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家乡】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

(2023-02-23 12:28:15)
标签:

图片

旅游

收藏

历史

文化

分类: 【我爱家乡】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我爱家乡】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 (2020-08-03 05:11:09)
标签: 

【国保打卡】

 

北宋东京城遗址

 

繁塔(国3)

 

大庆殿遗址

 

朱雀门遗址

分类: 华中旅影

(繁塔)

 

北宋东京城遗址“国3”,埋在河南省开封市市内的地下,地面上能看到的东西很少。

自北宋灭亡后,历经动乱,东京城遭受严重破坏,尤其是元世祖时为防止汉族人民反抗,将开封内外城全部折毁。另外,还由于黄河的屡次决口泛滥,泥沙淤积,东京城遗址逐渐被淹没到地下。

     上篇《【国保打卡】(82)祐国寺塔(国1 》就谈到开封铁塔被埋掉了7米。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20世纪80年代经过7年的勘探和试掘,在今开封城地下8米初步探明北宋东京城近方形,东西7千米,南北7.5千米,由内向外依次为皇城、内城、外城,其外城的轮廓、形制和范围,以及一些城门的位置,同宋人的记载大致吻合。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北宋东京城沙盘复原图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北宋东京城平面图。上两图下载自网上)


内城是当时最繁华之处,是衙署、寺观和商业集中的地方。 

皇城淤没于潘、杨湖一带,周长近2500米,与史载“大内据阙城之西北,周回五里”基本吻合。在皇城的前半部中轴线上,发现东西宽约80米、南北最大进60多米,残留6米左右的宋宫正殿——大庆殿的建筑台基,其位置、规模、深度及出土遗物,均与文献记载相符。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皇宫遗址位于龙亭下面,它与内城朱雀门、外城南薰门呈一南北直线,即当时的御街,同如今纵贯开封市区的中轴线——中山路基本相对应。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龙亭大殿)


 

皇城北墙遗址,在龙亭的背后。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朱雀门遗址。第一块“国保”碑很有“个性”,“河南省”三字之上“加”刻“全国重点”,可能是全国的孤例吧?大概觉得不妥,旁边又加了一块“国保”碑,文字“挤”得满满,而且文字、格式不符合规范。“国保”碑附近还弄了几件小品,貌似寓意“朱雀” 和“门”,组成一座小小的街心公园。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当然,这只是思泉到过的地方,偌大的北宋东京城遗址”尽管大部埋在地下,但也不止于这些。

下面重点看看与“北宋东京城遗址”密切相关的子项、“斯飞坐标”定位的“繁塔”(繁,读pó,不读fán)。1996年的“国4”清单中注明归入“国3”的“北宋东京城遗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过这里。周围挤满民居,转了一圈才拍到这么两片,没见到“国保”碑。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繁塔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因其兴建于繁台之上,俗称繁塔。是开封地区兴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繁塔曾是一座六角九层、高80余米的巨型佛塔(一种说法),极为壮观。有诗云:“台高地迥出天半,了望皇都十里春”。故而,“繁台春色”成为著名的汴京八景之一。

至元代,由于雷击,毁去繁塔两层,但繁塔仍十分高大。

明初发生“铲王气”事件,拿繁塔开刀,莫名其妙地将繁塔铲除了层,只剩下三层

清初在残塔上筑六级小塔,封住塔顶,便形成了如今状似编钟的独特、风趣造型,成了我国古塔中独一无二的孤例。 



繁塔是中国佛塔从四角形向八角形过渡的类型,因此也是研究佛塔建筑发展、演变的珍贵实物资料。

一旦进入塔院,就很难望见小塔。

繁塔下部三层,是一座六角形的楼阁式佛塔,底层根部每面宽13.10米,面积501.6平方米,从下向上,各层逐级收缩,到第三层呈平顶,平顶上的七级小塔高约6.5米,加起来,约为下部一层的高度。

下部三层大塔的高度约25米,从下面大塔底部到小塔的顶尖,总高为31米余。



繁塔的内外壁镶嵌佛像瓷砖,塔表的每块砖的面积均为一尺(当时1尺约等于31.2cm)见方,为凹圆形佛龛,龛中有佛像凸起,一砖一佛,趺坐其中,佛像姿态、衣着、表情各具特色,统计过,共108种,7000余尊。

其中有端坐在单莲座或束腰莲座中之佛像;手执各种法器的佛像;骑着青狮的文殊和骑着白象的普贤二菩萨;六臂或十二臂的观音菩萨,.....佛像表情细腻,生动逼真。

这在现存的佛塔中十分罕见,是繁塔的一大亮点。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塔基南北均有拱券门,皆能出入,但互不相通。从南门入,为六角形塔心室,顶部以小砖叠涩砌成藻井。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外部的佛像瓷砖数量太大,多看一会儿,晃眼。倒是拱券门内走道两侧和塔心室齐腰高的一圈佛像瓷砖用木框、玻璃保护起来,成了这次观赏、拍摄的重点。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宋代艺术家们赋予佛像丰富的感情,使人们观赏时感到亲切且生动。佛像所穿袈裟皱褶清晰、线条流畅,面部和手脚的刻画丰满、细致、圆润,充分展示了艺术家(抑或工匠)们雕刻制模的精湛技艺。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繁塔还是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塔内现存碑刻200余方,以宋代为主,有178块宋代佛经碑刻,其中尤以宋代书法家赵安仁所写的“三经”最为著名。“三经”分别存于塔内上下两层,南门内第一层东西两壁镶嵌刻经6方,东壁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西壁为《十善业道经要略》。还有一经在二层。据说有木梯可上达二、三层,不开放,无缘观赏。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文字均为楷书,有欧、柳之风。刻石四周均饰有莲瓣开花图案,技法精妙,无雕刻凿痕,如同模制一般,表现出宋人高超的雕刻技巧。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附近有禹王台,又名古吹台,省保”。不属于本文的范畴,随上几片。窃以为将来的“国9”估计有份,待升级后再来写它。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国保打卡】(豫08)北宋东京城遗址、繁塔(国3)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