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击临武“城管真空

(2014-12-11 10:48:44)
标签:

城管

临武

菜贩

驱赶

市场

           85岁的鲁月老人睡的正香。

          任凭身边人来人往,拥闹不堪,她双臂放在膝上,全然无觉

          2013719日的下午,在临武街上看不到一名城管的这一天,老人终于可以安心的在菜摊前打瞌睡了

          这样的情形在城东市场大门口,在临武县城最为繁华的解放中路,文昌街等地,几乎随处可以看到。要在往常,别说打瞌睡,如果不随时盯着四周,眼尖、腿快,就有被城管“光顾”的风险。

         这两天真好,菜摊子可以放心摆一天了……一位卖西瓜的大嫂笑着说。http://s16/mw690/003RKNmjty6OihBXj8X4f&690

 

                    县城里不见城管了

               717日上午,南强乡瓜农邓正加在与当地城管执法局队员发生争执后,“突然倒地死亡”(官方语),随后,位于县解放南路的县城管执法局办公楼的大门便上了锁,数天没有开,更无人办公。

               城里没有了城管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从18日至20日,在县城的主要道路解放中路、文昌路、回峰路的路边,一大早就挤满了乡下来的菜农、果农。在城东市场前面,偌大的马路已被菜农占去了大半,菜农们不慌不忙的招呼着生意,跟卖主讨价还价,全然不用担心会有城管出现。

              前两天听人说城里没城管了,赶紧跑来53岁的邓真英笑着说。

              邓真英家住临武县花塘乡夏家湾,距离县城约十几公里。家里种着亩枇杷和香瓜,从每年5月开始,她隔上几天就来城里卖一次枇杷。到了67月间,家里不完的青菜,她也会拿到街上来卖。但一个月前由于城管查得太频繁,就两个星期来一次了。

               她的摊子位于解放中路的一处候车棚下面,这个地方,按道理即使人行道,也是候车用的,并不能摆,但此刻就可以摆在这里,遮挡烈日。不过,出于下意识的警惕,她的小摊上就摆了七八个香瓜,更多的还在箩筐里。

                “万一他们突然来了,我的损失会小点。”她说。

                 因为不常到县城来摆摊,加上邓真英比较警惕,去年到今年,她只有两次让城管把称给收了,而这两次,她都是叫了罚款才把称要回来的,“一次罚了100元,一次50元,不交钱拿不回称。邓真英说,自己的木称用过很多年了,很称手,所以不想买新的。但是,两次罚款中只有一次开了条子,50元的那次就没开。

                来自双溪乡胡家田村的村民胡庆说,有时担点小菜(青菜)去街上卖, 还要看着城管是不是来了,一天光来回被城管驱赶着,就有五六次,“跟做贼一样”。

                “什么叫管?只要你交钱了,一样让你摆。”文昌路的瓜农李师傅说,只要城管来罚款,叫了就没事,不交就得收。这跟没管有什么区别。http://s15/mw690/003RKNmjty6OihEcKtM6e&690

http://s11/mw690/003RKNmjty6OihETuPM2a&690

               “瓜满地滚,他们却在笑”

                没城管的这几天,位于县城中河街上的制称摊生意都冷清了下来。

                中河街与熙熙攘攘的解放中路、河滨公园只隔了一道武水河,由于路窄、人流量小,街上几乎看不到菜贩、瓜农售卖的身影。黄引强的称摊已经在距离街口十多米的地方摆了几十年,45年的制称生涯仅经他手卖出去的称已有数万支了。

                “这两天是闲下了,主要是给人修修称。”今年57岁的黄引强说,他主要出售1公斤称和15公斤称,平时每天平均卖兩到三杆称,多的时候能卖十五六杆称。

                  卖的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城管称查的凶的时候。“很多人的称被收了,不想去要,就来买,还有的是秤杆被撅断了,我这里就给重配一个。”黄引强说,配个秤杆是13元,买一个则是22元,由于都担心称被收、加上又不愿卖贵的称,所以他做称的材料一般,价格便宜。

                  其实,比起撅称和收称,很多菜贩最担心的还是东西被收走。“他们看到你摆了,好了过来说一句,你别摆了,就得走,有时就直接过来,把摊子布一卷,把东西直接往车上扔”,来自溪瑶乡的一位菜农说,就在一个多月前,他来城里卖香瓜,结果没注意,就被城管上来把东西掀到大街上了,“看着瓜满地滚,他们在笑,心里恨极了”。

                   相比之下,西街村的鲁月老人摆了这些年除了被城管驱赶过,倒没有被收东西和撅称的经历。老人家每隔一天来城里卖一次,因为起得早,到了下午就要打瞌睡,有时城管见她摆的不是地方,就让她离开,她离开就是了。

                  “那个城管也是看人的,你看,按规定拉客的摩托车只能停在划了白线的地方,但他们有时也跟我们一样路上、路下放,城管却只管我们,不管他们。”瓜农邓海洋说,在城里,城管主要管的就是乡下来的菜贩和果农,“但螺溪、邝家两个村的,他们就根本不管。”

                  当地人称,螺溪和邝家两个村都是有五六千人的大村,由于村中的地很多被政府征收,故而个别村组有时连电费也收不上来。兩村的村民很多都是二道贩或开摩的,早上去文昌路批发了,然后跟菜贩一样在街上摆,“一来村上势力大,二来很多城管执法队的协管员就是村上的,都认识,怎么管。”

                  除了这两个村的,还有个别彪悍的乡下人,城管有时也不敢硬来。有目击者称,有一次在武水桥头,几个城管来要收一个外地人的箩筐,那外地人很魁梧,个子大,抡起扁担就打,结果城管被打跑了。

                    然而,这只是极个别的特例,更多的人,还是怕和躲。http://s8/mw690/003RKNmjty6OihHf2nR67&690

http://s14/mw690/003RKNmjty6OihHoQl73d&690

http://s7/mw690/003RKNmjty6OihIpfFAa6&690

http://s11/mw690/003RKNmjty6OihIAKXE2a&690

                          打瞌睡遭城管暴打

                   相比其他悠闲的菜贩,蒋四兴虽然比平时放松了一些,可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去年他就是卖菜时睡着了,才出了“事儿”

                   说起这件事,蒋四兴愤懑得几乎要落泪。20126月中旬的一天早上,他凌晨4时多就来去地里掰甜玉米,天不亮就搭伙乡亲的车赶往县城,为的就是一个新鲜、好卖。到县城后,开始沿街卖,后城管上班,便被驱赶到滨河路和城南市场那一带卖,可这两个地方既没有人流,也根本没有卖菜的,因而在滨河路县中医院门口躲了一阵子,看着中午快12时城管下班了,才又把箩筐搬到解放中路的一家药房的门前卖,可是早上起得早也没吃东西,没一会儿他居然睡着了。

                 我正睡着,听见一声吼,还没明白过来,大拇指就被他们给弄破了。蒋四兴回忆,当时,两个队员直接抽去他胳膊下面撑着的扁担,由于速度太快,扁担下的箩筐边缘(寸长的竹片)锋利的划破了右手拇指,顿时鲜血直流,看着城管将他的箩筐往车上扔,他不顾疼痛,抄起手中的扁担就朝城管执法车的车帮上敲,并击打城管抢他箩筐的手,我就是急了,不想让他们把我的东西抢走。

                   此时蒋四兴拇指流出的血已经沾的满身都是,但他的举动却引得4名城管愈加暴怒,他们将他拖上车,按在座位上,一上车,车就开了,我的头被压着,他们就朝我两肋和腰上打,疼得我都要昏过去了

              后来车开到附近的文昌路上,蒋四兴听外面有人说:你们还打人,打死人谁负责!后来才得知是一名路过的警察,及时喝止了几人的举动。车随后开到了城关派出所,问清原委后,听说要拘留他,他害怕了,他说,自己上有90多岁老母亲要人照料,下有6岁的孙子需要吃饭,本人还有糖尿病,每天要吃药,如果你们把我关起来,如果我小孙子出意外,你们负责。于是,他才被放了。

            回到家,被打这件事他谁也没给说,想着就是拇指破了,谁知,第二天早上,他就下不了床了。水也喝不下,肋下和腰部疼的要命。蒋四兴说,但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后,能下地了,却没查出啥病因,就这样一直疼到现在。

             后来,他准备上告,但家族得知后,怕因此影响在县上担任领导职务的族人,遂要求他忍下来。直到近来媒体不断追问不幸瓜农死因,以及县城管执法局6人被刑拘后,7月20日下午,蒋四兴才鼓起勇气,来到县信访局上访。据该局联席办负责人唐元中称,将在审查后,联系相关部门办理。

 

                     摊位费太高了

              虽然接连几天城管消失了踪影,但菜贩、果农们还是一样的忙碌、辛苦,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比平时“自在多了”。

              在临武,每天都会出现的一个画面就是,每日凌晨两三点钟,在文昌路两侧,开始密密麻麻抢占“位置”的菜贩、果农。“这里靠近居民区,也是以前老市场的东边边缘,要是能抢在城管上班前,多卖一些出去,他们就能早一点回去休息”。一位附近居民告诉本报记者,很多人都是带着自产自销的蔬菜瓜果来的,量都不大,多的也就是用农用车拉过来,也不过三四百斤.而之所以赶早,就是要抢城管不上班,而蔬菜瓜果够新鲜这样的时段。

              因为很多人起的早,故而到了中午、下午很多人就要打起瞌睡来。这几乎是临武街头的一大“特点”。据菜贩们介绍,很多人忙到中午,才去吃一碗五、六元的粉,有的甚至撑到菜卖的差不多了才去吃。如带一百斤玉米来,整个成本得19元,每天能卖个七八十斤就算不错了。

             “辛苦不说了,关键是被赶的不行。”广邑乡的黄正成说,正是因为没有地方可摆,所以才会上街来摆。

              说起这一点,今年53岁的南强乡莲塘村民文分月就来气。5年前,她家里种了三四百棵桔树,一年能上百担桔子,收成还不错可在销售上,却由于总被城管驱赶,生意做得绊绊磕磕,你不知道有多辛苦,好不容易把桔子运到街上去卖,这儿不能摆,那不能放,让城管赶得跟四处跑。文分月说,不光称被撅断过不少,气也没少受,没办法那些年只好低价卖,每斤便宜5毛钱,后来遇到一场大雪,桔树死了不少,就停了。

              目前在城关农贸市场对面马路上修车的邝师傅以前在市场内摆摊,但由于市场里面摊位费太高,无奈只好在街上摆,因此,也是是不是就会被城管收走单车和工具箱,一收走就得托关系要,还要交钱。可是,市场凭什么要收那么高的摊位费?

              据悉,县城中心的城关农贸市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该县的主要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占地四五千平米,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市场缩减了大约一半面积,摊位费也从最初的五角涨到了今天一米多到两米的摊位费就要五千到一万元,这对于普通的自产自销的农民而言,显然无法涉足。

 

 

                 城南市场变成商品房了

           除了城关农贸市场,县城区骨干集贸市场个,分别是城南畜牧水产专业市场(以下简称城南市场)和城东大市场,城东大市场不大,据说也是前些年“瘦身”的结果,里面的摊贩很少,很多菜农因为偏僻也不愿来此;而城南畜牧水产专业市场,当地人反映,以前卖猪的都在那里,但去年市场内盖了商品房,卖猪肉的都没地方了

           7月19日,本报记者在城南市场看到,紧挨着大门五六米,一座大楼已拔地而起,而市场的大铁门上,还贴着“2011年‘民生100工程’”的蓝色标识,在大楼内的物业办公室,记者还找到了一块“临武县城南市场改建办公室”牌子。究竟此地是改作了他用,还是仅仅是市场改建,日前,本报记者欲采访当地商贸部门,却遭到了拒绝。

          正是无处可摆摊,一些被城管赶的没办法的菜农,曾找过当地领导,反映无处可卖菜的情况,谁知却一直没有下文。

            清洁工刘师傅告诉记者,由于几天来没有了城管,摆摊的菜贩全拥到了街上,垃圾也比以前多了许多。而很多菜贩也表示,城市需要城管,只要管理合理,讲方式方法,还是愿意配合,为美化临武出力的。(潘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