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的智慧:转移风气  陶铸人才

(2016-09-14 08:45:07)
标签:

曾国藩

做人

做事

修身

家教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曾国藩认为,作为一个社会知名人士,应该肩负起一个重要的责任,那就是通过转变社会的风气,为国家陶铸人才。

曾国藩在《原才》一文中谈到了转变社会风气,从而陶铸人才的重要性。他说:“现在一些当大官的,动辄说天下没有人才。他们处在重要的岗位上,不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去转移社会风气,从而陶铸人才,只是感叹天下无才。认为他们说的是对的,可以吗?绝对不可以!”

“一个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一定会有一个向善之人。他的智慧如果能使十个人受到他的感染的话,那么他就可以从这十人当中选出一个最优秀的,培养成人才。如果他的智慧能使一百个人受到他的感染的话,那么他就可以从这一百个人当中选出一个最优秀的,培养成人才。”

“转移社会风气,从而陶铸人才,并不仅仅是那些当大官的人的责任,凡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都应该这么去做。”

曾国藩所生活的晚清时期,社会风气相当败坏,几乎达到了无官不贪、无商不奸的地步。黑恶势力到处横行,官府没能力管;当兵的在战场上畏敌如虎,抢夺老百姓财产却争先恐后。同时,社会人才匮乏,所谓“万马齐喑究可哀”是也。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通过切实的行动,提倡一种新的风气,其主旨就是“不要钱,不要命,不要官”,还有爱护老百姓。

曾国藩通过这种提倡,使自己的理念影响了一大批人。其中的最优秀者,被曾国藩挑选出来。曾国藩积极创造条件,使这些人的才能得以施展,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人又把曾国藩提倡的浩然正气传递给更多的人,既转变了社会风气,也为国家培养了更多的人才。社会风气好,又有人才,则中国有救。

被曾国藩选中的这些人当中,虽然也有像李鸿章那样的在道德方面不无瑕疵的人才,但总体上,这些人还是能够践行曾国藩的道德理念的。湘军将领们,除鲍超等少数人外,在道德方面都是没什么瑕疵的。这些人的风尚,与那些老官僚、绿营将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单论功业,曾国藩与左宗棠、李鸿章在同一水平上,但到现在,左宗棠、李鸿章的影响力远不及曾国藩。这是因为,曾国藩能拿出手的,不仅有功业,他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曾国藩通过转变社会风气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是左宗棠、李鸿章远远比不上的。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
曾国藩的智慧:转移风气 <wbr> <wbr>陶铸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