嵌课程和建立多模态课程资源对于初中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跨学科能力。同时,教师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践与研究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机会。

3、设计多维活动,拓展体验课程资源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中,设计丰富的活动课程,加强学生体验式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学生体验式的学习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实现。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和反思。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真实的交流场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引入项目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学习英语知识。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剧本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研究目标

    本课题依托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新课标背景下研发和实践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和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增强教师开发拓展性课程资源的能力,力求构建一个参考性的框架,为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开发提供参照模式。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研发拓展性校本课程,彰显课程育人功能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学生需要具备更加广泛的语言运用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的是语法知识和单一的语言技能训练,而拓展性课程则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和活动,以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其次,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拓展性校本课程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项目学习和综合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此外,新课标强调学科整合和跨学科学习。拓展性校本课程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综合和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例如,可以将英语与艺术、音乐、体育等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场景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总之,研发拓展性校本课程,通过对现有教材和资源的评估和筛选,选择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优质教材和资源,并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验证校本课程育人效果,培养教师课程素养

英国著名的课程研究者斯腾豪斯认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践工作者,更是教育研究的中心。在开发、实施、验证拓展性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关于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和课程意识也会加强,教师会更为关注开发显性课程资源和各种隐性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创新。因此,它有助于提升英语教师的课程素养,有助于英语教师拥有开放与民主的专业态度,拥有善于合作、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精神。

验证拓展性校本课程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在拓展性课程执行中,教师逐渐转变传统的“教”的角色,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拓展性课程执行的过程中,强化过程性体验。通过开展拓展课,教师更注重提升专业知识,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在课程执行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形成自身的课程理念和执行风格;更加注意加强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以及拓展性课程的执行力。

本研究旨在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和资源支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视野,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同时,通过研发和实践拓展性课程,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等为主要内容设计调查问卷,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借助“问卷星”这一小程序发布问卷,对本校教师和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整理调查结果和关键词,了解分析现阶段英语课程问题和并原因,并结合相关建议,规划研究反向。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之处,在研究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及时了解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调整部分研究方法和策略。

2、案例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借助公开课、组织英语活动等方法收集教学案例、活动案例,在真实案例的帮助下,分析教师在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包括内容的安排、目标的设计、评价等,同时分析案例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改进后续的课题实施策略。

3、行动研究法

此课题提出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只有通过实践研究和论证,才能产生可行性成果。因此,本研究需要与学生、教师和课题组成员建立密切联系,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基于实践过程展开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从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实施策略的初步构建、具体的实施思路、细化的场景创设等方面进行探究。

4、观察研究法

根据创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目的,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以及观察量表,对拓展学习过程的开发和实施进行系统考察,搜集材料,掌握基本情况,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去观察研究,加以分析,确定拓展性课程开发的重点和中心以及如何高效实施,总结出对学生来说最有效地、最有价值地拓展型课程学习途径,以学生为主体,让课程资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和调查研究阶段(20236月-20239月)

(已完成)

1理论学习,文献研讨,调查研究

2筹备验证、课题申报

3成立课题组,落实组内人员分工

4撰写开题报告,指导实施方案

5邀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研究阶段(20239-20253月)

初级阶段:

1、研究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对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要求。(郑宝红、聂雪芬)

2梳理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拓展性校本课程的要求。(郑宝红、聂雪芬)

3、制定中学生英语发展需求的问卷调查以及撰写调查报告。(陈筱玲)

4评估既有教材对促进中学生英语发展需求的不足。(杨玲、王小黄)

5确立拓展性校本课程研发思路目标原则。(宋翠娥、黄佳)中期阶段:

6、根据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构建“主题引领”,创设语言环境资源;研发镶嵌课程,

建立多模课程资源;设计多维活动,拓展体验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研究。(聂雪芬、杨玲:构建“主题引领”郑宝红王小黄、陈筱玲:研发镶嵌课程;宋翠娥、黄佳、:设计多维活动

7实施和评价开发生成的拓展性校本课程

8根据课题研究的初期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实践,并进行反思总结

9改进和优化拓展性校本课程

10根据实践结果,生成相关成果,如论文、教学设计、课件、主题阅读、微课、活动设计等

第三阶段:课题完成阶段(20253--20259月)

1收集整理各种各项成果材料

2提炼各种研究活动成果

3各项研究成果汇总

附: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负责人:宋翠娥、陈筱玲

课题组成员:聂雪芬杨玲郑宝红王小黄黄佳

   

六、预期成果

(一)、过程性研究成果主要有:

1、《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对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要求

2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拓展性校本课程的要求

3、《中学生英语发展需求问卷调查以及调查报告

4既有教材对促进中学生英语发展需求的不足

5拓展性校本课程研发思路目标原则

6、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系列主题阅读、论文、

教学设计、课件、信息化作品等;

(二)、最终研究成果为:

1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主题阅读集;

2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论文集;

3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教学设计集;

4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活动设计集;

5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信息化作品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